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中校长遴选规定要放宽?全教总批开后门

全教总召开破坏“高中校长遴选制度 全教总批教育部量身订做未依法行政”记者会,出席者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右)和全教总高级中等学校委员会副主委许莉甄。(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2月18日电(记者 俞敦平)全教总于18日召开记者会,批评国教署拟修改高中校长遴选制度,允许部分大学附中校长免笔试进入面谈,质疑此举是为特定人士“量身打造”。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强调,遴选应遵循公平机制,“教育部”须依法行政。全教总高级中等学校委员会副主委许莉甄则痛批此举是“开后门”,甚至让“教育部长”卷入争议,“根本是在挖坑给部长跳!”并呼吁回归正常程序,确保公平性。

  全教总今日召开破坏“高中校长遴选制度 全教总批“教育部”量身订做未依法行政”记者会,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和全教总高级中等学校委员会副主委许莉甄出席。

  侯俊良表示,根据《高级中等教育法》第14条,公立高中校长的遴选应由各主管机关独立办理,目前的制度将校长遴选分为国立学校、“直辖市”及县市立学校、大学附属高中三个体系,各体系之间没有现职校长直接转任的机会。如果附中校长希望转任国立高中校长,应与所有报考者一样,经过笔试与面谈等完整程序,而非透过特殊规则“绕道超车”。

  侯俊良批评,国教署以“借重办学经验”、“促进人才交流”为由,拟放宽部分大学附属高中校长的遴选资格,让其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谈。他质疑,这是否是为特定人士量身打造,甚至是因为担心这些校长在笔试环节无法竞争,因此特意“开后门”保障他们的名额。他强调,公平公正的遴选制度应该以学校的需求为核心,而非为现职校长的职涯安排让步。

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中评社 俞敦平摄)

  许莉甄则进一步指出,现行校长遴选机制是依据积分、笔试及面谈三阶段进行,其中笔试是基本门槛,许多主任都会参加这项测验,确保竞争的公平性。然而,国教署现在却让部分附中校长直接进入面谈,完全破坏了竞争机制,让其他合格参选者的努力付诸东流。她痛批这样的做法根本是“开后门”,甚至可能让“教育部长”自己也陷入争议。

  “这根本是在挖坑给部长跳!”许莉甄痛批,国教署的政策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是“近亲繁殖”,甚至涉及人事安排的利益交换。她进一步指出,“教育部长”郑英耀过去曾任中山大学校长,而目前中山附中的校长正好符合这次资格放宽的条件,这样的关联性难免让外界产生质疑。

  最后,侯俊良再度强调,若“教育部”希望促进人才流动,应该从制度层面调整,例如让更多附中校长透过正式委办机制参与遴选,而非让个别学校的校长绕过现行考核机制。他呼吁国教署应依法行政,确保校长遴选机制的公平性与透明度,不要让改革沦为特定人士的“量身订制”,更不要让部长无端背上黑锅。

全教总高级中等学校委员会副主委许莉甄。(中评社 俞敦平摄)

全教总召开破坏“高中校长遴选制度 全教总批教育部量身订做未依法行政”记者会,出席者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右)和全教总高级中等学校委员会副主委许莉甄。(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2月18日电(记者 俞敦平)全教总于18日召开记者会,批评国教署拟修改高中校长遴选制度,允许部分大学附中校长免笔试进入面谈,质疑此举是为特定人士“量身打造”。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强调,遴选应遵循公平机制,“教育部”须依法行政。全教总高级中等学校委员会副主委许莉甄则痛批此举是“开后门”,甚至让“教育部长”卷入争议,“根本是在挖坑给部长跳!”并呼吁回归正常程序,确保公平性。

  全教总今日召开破坏“高中校长遴选制度 全教总批“教育部”量身订做未依法行政”记者会,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和全教总高级中等学校委员会副主委许莉甄出席。

  侯俊良表示,根据《高级中等教育法》第14条,公立高中校长的遴选应由各主管机关独立办理,目前的制度将校长遴选分为国立学校、“直辖市”及县市立学校、大学附属高中三个体系,各体系之间没有现职校长直接转任的机会。如果附中校长希望转任国立高中校长,应与所有报考者一样,经过笔试与面谈等完整程序,而非透过特殊规则“绕道超车”。

  侯俊良批评,国教署以“借重办学经验”、“促进人才交流”为由,拟放宽部分大学附属高中校长的遴选资格,让其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谈。他质疑,这是否是为特定人士量身打造,甚至是因为担心这些校长在笔试环节无法竞争,因此特意“开后门”保障他们的名额。他强调,公平公正的遴选制度应该以学校的需求为核心,而非为现职校长的职涯安排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