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日前防卫大臣谈美日同盟隐忧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邀请日本前防卫大臣木原稔参与线上研讨会。(图片来源:研讨会视频截图)

  中评社北京2月25日电(助理记者 柯晗燕)近年来,美日同盟不断升级。日本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前沿支点”,在大国竞争的结构性压力下频频通过装备升级、联合演训等措施对华示强。在2025年新的政治周期更迭之际,美日双方新领导层的战略互动将考验既有同盟政策。

  1月8日,日本前防卫大臣木原稔应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邀请,参与了一场线上研讨会。作为公认的“对华鹰派”,他表达了加强美日同盟的迫切愿望,并回答了相关提问,包括特朗普重返白宫对美日同盟带来的潜在影响。史汀生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布莱恩·D·芬利(Brian Finlay)致欢迎辞,史汀生中心高级研究员兼东亚项目联席主任辰巳由纪(Yuki Tatsumi)担任主持。

  在长达25分钟的演讲中,木原稔强调了美日同盟历史上的紧密合作,并将俄罗斯和中国视作当前国际秩序的破坏者与地区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他指出,美日的合作范围已经大幅扩展,涵盖日本、地区和全球的安全保障,甚至包括太空等新战略领域。他提到,在担任防卫大臣期间,他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进行了七次会谈,就美日同盟目前面临的安全环境达成共识,并讨论了一系列强化同盟合作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包括提前部署自卫队的"战斧"导弹系统、设立“统合军司令部”、扩大日本西南诸岛地区的美日联合存在、深化联合训练、强化网络安全与情报保卫措施,以及建立美日防卫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导弹联合研发和美军舰艇在日维护等技术合作。此外,稳步实施以普天间机场搬迁为首的驻日美军重组计划等。这些举措只是冰山一角,但均与国家防卫息息相关。他呼吁美日双方应继续“直言不讳”,坦诚相待,并深化 “小多边”合作,通过各类多边框架的叠加,以加强同盟的威慑力。

  在演讲的结尾,木原稔指出:“在石破茂首相与特朗普总统的新领导下,尽管美日同盟引发部分担忧,但其根基绝不会动摇。值此《美日安保条约》签署65周年之际,恰逢特朗普总统就职,两位领导人必将深刻认识美日同盟在地区及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引领印太地区坚定前行。”他表示,当前严峻国际形势下,美日同盟必须坚定不移。

辰巳由纪代表提问木原稔。(图片来源:研讨会视频截图)

  尽管木原稔反复重申对美日关系在新领导人领导下的坚定信心,听众中仍有不少人提出质疑,担忧特朗普新政府的潜在政策对美日同盟的影响。辰巳由纪代表提问:“特朗普已公开表示对‘武力协防台湾’有所保留,这种表态如何影响日本对美国印太承诺持久性的判断?更重要的是,这将对美日同盟本身产生何种影响?”

  去年12月,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曾拒绝承诺“协防台湾”。针对台湾问题,木原稔没有直接正面回答,而是强调“大方向”。他表示,内政与经济政策可能随领导人意志调整,但涉及外交安全时,因关乎国际互动,强调政策连续性,骤变实属不易。他提到特朗普第一任期任内见证了日本的战略转型;又提到2022年12月出台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文件,明确了五年内防务预算翻倍及发展反击能力等重大调整,体现了“战略定力”。他期待新任特朗普政府安全团队继续冷静判断,延续战略对话,深化美日协同。

  辰巳由纪继续代表提问:“特朗普总统近期表示有意从丹麦购买格陵兰岛,认为这能增强对北极战略要地的掌控。若该提议推进,日本政府将作何反应?您认为从丹麦购买格陵兰岛是否属于安全防卫范畴的合法交易?”

  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不断要求控制格陵兰岛,甚至暗示可能需要使用武力。木原稔对此表示,关于格陵兰岛问题,虽未获悉日本政府正式立场,但需明确指出:任何挑战自由开放国际秩序的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他指出,北极地区对全球具有重大战略价值,日本虽地理上与之遥远,但作为国际社会成员,对涉及秩序根基的议题绝不可能忽视。截至目前,特朗普仍然对格陵兰岛念念不忘。据福布斯突发新闻报导,当地时间2月19日,特朗普在飞机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美国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我们(美国)必须对格陵兰岛采取行动”。   除了关注美日之间的双边互动,研讨会还谈及美日同盟阵营里的多方机制及其他盟友。

  美日韩三边合作的正常化进程是近年来美日同盟最显着的进展之一。辰巳由纪问道:“您任防长期间,曾力促恢复日韩防务关系。然而当前韩国政局波动,您认为美日应如何共同维持既有合作势头,持续推进三方协作?”

