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9立法会议员就财算案提8点共同倡议

立法会G19全体18位议员到特区政府总部会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表达意见(G19供图)

  中评社香港2月6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立法会G19全体18位议员,5日到特区政府总部会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表达意见。G19提出8点共同倡议,包括“资源效率优化计划”削减部门经常开支幅度、改革公务员增薪点制度、检讨各类政府及公共服务收费、加强“招商引才引资引客”等。

  G19全体18位议员同日举行传媒团拜活动,并介绍G19就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的具体建议。其中,G19提出8点共同倡议为:一,“资源效率优化计划”削减部门经常开支幅度,增强至2年内最少减5%;二,全面检视各公营、法定、资助机构及基金的收支和绩效,包括人手及薪酬架构、取消过时服务、合并重迭机构、回拨过剩储备等;三,改革公务员增薪点制度,切实奖励表现优异者,促使平庸者改进;四,检讨各类政府及公共服务收费,包括咪表位收费、交通违例罚款、公营医疗收费等;

  五,研究将更多体育博彩规范化,以打击非法外围及避免税收流失;六,加强“招商引才引资引客”,包括通过更积极的税务及土地政策,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产业和资本落户香港,联同旅游业界协同对外招商引客;七,优化推动及资助盛事活动机制,重质重量,强化经济及旅游效益评估,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包括容许资助演唱会类活动;考虑向企业赞助盛事开支提供额外税务优惠;为“香港演艺博览”提供恒常资助等;八,加紧推动银发/适老经济,包括优化合资格年金、强积金自愿性供款及自愿医保扣税安排;争取允许内地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香港多元化产品;开发更多养老金融产品;鼓励各行各业推迟退休年龄等。

  G19召集人谢伟铨议员在发言中表示,香港经济现正面对多项内外挑战和不明朗因素,包括高息环境、楼市不振、内地增长放缓及西方反华势力打压等,特区政府连续3年录得较大赤字,上述因素固然有关,但另一主要成因是政府经常开支增长过快,易放难收。

  G19强调,特区政府要秉持《基本法》规定的审慎理财、量入为出原则,严控经常开支,但亦不应大幅减少投资未来,必须加紧推动经济及产业多元化发展,按“能者多付”原则适度开源增收,G19的8点倡议反映了有关理念和原则。

  当天,G19各议员也向财政司司长另提交了个人版本的预算案建议书。

G19全体18位议员同日举行传媒团拜活动,并介绍G19就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的具体建议(中评社 卢哲摄)

  其中,据中评社记者瞭解到,立法会议员谢伟铨对财政预算案的建议,以开源、节流、提效和投资四个部份提出。“开源”方面,推动产业多元,能者多付。同时加大节流力度,严控经常开支;提升公务员及资助机构绩效。他提出,考虑今年公务员冻薪;改革公务员增薪点制度,通过控制增薪点的发放来提升各级公务员绩效。

  另外,要继续投资未来,纾缓业界困境。谢伟铨建议,继续将基本工程开控制在平均每年不少于900 亿元,按项目的重要性、缓急及成熟程度,调整其推展进度或改为分阶段推展,视乎市况增发基础建设及政府可持续债券;继续全速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优化“片区开放”试点条款及与市场的沟通模式;继续进行交椅洲人工岛及其他填海造地计划的研究、环评及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以便在财政好转时可于较短时间内动工;通过开放思维及精简审批,善用国家的先进科技及庞大产能,加快香港的发展建设速度和降低建造成本,包括考虑直接引入内地的企业和工人以加快河套创科园建设。

  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建议政府制订全⽅位改⾰⽅案以控制经常开⽀,包括外聘专业顾问,全⾯检视及评估加强⼈⼯智能应⽤对政府各部⾨运作和⼈⼿的影响,有需要时应进⾏部⾨架构重组和精简⼈员编制;亦应检视所有获资助的⾮政府机构的运作和绩效表现,透过机构重组、合并,达致善⽤资源,提升效率。此外,政府应继续投资创科,并集中资源推动⼤型科技应⽤项⽬、增加科研投⼊,以及加强科创⼈才培训,期望以可持续的科技产出贡献经济,令公共财政重返健康⽔平,恢复收⽀平衡。同时,政府应探讨如何增加稳健的⾧远收⼊,包括考虑就开征销售税展开研究。

  邱达根表⽰,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政府应善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包括部署在行政系统中加强应用人工智能,实现以较少资源达致最佳行政效率的⽬标,以及通过在公共服务引入人⼯智能,进⼀步加强⾮实体服务,既可减省人力资源,亦可提升整体服务效率。为此,他建议政府聘请专业顾问,全面检视人工智能对政府部门架构和运作、人力需求、政府服务等各方面的影响,再按实际需要,以节流为⽬标,重组部门架构和⼈员编制,并制订政府职位重组路线图,以及过渡安排,包括提供适切培训,将部门过剩的⼈⼿重新调配或删减。同时,政府应全⾯检视获资助的⾮政府机构,当中有部分可能已不合时宜,未必符合社会实际需要,政府应考虑予以取消或与其他机构合并,以节省开支,或将政府资源更有效地重新调配。

