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代表:堵国安漏洞 复稳定繁荣
全国人大常委
谭耀宗:做宣传吁理解 争取国际支持
这次人大会议对于香港而言意义重大,因为会议将制定港区国安法,作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力支持有关决定,会努力完成全国人大交托的任务。
首先,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令香港市民明白为什么要为国家安全立法。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受误导的年轻人,“我们要耐心向他们解释,改变他们的认知,尽量把年轻人争取过来。”要让香港社会明白,有关法例只针对极少数反动分子搞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对普罗市民的人权、自由不会造成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有相关的法例。
其次,法律的执行机构决定着法律是否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这次决定是从国家层面出发,那么也就意味着执行机构是一个新的安排。可能很多香港市民对此会感到陌生和担心,因此如何让香港市民多理解,这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在国际社会层面,希望外交部以及香港特区政府能加大对外宣传,将为什么要在香港实施国安法的资讯向全世界正确发放,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反对派的“洗脑工程”欺骗了很多香港市民,特别是年轻人,要重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重点团结专业人士、年轻人和基层民众,关心群众的柴米油盐,照顾他们的切身利益,踏踏实实地做人心回归工程。
面对新情况,工作要有新方法,要有所改进、重实效,要多接触基层群众,多做有利于他们的事。最近成立的“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订立港区国安法对维护香港长远发展、应付香港近期出现的暴力事件、恐怖主义行为、外国干预和渗透都非常重要。
未来要做好充分的讲解宣传工作,令市民明白,相关法例是针对极少数的坏分子,大部分的市民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切身利益和香港营商环境等都会得到保护。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陈曼琪:订明准则刑罚 巩固国家认同
全国人大订立港区国安法,可考虑订明法律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在香港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相关罪行、刑罚,及以香港法院作审判机关;订明香港特区法院设立专门的国家安全法庭,有关法官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订明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包括香港官方及非官方成员,协助行政长官就特区维护国家安全事务进行决策并负责执行统筹工作,而委员会实际运作所需的人员、技术、行政及财政,由中央人民政府提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执法机关及工作由香港特区警务处增设香港国家安全部负责;设立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对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监督制度,做法可参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太平绅士制度。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陈勇:充分应对准备 与湾区共繁荣
回归以来香港面临的重大挑战,不论是处理金融风暴还是防控新冠疫情,关键时刻都得益于国家全力支持。不过,揽炒派扬言垂死也要挣扎,预计未来还会有大规模暴力活动,建议中央和特区政府,各界市民都要做好充分应对准备。
国家安全就是要保障包括700万香港市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居乐业的安全。“一国”之所在,才是香港命运之所托。去年下半年香港的事态,说明香港土地早已回归,但人心的回归,路还很长,去殖民化的工作很艰巨,但是非常必要,必须要完成。法律、传媒、教育等方面也非常重要。
融入国家的发展,尤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才能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命运共同体。大湾区的规划和发展,非常有助于突破香港发展的瓶颈,解决香港年轻人、专业人士,尤其是中基层市民的学业、事业、置业、创业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问题。
未来大湾区发展的成功,就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其中一个最大保证。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过去一年,香港经济形势发生了基本性的逆转,总体来说,情况非常严峻。反对派不断鼓吹不合作、搞破坏,使用暴力,企图把香港拉到谷底深渊,拖垮经济民生和法治社会的秩序。
揽炒活动令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复苏的进度。
不过,不良的经济情况并没有影响香港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国际金融中心及内地和全球资本市场“超级联络人”的独特地位。
近年来,国家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其中,沪深港通是重要的环节。为进一步完善跨境金融基础建设,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可考虑将在香港第二上市的公司纳入港股通股票范围。
面对较为复杂的国际局势及国家经济转型、加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香港能继续发挥独特和策略性的作用。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可为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稳定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亦强化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维护国家长远发展的利益。
全国人大常委
谭耀宗:做宣传吁理解 争取国际支持
这次人大会议对于香港而言意义重大,因为会议将制定港区国安法,作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力支持有关决定,会努力完成全国人大交托的任务。
首先,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令香港市民明白为什么要为国家安全立法。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受误导的年轻人,“我们要耐心向他们解释,改变他们的认知,尽量把年轻人争取过来。”要让香港社会明白,有关法例只针对极少数反动分子搞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对普罗市民的人权、自由不会造成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有相关的法例。
其次,法律的执行机构决定着法律是否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这次决定是从国家层面出发,那么也就意味着执行机构是一个新的安排。可能很多香港市民对此会感到陌生和担心,因此如何让香港市民多理解,这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在国际社会层面,希望外交部以及香港特区政府能加大对外宣传,将为什么要在香港实施国安法的资讯向全世界正确发放,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