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小产权房” 北上置业中招
中评社香港9月18日电/随着大湾区融合不断深入,不少香港人选择在内地长期发展,并在当地置业居住或投资房产、商铺、车位,由此却衍生出许多问题,令不少人堕入置业陷阱,蒙受金钱损失。有港人因不了解内地“小产权房”相关政策,购买后不能再次出售,还有不法中介用高价诱导长者买下车位,受害者难以追讨责任。工联会建议政府加快建设大湾区资讯共享平台,让大众了解内地土地政策,并加强特区政府驻内地城市办事处职能,协助求助无门的置业买家。
中山工联谘询服务中心主任潘志辉昨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近年港人在内地置业遇到困难甚至骗局愈来愈常见,中心已接获逾千求助个案,大部分与商住房、“小产权房”或无证“小产权铺”相关。
潘志辉解释,内地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国有土地上的普通居住用地使用年限为70年,届满后自动续期;但商业用地上的“商住房”仅有40年使用期,而且现时尚未有相关规定,有机会届满后被收回,而且商住房的水电费、贷款比率和税率等亦会高于住宅单位。而集体土地上的物业则没有正规房产证明属“小产权房”,不能出售亦不受法律保护。
许多香港人因不了解内地购房政策,有些经纪还会提供虚假土地用途资讯或模糊说明物业用途,用以推销,导致受害者买下并不符合需要的房产。
商铺和车位购买亦存在不少陷阱。潘志辉指,有种近年常见的商铺销售陷阱叫做“售后返租”,开发商误导投资者购买未完工的“楼花”商铺,再以租赁或委托经营形式让出商铺的经营权,开发商向投资者承诺可观的租金回报。
但不少受骗投资者仅在协议初期收到租金,其后收益中断,原发展商或已成为空壳公司潜逃。
他并指,有发展商将商铺拆分成没有“小房产证”的“格仔铺”出售,业主购入这些“小产权铺”后不能办理过户手续,亦难以追责,有港人一次购入4个格仔铺,损失达80万港元。
还有经纪因港人不了解内地行情,而藉故推高售价,有一位阿婆投诉,她曾以40万元在中山购置市价仅10万元的车位。
针对以上置业乱象,工联会建议政府加快建设大湾区公共应用资讯平台,方便市民了解内地城市的物业、土地相关政策资讯;同时加强特区政府驻内地办事处的职能,协助堕入营销陷阱的香港买家,追究不法商家或经纪的刑责。
(来源:文汇报)
中评社香港9月18日电/随着大湾区融合不断深入,不少香港人选择在内地长期发展,并在当地置业居住或投资房产、商铺、车位,由此却衍生出许多问题,令不少人堕入置业陷阱,蒙受金钱损失。有港人因不了解内地“小产权房”相关政策,购买后不能再次出售,还有不法中介用高价诱导长者买下车位,受害者难以追讨责任。工联会建议政府加快建设大湾区资讯共享平台,让大众了解内地土地政策,并加强特区政府驻内地城市办事处职能,协助求助无门的置业买家。
中山工联谘询服务中心主任潘志辉昨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近年港人在内地置业遇到困难甚至骗局愈来愈常见,中心已接获逾千求助个案,大部分与商住房、“小产权房”或无证“小产权铺”相关。
潘志辉解释,内地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国有土地上的普通居住用地使用年限为70年,届满后自动续期;但商业用地上的“商住房”仅有40年使用期,而且现时尚未有相关规定,有机会届满后被收回,而且商住房的水电费、贷款比率和税率等亦会高于住宅单位。而集体土地上的物业则没有正规房产证明属“小产权房”,不能出售亦不受法律保护。
许多香港人因不了解内地购房政策,有些经纪还会提供虚假土地用途资讯或模糊说明物业用途,用以推销,导致受害者买下并不符合需要的房产。
商铺和车位购买亦存在不少陷阱。潘志辉指,有种近年常见的商铺销售陷阱叫做“售后返租”,开发商误导投资者购买未完工的“楼花”商铺,再以租赁或委托经营形式让出商铺的经营权,开发商向投资者承诺可观的租金回报。
但不少受骗投资者仅在协议初期收到租金,其后收益中断,原发展商或已成为空壳公司潜逃。
他并指,有发展商将商铺拆分成没有“小房产证”的“格仔铺”出售,业主购入这些“小产权铺”后不能办理过户手续,亦难以追责,有港人一次购入4个格仔铺,损失达80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