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论通讯社香港总部颁发新款记者证
中评社香港8月27日电(记者 沈而忱)昨日(26日)上午,中国评论通讯社香港总部举行了隆重的新款记者证颁发仪式。作为从事新闻工作40年的老记者,中评社社长、中评智库董事长郭伟峰亲自为中评社记者颁发新记者证,并提出四点期许,以此勉励中评青年一代。
郭伟峰说,记者这个职业过去被称为“无冕之王”,而现在不一样了,已经进入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在时代的剧变中,中评记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凤凰涅磐,无愧于记者这一称号,应该有四个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一,中评记者应是使命型的记者。有使命才有理想,大时代、大变革的“未来”已来,中评记者要抓住时代机遇,参与到国家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中去。
第二,中评记者应是思想型的记者。有思想才有力量,记者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记录,有思想的记者的作品才能有深度有力度,对社会发展具有穿透力。
第三,中评记者应是道德型的记者。记者要有职业道德,而中评记者要有更大的追求,中华传统的道德理想“仁”,就是中评记者追求的道德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在国家完全统一进程中,坚守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立场原则。
第四,中评记者应是专家型的记者。记者不是简单记录文字的工具,只有成为专家型的记者,才能把与历史同行的工作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记者不是平庸之辈,而是能够影响时代的。希望通过今天的颁证仪式,能够鼓励中评年轻一代,在媒体大变化的时代中共同努力,勇于承担、善于创新,做出最亮眼的成绩,成为两岸及港澳新闻界的传奇。
郭社长对中评青年人谆谆教导获得了热烈掌声。随后,中国评论通讯社总编辑、中评智库执行长罗祥喜发表讲话,赞扬中评年轻记者有基础、有潜力、有素质,并期待大家在中评这个大平台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从社长手里接过记者证,年轻记者们也感慨颇多。采访主任林艳表示,能够成为中评社的记者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骄傲。这张小小的记者证记录着我们每个人入职的时间,也承载着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它将伴随着着我们书写这个大时代的历史,也书写我们新闻人生的传奇。“希望每位小伙伴都能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心力。我相信,待到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再回首,我们会为自己曾经干过的这番大事业而自豪,我们也会感叹人生不虚此行。”
工程技术部主任曹润来也分享了感想。他表示,记者证给了他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自己一定会在后方为前方同事做好技术保障,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和诸位领导、同事一起付出,并肩战斗。
中评社香港8月27日电(记者 沈而忱)昨日(26日)上午,中国评论通讯社香港总部举行了隆重的新款记者证颁发仪式。作为从事新闻工作40年的老记者,中评社社长、中评智库董事长郭伟峰亲自为中评社记者颁发新记者证,并提出四点期许,以此勉励中评青年一代。
郭伟峰说,记者这个职业过去被称为“无冕之王”,而现在不一样了,已经进入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在时代的剧变中,中评记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凤凰涅磐,无愧于记者这一称号,应该有四个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一,中评记者应是使命型的记者。有使命才有理想,大时代、大变革的“未来”已来,中评记者要抓住时代机遇,参与到国家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中去。
第二,中评记者应是思想型的记者。有思想才有力量,记者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记录,有思想的记者的作品才能有深度有力度,对社会发展具有穿透力。
第三,中评记者应是道德型的记者。记者要有职业道德,而中评记者要有更大的追求,中华传统的道德理想“仁”,就是中评记者追求的道德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在国家完全统一进程中,坚守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立场原则。
第四,中评记者应是专家型的记者。记者不是简单记录文字的工具,只有成为专家型的记者,才能把与历史同行的工作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记者不是平庸之辈,而是能够影响时代的。希望通过今天的颁证仪式,能够鼓励中评年轻一代,在媒体大变化的时代中共同努力,勇于承担、善于创新,做出最亮眼的成绩,成为两岸及港澳新闻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