  木原稔表示,当前韩国政局波动令人忧心,未来发展仍不明朗。在这种混乱情况下,必须认真观察局势发展。虽然韩国的内政问题存在,但外交和安全保障的政策持续性同样重要。

  关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问题,木原稔特别提到印度,他表示,印度今年人口突破14亿,超越了中国,且平均年龄仅28岁,展现出巨大活力,战略协作层级必将深化。印度虽现役装备多依赖俄制武器,但其现代化转型决心明确,正逐步转向西方体系——这将为印度的民间工业产业带来广阔市场机遇。他表示,应该抓住这个契机,通过转移日本的装备技术,促进盟友之间的合作。总之,日本必须努力将印度拉向同盟,与印度紧密合作。

  近年,日本也显着深化与北约关系。辰巳由纪代表提问:“当前北约虽聚焦应对俄罗斯威胁,但仍有成员国持续关注印太。此前双方考虑互设联络处,或成双方合作深化的重要象征。您如何看待日本与北约伙伴关系的未来演进路径?”   木原稔回答,日本与北约的合作正逐步深化。日本非常希望能成立北约驻日联络处,然而北约内部各国存在不同立场,特别在欧洲集体安全与印太战略平衡间需达成共识。目前在这方面的进展仍然有限。

  2023年,北约曾有意在日本东京设立办事处,但由于遭到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反对,该计划被搁置。上个月,日本政府将原本由日本驻比利时大使馆管辖的北约代表处独立设立,新任专任大使伊泽修于15日向北约秘书长吕特递交国书,正式上任。美日两国打造所谓“亚太版北约”的计划仍在进行。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邀请日本前防卫大臣木原稔参与线上研讨会。(图片来源:研讨会视频截图)

  中评社北京2月25日电(助理记者 柯晗燕)近年来,美日同盟不断升级。日本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前沿支点”,在大国竞争的结构性压力下频频通过装备升级、联合演训等措施对华示强。在2025年新的政治周期更迭之际,美日双方新领导层的战略互动将考验既有同盟政策。

  1月8日,日本前防卫大臣木原稔应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邀请,参与了一场线上研讨会。作为公认的“对华鹰派”,他表达了加强美日同盟的迫切愿望,并回答了相关提问,包括特朗普重返白宫对美日同盟带来的潜在影响。史汀生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布莱恩·D·芬利(Brian Finlay)致欢迎辞,史汀生中心高级研究员兼东亚项目联席主任辰巳由纪(Yuki Tatsumi)担任主持。

  在长达25分钟的演讲中,木原稔强调了美日同盟历史上的紧密合作,并将俄罗斯和中国视作当前国际秩序的破坏者与地区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他指出,美日的合作范围已经大幅扩展,涵盖日本、地区和全球的安全保障,甚至包括太空等新战略领域。他提到,在担任防卫大臣期间,他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进行了七次会谈,就美日同盟目前面临的安全环境达成共识,并讨论了一系列强化同盟合作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包括提前部署自卫队的"战斧"导弹系统、设立“统合军司令部”、扩大日本西南诸岛地区的美日联合存在、深化联合训练、强化网络安全与情报保卫措施,以及建立美日防卫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导弹联合研发和美军舰艇在日维护等技术合作。此外,稳步实施以普天间机场搬迁为首的驻日美军重组计划等。这些举措只是冰山一角,但均与国家防卫息息相关。他呼吁美日双方应继续“直言不讳”,坦诚相待,并深化 “小多边”合作,通过各类多边框架的叠加,以加强同盟的威慑力。

  在演讲的结尾,木原稔指出:“在石破茂首相与特朗普总统的新领导下,尽管美日同盟引发部分担忧,但其根基绝不会动摇。值此《美日安保条约》签署65周年之际,恰逢特朗普总统就职,两位领导人必将深刻认识美日同盟在地区及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引领印太地区坚定前行。”他表示,当前严峻国际形势下,美日同盟必须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