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中美能否就台湾问题达成新的共识?

  中评社快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第二天(21日)表明,仍准备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关税,最快可能2月1日落实。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在预料之中,这可能是谈判策略,不过也令“中美关系在美国总统新任期有一个好的开始”的期望,变得不太现实。

  经历多年的零和、甚至是两败俱伤的博弈,中美关系需要重回正轨,需要构建稳定框架。特朗普重返白宫、及独特的执政风格,让中美关系的未来充满各种可能性。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教授、资深中美关系专家何汉理近日在一个研讨会上发表看法,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虽充满挑战,但具“韧性”,未来四年合作与冲突并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近日指出,特朗普处理国际关系时更加注重实用主义,擅长在复杂的国际棋局中寻找可以交易的空间。换言之,中美可透过谈判以及交易,就台湾问题达成新的共识,即所谓的“第四公报”。这将标志着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从过去的模糊或默许“台独”转向明确反对“台独”。

  外界留意到,特朗普20日就职前夕,《人民日报》19日发表文章“在上任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钟声)”。文章指出,中美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和处理双边关系,将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文章再次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方务必慎重处理。

  中方已表明,愿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推动双方就台湾问题达成新的共识,相信是努力的目标之一,而且达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未来会怎样,主要看特朗普如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