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举办

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海涵 实习记者 李婷萱)以“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举行,来自两岸及港澳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郭雷,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汪铁民,空军原副司令景文春中将,国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景安,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原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中华新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原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陈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世明,北京大学副校长方方,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台湾海峡两岸应急管理学会理事长蔡俊章等出席论坛。

  杨毅周代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郑建闽会长、纪斌书记致开幕辞。他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文化传承之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系统工程,两岸同胞应加大力度,共同促进两岸各领域大交流大融合,尽最大努力不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规模和领域,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两岸同胞应共同促进中华文化大繁荣,共同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台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障碍,两岸同胞应共同消除“文化台独”的危害。

  林中森在开幕致辞中对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隆重举行表示祝贺,并高度肯定论坛在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和华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对其举办盛况深为感叹。他强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脉绵延至今,璀璨夺目。台湾同胞的祖籍绝大部分源自大陆,都是炎黄子孙,文化同根,历史同源,血脉相连,本属中华民族共同体。“九二共识”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石,殷盼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缔造现代中华盛世福境。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中评社 海涵摄)

  北京大学副校长方方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对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文化关系做了深刻阐述。他表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是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更是打造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台湾同大陆血缘相亲、文源相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大陆的,也是台湾的,是两岸共建、共享、共赢的家园和根脉所系。本届中华文化论坛以“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旨在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凝聚两岸四地智慧,推动两岸进一步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复兴和强盛提供强大的动力,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思想能量和活力。他还强调,北京大学积极搭建平台,积极推进两岸在青年、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其中,中华文化论坛是北京大学推动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开幕式后,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王在希、原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和中央党校教授王杰分别以“构建两岸共同体是复兴中华的必由之路”、“1633明荷海战启示录”和“中华文化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作大会演讲,论坛组委会还邀请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游本昌就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做视频讲话。

  本届论坛还设置了三场分组讨论,与会两岸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华文化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艺术交流”三个分议题展开研讨。

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原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中评社 海涵摄)

  中华文化论坛组委会负责人、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在闭幕式上总结说,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马英九先生时,提出“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主张,我们将此作为本届论坛的主题,并获得参会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80余篇论文。今年论坛主题和分议题的研讨,有助于增强台湾同胞的祖国认同感和中华文化自信,有助于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以中华文化复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有助于拓展新时代两岸交流合作的视野和格局。

  本届中华文化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

  中华文化论坛创办以来,始终以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同胞心灵契合为宗旨,在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下,围绕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融合发展、增进同胞情感,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论坛取得了系列研讨交流成果,受到有关方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两次入选两岸十大交流新闻,一次入选两岸关系十大新闻,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领域的重要品牌。

北京大学副校长方方(中评社 海涵摄)

中华文化论坛组委会负责人、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中评社 海涵摄)

论坛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论坛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海涵 实习记者 李婷萱)以“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举行,来自两岸及港澳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郭雷,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汪铁民,空军原副司令景文春中将,国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景安,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原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中华新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原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陈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世明,北京大学副校长方方,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台湾海峡两岸应急管理学会理事长蔡俊章等出席论坛。

  杨毅周代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郑建闽会长、纪斌书记致开幕辞。他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文化传承之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系统工程,两岸同胞应加大力度,共同促进两岸各领域大交流大融合,尽最大努力不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规模和领域,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两岸同胞应共同促进中华文化大繁荣,共同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台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障碍,两岸同胞应共同消除“文化台独”的危害。

  林中森在开幕致辞中对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隆重举行表示祝贺,并高度肯定论坛在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和华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对其举办盛况深为感叹。他强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脉绵延至今,璀璨夺目。台湾同胞的祖籍绝大部分源自大陆,都是炎黄子孙,文化同根,历史同源,血脉相连,本属中华民族共同体。“九二共识”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石,殷盼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缔造现代中华盛世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