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打造黄金旅游圈 争取游客多落脚香港

 如果串连大湾区其他城市,相信可为访港旅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中评社香港4月23日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休闲旅游大湾区,推动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合力打造“黄金旅游圈”,吸引游客“一程多站”落脚香港,而在4月2日举行的深港合作会议上,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亦指出,香港将继续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基建完善的优势,与深圳在原有的旅游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两地之间的旅游交流和协作,以持续推动两地“一程多站”旅游发展。

  香港商报报道,《规划纲要》指出要打造休闲湾区,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建设多元旅游平台。大湾区由9个内地城市加上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每个城市都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本港的旅游竞争优势又在哪里?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海岩表示,香港是中西合璧且文化交融的国际城市,不仅在大湾区,在亚太地区内都甚有独特性,不论是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来香港都可感受到不同的文化。
  “香港在大湾区内有交通枢纽优势,航空航线最多,是许多目的地的中转站。”不仅如此,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说,本港市内交通亦方便,出租车、巴士及地铁都可直通各目的地。此外,本港旅游产品丰富且多元化,除了是传统的购物天堂及美食天堂外,本港每年亦举办不同的盛事,例如春节花车巡游、国庆烟火等等,还有一些国际赛事及文化节都在香港举办,这些都吸引到许多的海内外游客。

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

  “一桥一铁”带动旅游发展

  去年“一桥一铁”(即港珠澳大桥及高铁香港段)开通,为区内旅游注入新动能,令内地旅客可以更便捷地来到香港,特别对于中西部城市,比如武汉、长沙、贵州等地来香港只需不到6小时高铁车程。据统计,自从高铁香港段开通,平均每月有近82万名旅客乘高铁到港,相信往后高铁客流量会持续增加,全年乘坐高铁抵港的旅客料将近1000万人次。
  其次,港珠澳大桥本身就是景点,英国《卫报》形容大桥是现代七大奇迹之一,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随着大桥通车,游客可“半小时到澳门,1小时到珠海,高铁1小时来回”,真正实现“一程多站”,对于时间有限的游客来说将具极大吸引力,而香港绝对有实力成为“一程”中的重要一环。

  至于《规划纲要》中提及构建休闲湾区方面,张建宗指出,《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建设多元旅游平台,特区政府将继续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基建完善的优势,与深圳在原有的旅游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两地之间的旅游交流和协作,以持续推动两地“一程多站”旅游发展,达致互利共赢。

  需改善境内外游客比例
  一直以来,旅游业都是本港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港府亦不遗余力在推动本地旅游业,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向旅发局拨款3.26亿港元,落实《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四大策略,当中拨1.67亿元培育及拓展具本港及国际特色旅游产品、开拓多元化客源与集中吸引高增值过夜旅客来港、推动智慧旅游及提升旅游业服务质素。

  姚思荣认为,虽然整体访港旅客在增加,但是其中有超过七成属内地旅客,作为一个国际城市,比例相差太远反而不利。他建议旅发局采取措施增加海外旅客,避免失衡问题。其次,即日游旅客占比偏高,消费有限。他建议旅发局多宣传本港深度游,除了以往的热门景点外,未来应进一步发展本港的绿色旅游、文化旅游及特色旅游等。
  宋海岩亦认为,本港的旅游产品更多样化,现时游客大多集中在尖沙咀、铜锣湾等传统购物区活动,但本港还有许多其他旅游资源。他建议本港可打造休闲度假区,让旅游营销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去吸引更多游客,打造其他新的旅游业态,例如健康旅游等等,去分散游客资源,避免过于集中,造成拥挤。他希望港府对本港旅游业发展要有长达10年,甚至20年的规划,去打造本港的旅游产品及提升服务质素。

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海岩(左)

  三地旅游资源须协调

  《2018年中国游客出境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稳居世界出境旅游第一位,去年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4.7%,料将继续蝉联全球最大出境游客源国,不仅是香港,亦是泰国、澳门、日本、台湾、越南、新加坡、印尼、俄罗斯、柬埔寨、澳洲、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第一大游客来源地。从旅游花费来看,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去年将达1200亿美元的境外消费,人均单次境外旅游消费将达到约800美元(约5400元人民币)。
  内地游客始终是访港旅客的主力军,虽然去年本港旅游业稳定增长,然旅发局对今年表现则看淡,预计旅客人次增长率仅1.9%,低于去年的3.6%。据其2019至2020年的工作报告指,全球旅游业竞争越趋激烈,虽然中国旅客的庞大市场均为各地区积极争取,但由于内地旅客数字随时受地缘政治影响而出现反覆,故各国都去不同市场推广,避免客源太集中,预料本港在东南亚市场面对的竞争更为激烈。

香港旅发局前主席林建岳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旅发局前主席林建岳在今年两会提案中建议,中央有关部委联同粤港澳三地相关部门和旅游机构,按照大湾区“一程多站”旅游蓝图,制订综合旅游规划方案,全面整合旅游资源。粤港澳可根据滨海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人文历史等新兴旅游类型,协调三地旅游资源,推出更多大湾区“一程多站”旅游精品路线来吸引游客。
  【财经拆局】粤港澳大湾区共建旅游品牌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三藩市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第四大湾区。四大湾区都是全球性的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不分伯仲。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

  若论面积,粤港澳大湾区远超其他各湾区,旅游资源亦丰富,包括香港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维多利亚港,澳门世界遗产区、金沙、威尼斯人、永利皇宫等旅游综合度假中心,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以及旗下酒店,深圳东部华侨城、世界之窗、深圳欢乐谷等,还有不少大型项目在建设中。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三大湾区均一样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性旅游目的地。

  根据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发布的《2018全球经济影响报告》,在2017年全球旅游产业对GDP直接贡献最大的国家排行中,美国、中国及日本分列第一、第二及第四,分别达5094亿美元、4023亿美元及1074亿美元。该报告亦预测,从2018年到2028年间,中国和美国的旅游业对GDP作出的总贡献增长幅度最快。
  共同向海外宣传旅游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如何发挥整体旅游优势,携手构建休闲湾区呢?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几大城市各有特色,广东地区有其独有的岭南文化,澳门则有葡萄牙文化,而广东及深圳在海外亦有知名度,未来大湾区城市可共同推广宣传“一程多站”式旅游方式,落实旅游产品开发,利用“一桥一铁”吸引及提升海外游客比例。

  “一带一路”总商会曾发文表示,在旅游产品层面,粤港澳将共同打造一个品牌,共用更大的旅游市场,共同加大对中远端客源市场的开拓,旅游业界亦已开始伺机而动。据内地方面相关资料显示,“一次旅行感受两大新交通方式”的新港澳游概念被迅速热炒,定制游在年轻群体中非常受欢迎,如米其林餐厅美食之旅、体育赛事之旅、音乐节、研学之旅、亲子文化主题游等定制旅游产品。构建不同主题、特色和档次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是布局湾区旅游市场的重点。通过整合两大交通通道资源以及湾区地接、酒店资源而成的“一程多站”湾区联游产业正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