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炒卖 两地牌收紧审核

粤港澳三地日趋紧密,跨境两地车牌需求大增(图片来源:大公网)

  中评社北京1月28日电/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以后,粤港澳三地之间往来更加频密,跨境两地车牌的需求量大增,一些不法分子遂利用政策漏洞,虚假注册“空壳”公司骗取指标。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25日向在广州参加广东省政协的港澳委员通报,将于今年1月起开展为期10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核查骗取两地车牌的“空壳”公司,严肃处理。据悉,目前有31个粤港澳直通车辆指标被锁定。广东并研究今后改为以纳税为核心条件,每年审核纳税情况,设定指标有效期和注销条件,遏制炒卖两地车指标行为。

  港澳两地车管理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源于广东向港澳供应生活物品的运输需要。从1984年8月1日起,广东省公安厅按照规定负责港澳入出内地、内地入出港澳车辆和驾驶人牌证发放工作,以及非营运小汽车配额管理工作。常规配额、一次性配额和港珠澳大桥口岸配额是配额管理的三种模式。服务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行,落实车辆跨境通行政策,是近两年港澳两地车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这两年来三地工作的重心,关键之一正是推动资源要素在湾区的自由流动。为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出台多项两地车便利措施,第一条就是放宽大桥口岸粤港小汽车申请条件和范围。相比其他口岸,大桥口岸取消了公司投资额限制,降低了纳税额条件;扩大了申办对象范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条件更加宽松。有委员认为这也是大桥通车以来,虚假注册“空壳”公司获取指标的问题较为突出的原因之一。

  锁定31家空壳公司

  记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发现,以“两地牌+指南”为关键词,很容易就找到一些转让信息,其中一些网页上明确写着“机构会注册一些空壳公司且为这些空壳公司缴税,然后将已经符合条件的空壳公司拿去申请车牌,等到车牌申请通过后,再将公司连同车牌一并转让给需要车牌的人士”的字眼。在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的官网上,一则本月18日的公告显示,31个粤港澳直通车指标的内地企业住所地址为虚假信息,存在有为套取粤港澳直通车指标而设立空壳公司的嫌疑。记者浏览发现,这31家企业大多集中在东莞、河源、梅州和珠海。目前,31个粤港澳直通车辆指标已被锁定。公告上还特意提醒“切勿相信社会非法中介,以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损失”。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内地与港澳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三地陆路口岸不断增加,交通往来频密,口岸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显得愈加重要。粤港澳跨境小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管理主要依据沿用多年,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在通报情况时表示,从今年1月起组织开展为期10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正在核查,对查实属“空壳”公司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广东省政协委员、建滔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广军认为打击空壳公司对守法经营的企业是一个利好消息,而且随着社会法治不断健全,对于营商环境而言也是好消息。

  严格每年审核纳税

  同时,广东省公安厅研究出台完善指标使用管理配套措施,改纳税为核心条件,每年审核纳税情况,并设定指标有效期和注销条件,严格申请条件审核,实行指标分类发放,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堵塞工作漏洞,坚决遏制炒卖两地车指标行为。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精神,研究制定和落实更加便利的两地车管理政策,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更好服务于港澳居民,更好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来源:大公报)

粤港澳三地日趋紧密,跨境两地车牌需求大增(图片来源:大公网)

  中评社北京1月28日电/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以后,粤港澳三地之间往来更加频密,跨境两地车牌的需求量大增,一些不法分子遂利用政策漏洞,虚假注册“空壳”公司骗取指标。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25日向在广州参加广东省政协的港澳委员通报,将于今年1月起开展为期10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核查骗取两地车牌的“空壳”公司,严肃处理。据悉,目前有31个粤港澳直通车辆指标被锁定。广东并研究今后改为以纳税为核心条件,每年审核纳税情况,设定指标有效期和注销条件,遏制炒卖两地车指标行为。

  港澳两地车管理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源于广东向港澳供应生活物品的运输需要。从1984年8月1日起,广东省公安厅按照规定负责港澳入出内地、内地入出港澳车辆和驾驶人牌证发放工作,以及非营运小汽车配额管理工作。常规配额、一次性配额和港珠澳大桥口岸配额是配额管理的三种模式。服务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行,落实车辆跨境通行政策,是近两年港澳两地车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这两年来三地工作的重心,关键之一正是推动资源要素在湾区的自由流动。为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出台多项两地车便利措施,第一条就是放宽大桥口岸粤港小汽车申请条件和范围。相比其他口岸,大桥口岸取消了公司投资额限制,降低了纳税额条件;扩大了申办对象范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条件更加宽松。有委员认为这也是大桥通车以来,虚假注册“空壳”公司获取指标的问题较为突出的原因之一。

  锁定31家空壳公司

  记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发现,以“两地牌+指南”为关键词,很容易就找到一些转让信息,其中一些网页上明确写着“机构会注册一些空壳公司且为这些空壳公司缴税,然后将已经符合条件的空壳公司拿去申请车牌,等到车牌申请通过后,再将公司连同车牌一并转让给需要车牌的人士”的字眼。在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的官网上,一则本月18日的公告显示,31个粤港澳直通车指标的内地企业住所地址为虚假信息,存在有为套取粤港澳直通车指标而设立空壳公司的嫌疑。记者浏览发现,这31家企业大多集中在东莞、河源、梅州和珠海。目前,31个粤港澳直通车辆指标已被锁定。公告上还特意提醒“切勿相信社会非法中介,以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