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恩:特朗普关税政策有战略逻辑非无章法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谭伟恩。(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2月17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发布一系列关税相关政策,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谭伟恩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战并非毫无章法,而是基于长期以来美国与相关国家在经贸互动与历史数据所做出的战略部署,例如首波针对有紧密贸易关系的墨西哥与加拿大,还有美国所定调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甚至对钢、铝等特定品项的关税加征25%都是如此。

  谭伟恩,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外交学研究所博士,研究专长包括国际贸易法、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合作暨全球治理等。

  特朗普第二任期就职以来,积极调整关税政策,第一波先锁定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加征10%到25%关税,后续并退特定品项加征关税,包括钢铁和铝加征25%,2月13日并签署“对等关税”计画,将根据贸易伙伴国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税率以牙还牙。最快4月上路。

  分析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谭伟恩认为,都有战略逻辑可循,并非临时起意,例如第一波针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关税,是基于长期以来美国与这些国家在经贸领域中所形成的深厚互赖关系与历史数据所作出的决策。

  谭伟恩表示,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生效以来,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模式便逐步趋于成熟,根据统计,三国之间的贸易总额约达1.3兆美元,几乎占据美国总进出口额的一半,这充分显示出三国间在贸易品项、交易方式乃至具体协定内容上的高度契合,这种建立在数十年贸易历史基础上的关系,使得特朗普政府在回应美国内部那些因全球自由化而受冲击的传统产业时,拥有了强而有力的政策工具。

  他解释,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便曾以竞选承诺为号召,关注那些因自由贸易而引发失业潮的产业,特别是汽车及传统制造业所遭受的冲击,而调整美墨加的贸易规则,是特朗普判断的解方之一,所以在进入第二任期,特朗普再次选择以针对墨西哥与加拿大的高额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这是相同脉络。因为对特朗普而言,这一区块相对其他区域的贸易问题更为熟悉且掌握。

中兴大学校园一隅。(中评社 资料照)

  谭伟恩说,特朗普是基于对美墨加贸易形态的熟悉与深入认识,先锁定加墨两国,同时也是为了在短期内迅速树立新政府的强硬形象,同时,对钢铁与铝产品加征25%关税,也是为了保护美国内因贸易自由化而深陷困境的传统制造业,这对特朗普展现执行力、强化内部形象有正面效益。

  此外,谭伟恩指出,特朗普相关政策能在短期内缓解部分产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又能在长期上迫使相关产业链重新布局,从而提升美国自身的竞争力,另可以看见,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祭出关税手段后,两国随即在边境管制、芬普尼药物的管控等做出政策妥协,这使得特朗普政府能够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筹码,产生立即性的效果。

  至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关税政策,谭伟恩认为,是延续多年来美中贸易战争的既有逻辑,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到拜登执政,美中贸易争端使双方矛盾日渐激化,虽然在某些特定领域曾有过局部和解,但大方向上贸易战的火药味始终未散,现阶段虽然只加征10%,但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关税调整,事实上一直视呈现上升的走势。

  谭伟恩提到,特朗普在竞选时曾喊出对中国加征60%的关税,实际上是否全面实施,仍需视美国对中国进口需求的变化而定,由于美中贸易往来规模庞大,使得任何大幅度的关税调整都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及国际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这都会是特朗普政府需要考虑之处,如果美中贸易战进一步扩大,全球经贸格局甚至包括台湾在内都将面临挑战。

  总的来说,谭伟恩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方面,利用北美多年来既有的贸易模式作为操作杠杆,迅速建立新政府的威信与执行力;另一方面,延续与中国长期未解的贸易争端,试图通过针对性税率调整迫使对手在谈判中让步,这一连串政策动作,反映出美国对内部产业保护的迫切需求,也突显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国际经济与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复杂互动。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谭伟恩。(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2月17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发布一系列关税相关政策,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谭伟恩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战并非毫无章法,而是基于长期以来美国与相关国家在经贸互动与历史数据所做出的战略部署,例如首波针对有紧密贸易关系的墨西哥与加拿大,还有美国所定调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甚至对钢、铝等特定品项的关税加征25%都是如此。

  谭伟恩,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外交学研究所博士,研究专长包括国际贸易法、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合作暨全球治理等。

  特朗普第二任期就职以来,积极调整关税政策,第一波先锁定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加征10%到25%关税,后续并退特定品项加征关税,包括钢铁和铝加征25%,2月13日并签署“对等关税”计画,将根据贸易伙伴国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税率以牙还牙。最快4月上路。

  分析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谭伟恩认为,都有战略逻辑可循,并非临时起意,例如第一波针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关税,是基于长期以来美国与这些国家在经贸领域中所形成的深厚互赖关系与历史数据所作出的决策。

  谭伟恩表示,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生效以来,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模式便逐步趋于成熟,根据统计,三国之间的贸易总额约达1.3兆美元,几乎占据美国总进出口额的一半,这充分显示出三国间在贸易品项、交易方式乃至具体协定内容上的高度契合,这种建立在数十年贸易历史基础上的关系,使得特朗普政府在回应美国内部那些因全球自由化而受冲击的传统产业时,拥有了强而有力的政策工具。

  他解释,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便曾以竞选承诺为号召,关注那些因自由贸易而引发失业潮的产业,特别是汽车及传统制造业所遭受的冲击,而调整美墨加的贸易规则,是特朗普判断的解方之一,所以在进入第二任期,特朗普再次选择以针对墨西哥与加拿大的高额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这是相同脉络。因为对特朗普而言,这一区块相对其他区域的贸易问题更为熟悉且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