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提高互动频率 实时解答学生疑难
针对有家长担心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学习不专心,直资学校中文科老师李晓迎说,直播授课时提高互动频率,有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如正式上课前点名,讲解知识点时将话题发散到生活上等。他也强调,老师要保持积极热情的状态,带动学生由以往在课堂被动的学习转化到主动型学习的模式,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挑战不小。
父母旁听增老师压力
对于DSE应届考生来说,网上自学除了看老师预先录制好的短片,实时的疑难解答更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德爱中学电脑科老师潘家兴所教的中六学生主动要求每日开一次视像教学,希望保持住上课的感觉,于是他们协商好,每晚抽一个钟开实时视像会议。潘老师笑道:“原本计划一个钟,结果经常拖堂,还要比平日在学校拖得久,因为学生透过平台不断发问,我尽量答得就答,有时试过凌晨12点先收线。”
不过,实时直播授课也令不少老师感到压力增大。有老师反映要花四到五小时去备一堂50分钟的课,事前要准备详尽的PPT材料、笔记和工作纸等,实时授课时或会碰到学生父母在旁一齐听,于老师而言心理压力陡然增大。注册社工、专业调解员梁淑瑜建议,若前线老师需要更多支援,不妨与学校沟通,以获得必要的支持;此外,亦应把不易掌握的E-Learning视作革新教学模式的契机,将压力转换成动力,提高教学质素。
(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