  立法会议员周文港以“灵活应变,增强动力”作为建议书的主题,并就金融、经济、教育、民生4个重点范畴,提交合共38项具体建议,希望特区政府贯彻落实“巩固优势,开拓机遇,增强信心,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带领香港社会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及机遇,以提振经济。

  周文港表示,虽然财政司司长已预告本港今年将再度面临约千亿元的财政赤字,但仍殷切期望特区政府能审时度势,除了节流,仍能运用适当的资金实施逆周期调节措施,以支援中小企业顺利应对转型期的挑战,为未来的开源铺路。周文港建议,特区政府应从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的角度寻求突破,通过全面改善本地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他认为,应有3点基本原则:首先,着力盘活股市和楼市;其次,特区政府应积极向中央争取,尽快将“一周多行”政策扩大至大湾区其他城市;第三,应以北部都会区的片区开发为切入点,将本港科技创新的美好蓝图,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施工路线图。

  立法会议员陈曼琪就财政预算案提出21项建议,主题聚焦“监察政府,开源节流,拼经济,惠民生”。据介绍,在“开源”方面,陈曼琪建议精准发展盛事经济,重质不重量;开发官方应用程式,整合旅游资源;发展跨境养老金融市场。在“节流”方面,建议优化公务支出、控制政府人力成本、提升失业援助计划成效、严控政府非紧急工程开支、增加大专院校非本地学生学费以及长者二元乘车优惠计划可优化分段收费,避免长车短搭。陈曼琪表示,希望政府能精准开源,有效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合理节流,优化公共财政支出;聚焦优势产业,增强法律界及本港中小企竞争力;关注民生福祉,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G19”是由18位香港立法会议员组成的合作平台,包括9位功能界别议员陈健波(保险界)、廖长江(商界二)、陈振英(金融界)、谢伟铨(建测规园界)、李惟宏(金融服务界)、邱达根(科技创新界)、姚柏良(旅游界)、霍启刚(体演文出界)及严刚(商界三),以及9位选委会界别议员马逢国、李浩然、周文港、洪雯、梁毓伟、陈沛良、陈曼琪、简慧敏及谭岳衡。G19召集人为谢伟铨议员,两名副召集人为姚柏良及简慧敏议员。

立法会G19全体18位议员到特区政府总部会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表达意见(G19供图)

  中评社香港2月6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立法会G19全体18位议员,5日到特区政府总部会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表达意见。G19提出8点共同倡议,包括“资源效率优化计划”削减部门经常开支幅度、改革公务员增薪点制度、检讨各类政府及公共服务收费、加强“招商引才引资引客”等。

  G19全体18位议员同日举行传媒团拜活动,并介绍G19就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的具体建议。其中,G19提出8点共同倡议为:一,“资源效率优化计划”削减部门经常开支幅度,增强至2年内最少减5%;二,全面检视各公营、法定、资助机构及基金的收支和绩效,包括人手及薪酬架构、取消过时服务、合并重迭机构、回拨过剩储备等;三,改革公务员增薪点制度,切实奖励表现优异者,促使平庸者改进;四,检讨各类政府及公共服务收费,包括咪表位收费、交通违例罚款、公营医疗收费等;

  五,研究将更多体育博彩规范化,以打击非法外围及避免税收流失;六,加强“招商引才引资引客”,包括通过更积极的税务及土地政策,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产业和资本落户香港,联同旅游业界协同对外招商引客;七,优化推动及资助盛事活动机制,重质重量,强化经济及旅游效益评估,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包括容许资助演唱会类活动;考虑向企业赞助盛事开支提供额外税务优惠;为“香港演艺博览”提供恒常资助等;八,加紧推动银发/适老经济,包括优化合资格年金、强积金自愿性供款及自愿医保扣税安排;争取允许内地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香港多元化产品;开发更多养老金融产品;鼓励各行各业推迟退休年龄等。

  G19召集人谢伟铨议员在发言中表示,香港经济现正面对多项内外挑战和不明朗因素,包括高息环境、楼市不振、内地增长放缓及西方反华势力打压等,特区政府连续3年录得较大赤字,上述因素固然有关,但另一主要成因是政府经常开支增长过快,易放难收。

  G19强调,特区政府要秉持《基本法》规定的审慎理财、量入为出原则,严控经常开支,但亦不应大幅减少投资未来,必须加紧推动经济及产业多元化发展,按“能者多付”原则适度开源增收,G19的8点倡议反映了有关理念和原则。

  当天,G19各议员也向财政司司长另提交了个人版本的预算案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