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查罩骗 套料偷钱

  中评社香港4月11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电话骗案的“剧本”一向是旧瓶新酒,骗徒也“与时并进”,新冠肺炎疫情成为骗徒剧本新元素。骗徒会假扮卫生署、入境处人员,以调查健康为由致电市民套取个人资料,还由以往假扮顺丰速递及执法人员查截违法邮包,改为假扮内地执法人员调查口罩骗案的黑钱户口,套取个人和银行户口资料,骑劫受害人账户转空存款。该类骗案损失是同类案件中最大的,本月初一名市民就被转走325万元。

  防疫期间,市民或会自我调节接受一些平时不常见的情况,如相信出入境会受到不正常的限制,或银行户口被人利用作口罩骗案等。同时,很多市民在家中办公或不出门,会多接触网上资讯及或倾向使用网上渠道,加上急需抗疫用品,但实体商店供应有限,市民因心急购买而未经深思熟虑,这些都增加了受骗机会,骗徒即利用此心态进行诈骗。

  要求下载程式 提供银行密码

  警方近期留意到骗徒贴近疫情变化套料,假扮卫生署职员、入境处职员或内地公安,讹称受害人的身体有异样,要求受害人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及银行账户等资料以作核对,又或讹称受害人的银行户口,被人用作口罩骗案的转账户口,涉及洗黑钱,所以被冻结,受害人也因而被限制出入境,要求受害人下载一个程式,然后提供个人资料、银行户口及密码,等“执法人员”调查完才解冻户口。表面上,骗徒并无直接叫受害人支付查案“保证金”,但暗地透过木马程式控制受害人户口,转走所有存款。

  本月初一人被盗存款325万

  今年1月至本月8日共接获8宗电话骗案,损失金额合共628万元,其中5宗的受害人都是被套料后转走存款。最大一宗发生于本月2日,一名受害人接获骗徒来电,对方自称是电话公司职员,又将电话转给“公安”,称怀疑受害人与一宗洗黑钱案有关,要求受害人根据指示下载一个电话应用程式,及输入银行账户资料协助调查,结果盗走其账户内325万元存款。

  自称公安 现身接触受害人

  同时,近期有4宗电话骗案是骗徒自称公安并现身接触受害人,声称要检取手电及保安编码器等做证物,相信也是套料转走存款。去年逾七成半电话骗案,都是受害人提供了网上银行资料,损失约1.1亿元。

  警方重申,任何外地执法人员到香港取证,都必须知会香港警方及由警方人员陪同进行,更切勿相信将银行款项调到其他户口可以证明清白,并谨记并非“唔畀钱就不会有损失”。若市民遇上可疑情况,应致电防骗易热线18222查询。   中评社香港4月11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电话骗案的“剧本”一向是旧瓶新酒,骗徒也“与时并进”,新冠肺炎疫情成为骗徒剧本新元素。骗徒会假扮卫生署、入境处人员,以调查健康为由致电市民套取个人资料,还由以往假扮顺丰速递及执法人员查截违法邮包,改为假扮内地执法人员调查口罩骗案的黑钱户口,套取个人和银行户口资料,骑劫受害人账户转空存款。该类骗案损失是同类案件中最大的,本月初一名市民就被转走325万元。

  防疫期间,市民或会自我调节接受一些平时不常见的情况,如相信出入境会受到不正常的限制,或银行户口被人利用作口罩骗案等。同时,很多市民在家中办公或不出门,会多接触网上资讯及或倾向使用网上渠道,加上急需抗疫用品,但实体商店供应有限,市民因心急购买而未经深思熟虑,这些都增加了受骗机会,骗徒即利用此心态进行诈骗。

  要求下载程式 提供银行密码

  警方近期留意到骗徒贴近疫情变化套料,假扮卫生署职员、入境处职员或内地公安,讹称受害人的身体有异样,要求受害人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及银行账户等资料以作核对,又或讹称受害人的银行户口,被人用作口罩骗案的转账户口,涉及洗黑钱,所以被冻结,受害人也因而被限制出入境,要求受害人下载一个程式,然后提供个人资料、银行户口及密码,等“执法人员”调查完才解冻户口。表面上,骗徒并无直接叫受害人支付查案“保证金”,但暗地透过木马程式控制受害人户口,转走所有存款。

  本月初一人被盗存款325万

  今年1月至本月8日共接获8宗电话骗案,损失金额合共628万元,其中5宗的受害人都是被套料后转走存款。最大一宗发生于本月2日,一名受害人接获骗徒来电,对方自称是电话公司职员,又将电话转给“公安”,称怀疑受害人与一宗洗黑钱案有关,要求受害人根据指示下载一个电话应用程式,及输入银行账户资料协助调查,结果盗走其账户内325万元存款。

  自称公安 现身接触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