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的“1强+6”格局导致影响力下降
2025年的G7峰会6月16日至17日在加拿大西部的卡纳纳斯基斯进行。与一帆风顺相去甚远,目前主席国加拿大政府表示不会发表首脑宣言。
标榜美国优先的特朗普领导的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动摇世界自由贸易。中国的经济威压、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中东局势等其他悬案也很多,G7未能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G6+1”格局加强的背景之一是美国与G6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计算各国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率,G6的合计在2024年为18%,相比2000年的35%减少至一半。
下滑尤其明显的是日本。从2000年的15%大幅下降到2024年的4%。“失去的30年”的低增长和少子高龄化产生负面影响,成为了G6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此期间,中国明显崛起。利用丰富的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实现了超过二战后日本的高速增长。中国的GDP在2024年达到世界的17%,接近G6的总和。
美国2000年为30%,到2024年降至26%,降幅较小。如果仅限于G7内部观察比例,美国从2000年的46%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59%。拥有微软、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头的美国的增长力很强,即使在经历新冠疫情之后的物价上涨局面中,旺盛的个人消费也支撑了经济。
“美国一强”的G7内部差距,导致特朗普有轻视G7的一面。对于擅长双边关系“交易”外交的特朗普来说,G7只不过是数个多边机制之一。
特朗普重返G7舞台,可能会加速G7步调的混乱。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2018年G7峰会也围绕如何在首脑宣言中提及自由贸易而产生了分歧。对于历经艰难才达成的首脑宣言,特朗普在3个小时后表示“不会批准”。2019年,主席国法国的总统马克宏仅发表了“一页纸”的首脑宣言。
考虑到这样的背景,担任2025年主席国的加拿大采取了不执着于首脑宣言的姿态。将优先敲定不同主题的个别文件来彰显成果。可以看出G7无法正面面对世界所面临的课题这一感觉无法否认。
从各国占全球GDP的比例来看,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增强了经济实力。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集团“金砖国家”加上伊朗、阿拉伯联合大公国(UAE)、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组成的“金砖+”也于2024年启动。金砖+占世界GDP比重从2000年的11%提高到2024年的28%。
在新兴市场国家,“在以美国和欧洲等已开发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框架中,自己的意见得不到尊重”的不满加强。许多国家开始建立包括G7以外的复杂的多边关系,G7作为世界领导者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2008年形成了占世界GDP的80%的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但围绕对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的制裁等问题产生对立的情况很多。
国际政治学者伊恩·布雷默领导的美国调查公司欧亚集团每年发布世界10大风险,2025年排在首位的是“加深的G0世界的混乱”。效仿G7和G20等词语,将全球领导者的缺席称为G0。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执行经济学家木内登英指出,“在新兴市场国家实力增强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贸易和国际结算等有利于已开发国家的世界规则制定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