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不打通 中西医谈何结合?
在香港同时具备注册中、西医执业资格的医生屈指可数,儿科专科医生兼注册中医余秋良是其中一人。余医生197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他也醉心中医学,“唔系读完西医就算,医学知识仲唔完整,无理由有盲点就当唔存在”,他于是兼修中医、西医儿科专科资格,并赴英国深造,在1982年完成课程后,回港教学及执业,至1989年离开大学及政府医院。
医医相轻 互通变排斥
余医生坦言,这条中西医的道路并不易走,自嘲“四不像”的他说,“当年有西医不信我是好西医,也有中医亦不信我是好中医”,在他决定读中医时,西医界有反对声音。2001年他申请注册中医又遇到波折,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不信任他十年的中医行医资历,“委员会唔会多信西医识用中医睇症,我都系要考执业试才通过注册”,其师傅范兆津老中医曾推荐他加入管委会亦被拒诸门外。
新冠肺炎疫情,本港中医界迟迟未能介入抗疫,突显本港中医发展问题。余医生指出,内地素有中西医培训,而香港及国外仍是中、西医分距。他强调,中西医应互通而非对立,两者好比中、英文;英文是科学语言,中文则是一词多义、具概括性特点。中医可打通西医的盲点,西医亦能提升中医的宽度,例如西医是将免疫系统与消化系统分开,而中医的脾概括这两个系统,近五年多了西医文献研究关于消化系统与肠道免疫系统的紧密关系,显见中、西医学已相互影响。
“中西医非中医加西医咁简单”
“中西医并非简单理解为中医加西医”,余医生说现时香港是中、西医并存而未打通,很多患者睇西医又同时睇中医,但中医师、医生各自诊断,没有互相交流。余指出现时有提供中医服务的地区健康中心,亦是中医、西医各有各做,没有为病征结合治疗。
在香港同时具备注册中、西医执业资格的医生屈指可数,儿科专科医生兼注册中医余秋良是其中一人。余医生197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他也醉心中医学,“唔系读完西医就算,医学知识仲唔完整,无理由有盲点就当唔存在”,他于是兼修中医、西医儿科专科资格,并赴英国深造,在1982年完成课程后,回港教学及执业,至1989年离开大学及政府医院。
医医相轻 互通变排斥
余医生坦言,这条中西医的道路并不易走,自嘲“四不像”的他说,“当年有西医不信我是好西医,也有中医亦不信我是好中医”,在他决定读中医时,西医界有反对声音。2001年他申请注册中医又遇到波折,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不信任他十年的中医行医资历,“委员会唔会多信西医识用中医睇症,我都系要考执业试才通过注册”,其师傅范兆津老中医曾推荐他加入管委会亦被拒诸门外。
新冠肺炎疫情,本港中医界迟迟未能介入抗疫,突显本港中医发展问题。余医生指出,内地素有中西医培训,而香港及国外仍是中、西医分距。他强调,中西医应互通而非对立,两者好比中、英文;英文是科学语言,中文则是一词多义、具概括性特点。中医可打通西医的盲点,西医亦能提升中医的宽度,例如西医是将免疫系统与消化系统分开,而中医的脾概括这两个系统,近五年多了西医文献研究关于消化系统与肠道免疫系统的紧密关系,显见中、西医学已相互影响。
“中西医非中医加西医咁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