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文: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客家精神伴行
中评社香港2月11日电(作者 吴洪文)春节假期获赠一书《客家精神伴行》(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旅居加拿大的福建永定客家人王碧云女士。全书分十二章,以回忆录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作者从一个农村出生的客家小女孩,在客家精神的伴行下,成就了学有所成、为社会效力、家庭幸福、放眼世界的人生历程。
溯源客家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中原地区,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许多人开始向南方迁徙。这些迁徙的人群被称为“客家人”,意为“客居他乡的家人”。颠沛流离的南迁历史,使客家人磨炼出了勤劳节俭、崇文重教、团结互助、开拓进取、爱国爱家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反映在王碧云的身上,并展现在她的回忆录中。
勤劳节俭。作者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对新中国来说,还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年代。她的出生地——闽西永定书院龙磜,当初人口不过1000人的村庄,当时的生活条件还非常艰苦。作为王家大院长女的她,打小就不畏苦难,耳濡目染长辈们种烤烟、三伏天抢收抢种等生产队的劳苦耕作,一边读书一边帮带弟妹,分担家务,用书中的话说“穷苦孩子早当家”(第2章第2节)。在艰难的生活中,她“苦中寻乐”,始终保持着非常乐观的精神。
崇文重教。作者的父亲是位教师,但她没有止步于此,青少年时期就酷爱读书学习。在书院小学附设初中班及永定一中以优异成绩读完了初、高中,考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为她日后效力于社会奠定了基础。即便如此,在成家生子之后,工作、家务、带孩子一肩挑的她,仍然保持着爱学习的习惯,并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女儿雯婧的顺利成长,以及王家大院里里外外弟妹及后辈们的成长,都受到她的积极影响。
团结互助。作为王家大院的长女,作者孝敬父母、帮扶弟妹及侄儿侄女是无私的。从书中可知,她非常关心父母的晚年生活,倾心尽力帮助照顾父母;对于弟妹无论建房搬家、子女升学等等,她也能真诚相待,慷慨解囊相助,促进了王家大院的融洽和谐。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张家媳妇,她除了相夫教女、孝敬公婆外,还积极协助夫家姑子小叔置产置业,改善生活条件,彰显了客家媳妇贤慧大气的优秀品德。
开拓进取。作者的父亲是永定县教育局的干部,当时的年代,在许多农村孩子的眼里,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但她并未依仗这个背景,为人处事低调勤奋,无论在家做家务、带弟妹、干农活,还是上学之后的读书学习,都非常刻苦自励。她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岗位上表现优秀;退休后远赴加拿大扶助女儿,带孙之余著书立说,历时三年,完成了《客家精神伴行》,弘扬客家人的精神,把自己践行客家精神的人生体验介绍给广大读者,意义非凡。
爱国爱家。纵观作者回忆录,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无论她自己的小家、婆家娘家的大家,还是定居加拿大之后胸怀的国家,她都是心心念念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客家精神伴我行。人的一生,说短又长,说长又短,难免困惑:当你面对艰难穷困时,当你看见他人金榜题名时,当你遇到婚姻家庭矛盾时,当你志得意满不求进取时……王碧云女士的《客家精神伴行》一书,用详尽的人生经历,向您诠释了客家精神对人生的积极意义。愿广大读者寻觅此书、珍藏此书、阅读此书,走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吴洪文,生于六十年代,福建客家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务总监、诗词作家)
中评社香港2月11日电(作者 吴洪文)春节假期获赠一书《客家精神伴行》(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旅居加拿大的福建永定客家人王碧云女士。全书分十二章,以回忆录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作者从一个农村出生的客家小女孩,在客家精神的伴行下,成就了学有所成、为社会效力、家庭幸福、放眼世界的人生历程。
溯源客家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中原地区,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许多人开始向南方迁徙。这些迁徙的人群被称为“客家人”,意为“客居他乡的家人”。颠沛流离的南迁历史,使客家人磨炼出了勤劳节俭、崇文重教、团结互助、开拓进取、爱国爱家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反映在王碧云的身上,并展现在她的回忆录中。
勤劳节俭。作者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对新中国来说,还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年代。她的出生地——闽西永定书院龙磜,当初人口不过1000人的村庄,当时的生活条件还非常艰苦。作为王家大院长女的她,打小就不畏苦难,耳濡目染长辈们种烤烟、三伏天抢收抢种等生产队的劳苦耕作,一边读书一边帮带弟妹,分担家务,用书中的话说“穷苦孩子早当家”(第2章第2节)。在艰难的生活中,她“苦中寻乐”,始终保持着非常乐观的精神。
崇文重教。作者的父亲是位教师,但她没有止步于此,青少年时期就酷爱读书学习。在书院小学附设初中班及永定一中以优异成绩读完了初、高中,考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为她日后效力于社会奠定了基础。即便如此,在成家生子之后,工作、家务、带孩子一肩挑的她,仍然保持着爱学习的习惯,并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女儿雯婧的顺利成长,以及王家大院里里外外弟妹及后辈们的成长,都受到她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