中评关注:柯能否出席父告别式 绿烫手山芋

柯文哲在父亲临终前一天,在北所人员戒护下前往探视,见了最后一面。(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2月27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父亲柯承发日前病逝,享年94岁,预计3月10日举办告别式,柯家人连日发声争取让柯文哲能在当天回家奔丧,柯文哲也透过律师团递状声请解除禁见,让全案上升到政治事件。民进党执政下的“法务部”准或不准都是烫手山芋,原因就在于绿白杀红了眼,至今未有绿营政治人物前去柯父灵堂拈香,在人道上矮了一截。

  柯文哲涉京华城图利案、政治献金案,去年9月5日被羁押禁见,中间只有短暂几天恢复自由,一直押到现在。民众党虽发起“111钉孤枝”声援集会活动,并未有进一步抗争,直到柯父2月17日病逝。

  柯父病逝后,小草对柯文哲无法照顾父亲走最后一程开始有点情绪,柯妻陈佩琪则发文质问,柯文哲不能3月10日告别式奔丧,这是什么世界?其实柯阵营数度喊话,也曾引来质疑“还未申请”怎就在情绪勒索台北看守所?但在与柯家人一向亲近的民众党“立法院”党团主任陈智菡爆料“北所曾明确告知律师团,恐怕不可能让柯文哲在告别式当天参与送父亲最后一程”后,原来这已是柯家人没办法中的办法,只能站在“人道”角度诉诸社会舆论。

  柯阵营为满足柯家人、柯文哲奔丧的心愿,再次拉响与绿营、司法单位之间的攻防,媒体也再度有与案情无关的柯文哲手机简讯资料可以爆料,包括绿议员简舒培爆料陈佩琪看豪宅要房仲站两排迎接、柯文哲贴身秘书“橘子”许芷瑜与柯闹翻等,一方面削弱陈佩琪的公信力,一方面加深民众对柯文哲犯罪的印象。

  绿营接连出招,代表真的“怕”柯文哲在告别式当天参与柯父告别式,毕竟当天势必会有众多媒体采访,再加上可能有蓝营政治人物到场,而柯文哲过去几次赴台大新竹分院探视病重的父亲时,都得有数名北所人员在旁戒护,若柯文哲现身告别式,届时电视台拍到的画面将会非常难看。

  不过,也因为夹杂着人道考量,民进党执政下的“法务部”无论准或不准柯文哲在3月10日当天奔丧,都是道难解的政治题。若准,柯文哲落魄的新闻画面,将再勾勒起民众对柯文哲的同情,甚至是进一步质疑司法不公,毕竟当初检调起诉时公开的起诉书,并未有柯收贿的明确证据,难以服众;若不准,又有违向来强调孝道、人道的社会氛围,无论选哪样都伤及民进党的形象,十分考验“法务部”拿捏分寸。

  况且,民众情绪的影响也会有延续效应,在绿营掀起全台大罢免风潮下,中间选民还会否信任罢免团体的说词,成为问号,且已被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数度点名不适任的民进党籍“立委”吴沛忆、吴思瑶,更将是首当其冲。

  台北地方法院今天下午2点半将审理柯文哲递状声请解除禁见,除了将提柯文哲到庭外,柯妈何瑞英、陈佩琪也都会到庭旁听,结果如何将逐步带动民众情绪,民进党执政下的“法务部”、绿营又该如何见招拆招,可说是满手烫山芋。

柯文哲在父亲临终前一天,在北所人员戒护下前往探视,见了最后一面。(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2月27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父亲柯承发日前病逝,享年94岁,预计3月10日举办告别式,柯家人连日发声争取让柯文哲能在当天回家奔丧,柯文哲也透过律师团递状声请解除禁见,让全案上升到政治事件。民进党执政下的“法务部”准或不准都是烫手山芋,原因就在于绿白杀红了眼,至今未有绿营政治人物前去柯父灵堂拈香,在人道上矮了一截。

  柯文哲涉京华城图利案、政治献金案,去年9月5日被羁押禁见,中间只有短暂几天恢复自由,一直押到现在。民众党虽发起“111钉孤枝”声援集会活动,并未有进一步抗争,直到柯父2月17日病逝。

  柯父病逝后,小草对柯文哲无法照顾父亲走最后一程开始有点情绪,柯妻陈佩琪则发文质问,柯文哲不能3月10日告别式奔丧,这是什么世界?其实柯阵营数度喊话,也曾引来质疑“还未申请”怎就在情绪勒索台北看守所?但在与柯家人一向亲近的民众党“立法院”党团主任陈智菡爆料“北所曾明确告知律师团,恐怕不可能让柯文哲在告别式当天参与送父亲最后一程”后,原来这已是柯家人没办法中的办法,只能站在“人道”角度诉诸社会舆论。

  柯阵营为满足柯家人、柯文哲奔丧的心愿,再次拉响与绿营、司法单位之间的攻防,媒体也再度有与案情无关的柯文哲手机简讯资料可以爆料,包括绿议员简舒培爆料陈佩琪看豪宅要房仲站两排迎接、柯文哲贴身秘书“橘子”许芷瑜与柯闹翻等,一方面削弱陈佩琪的公信力,一方面加深民众对柯文哲犯罪的印象。

  绿营接连出招,代表真的“怕”柯文哲在告别式当天参与柯父告别式,毕竟当天势必会有众多媒体采访,再加上可能有蓝营政治人物到场,而柯文哲过去几次赴台大新竹分院探视病重的父亲时,都得有数名北所人员在旁戒护,若柯文哲现身告别式,届时电视台拍到的画面将会非常难看。

  不过,也因为夹杂着人道考量,民进党执政下的“法务部”无论准或不准柯文哲在3月10日当天奔丧,都是道难解的政治题。若准,柯文哲落魄的新闻画面,将再勾勒起民众对柯文哲的同情,甚至是进一步质疑司法不公,毕竟当初检调起诉时公开的起诉书,并未有柯收贿的明确证据,难以服众;若不准,又有违向来强调孝道、人道的社会氛围,无论选哪样都伤及民进党的形象,十分考验“法务部”拿捏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