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难入院 疫弹随时爆
香港的确诊个案持续徘徊在每日30宗至60宗的水平,公立医院的隔离病房不敷应用,未能即时安排入院的确诊者只好逗留在住所或酒店等入院。香港文汇报翻查资料发现,一度有确诊者逗留等入院的“疫厦”不少是位于旧区、公共屋邨,也有不少是酒店及豪宅。
青衣公屋一座两患者
其中,一名住在湾仔轩尼诗道310号至312号一单位的患者,一等就4天。香港文汇报记者昨日到该大厦巡察,发现大厦电梯大堂设有一个收集弃置口罩的垃圾桶,但垃圾桶盖不是经常关闭。有住客表示,未见到有政府部门到该厦消毒,为求自保他只好经常洗手,“梗系担心啦,但又无能力搬走,惟有自己小心啲。”
在青衣长安邨安涛楼,更一度有两名患者逗留。香港文汇报记者到现场发现,大厦没有特别提高防疫措施。同幢大厦住户梁女士表示,略闻有两名确诊者在该大厦等入院,但由于政府未有公布患者详细地址,“都唔知边个单位有(患者),避都无得避,政府应该向居民讲清楚,如果唔系同坐向,我就无咁惊啦。”
她批评,早前隔篱邨长康邨出现几宗确诊个案,有一并公布患者所住的单位,但如今到长安邨时就没有,令居民在缺乏足够资讯下,感到仿徨和无所适从,“居民都不知点样采取防疫措施保护自己。”
室内U型管两家共用
但另一名住户吴先生则表示,不太担心大厦的卫生问题,“我和家人会加强防范功夫,包括外出时一定会戴口罩,以及经常洗手。”
服务该区的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访问时表示,有居民昨日前往民建联的办事处查询涉事的单位是哪一间,“居民都表示担忧,并认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仍留在家中存在危险,首先是患者未能及时获治疗影响健康,其次是对家人也有威胁,再者是附近的居民都受影响,唔知(患者)会唔会喺隔篱左右。”
陈恒镔倡建临医中心
他归咎医院床位紧张,与早前暴徒破坏检疫设施有关,如今全港要承受恶果。他建议政府仿效内地“火神山”兴建临时医疗中心、以增加隔离措施,共同抗疫。
有关注团体及病人组织均表明这种情况绝不理想,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如果患者居住的地方宽敞,可以独自在房间内隔离,不与他人接触,情况尚可接受,但若患者居于挤迫的环境如劏房,或与家人同住,病毒传播的机会将会大增。
他建议,如果隔离病房不足而令患者未能即时送院,应将他们移到一个中转的地方等待,让他与社区及家人隔离,当病房准备好,立即安排病人入院,此举虽然要花较多时间,但为避免出现社区传播的风险,是值得去做。
(来源:文汇网)
香港的确诊个案持续徘徊在每日30宗至60宗的水平,公立医院的隔离病房不敷应用,未能即时安排入院的确诊者只好逗留在住所或酒店等入院。香港文汇报翻查资料发现,一度有确诊者逗留等入院的“疫厦”不少是位于旧区、公共屋邨,也有不少是酒店及豪宅。
青衣公屋一座两患者
其中,一名住在湾仔轩尼诗道310号至312号一单位的患者,一等就4天。香港文汇报记者昨日到该大厦巡察,发现大厦电梯大堂设有一个收集弃置口罩的垃圾桶,但垃圾桶盖不是经常关闭。有住客表示,未见到有政府部门到该厦消毒,为求自保他只好经常洗手,“梗系担心啦,但又无能力搬走,惟有自己小心啲。”
在青衣长安邨安涛楼,更一度有两名患者逗留。香港文汇报记者到现场发现,大厦没有特别提高防疫措施。同幢大厦住户梁女士表示,略闻有两名确诊者在该大厦等入院,但由于政府未有公布患者详细地址,“都唔知边个单位有(患者),避都无得避,政府应该向居民讲清楚,如果唔系同坐向,我就无咁惊啦。”
她批评,早前隔篱邨长康邨出现几宗确诊个案,有一并公布患者所住的单位,但如今到长安邨时就没有,令居民在缺乏足够资讯下,感到仿徨和无所适从,“居民都不知点样采取防疫措施保护自己。”
室内U型管两家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