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华农树木园 花城之中的绿色秘境

坐落于长岗山的华农树木园是一座见证了半世纪绿色奇迹的“植物王国”(中评社 袁晓麦摄)

  中评社广州2月1日电(记者袁晓麦)广州市天河区的繁华都市之中,隐藏着一片静谧的绿洲——华南农业大学树木园。这座被誉为“活体植物博物馆”的园区,不仅是华农的一张绿色名片,更是一处集科研、教学和观赏于一体的生态宝地。近日,中评青年广州访问团走进这片园区,感受其独特魅力。

  走进树木园,满眼翠绿,林木葱郁,宛如置身于天然的植物博物馆。这座树木园分为引种试验区、树木分类区、造林实验区、育种试验区、生态恢复区及水生植物区六大功能区,拥有近千种植物,其中包括华南地区森林的主要构成树种、经济植物、园林植物、水生植物等。更令人惊叹的是,园内引种了62种濒危植物,包括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金花茶、“蕨类之王”的桫椤,以及观光木、福建柏、吊皮锥等国家保护植物近百种。如此丰富的植物资源,得益于华农林学专业教师数十年来的悉心引种与培育,才有了今日的规模。

  树木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公开资料显示,当时长岗山荒凉贫瘠,林学系的老师们选择了大叶相思作为先锋树种。大叶相思属豆科,具有良好的固氮作用,能够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生长所需的有机物。大叶相思耐贫瘠,生长迅速,落叶分解后又滋养土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片荒山逐渐变得肥沃,适宜多种植被生长。

  如今,树木园不仅是植物学的研究基地,更是华农师生的“天然课堂”。园内设有土壤剖面观察地、森林群落研究地等实验用地,植物学、土壤学、药用植物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均可在此展开。每年,有多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树木园完成毕业论文实验或毕业实习。华农树木园从一片荒山到如今的绿洲,见证了数十年来林学人的心血与付出。未来,它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成为广州这座城市中一颗更加璀璨的绿色明珠。

近日,中评青年走进华农树木园,感受其独特魅力(中评社 袁晓麦摄)

华农树木园入口处的导览图(中评社 袁晓麦摄)

华农树木园内的海芋(中评社 袁晓麦摄)

树木园内对特殊物种设置了科普介绍(中评社 袁晓麦摄)

华农树木园各路口均设置了标识牌(中评社 袁晓麦摄)

华农树木园的水生植物区(中评社 袁晓麦摄)

华农树木园的水生植物(中评社 袁晓麦摄)

华农树木园的“网红打卡点”之一:落羽杉树丛(中评社 袁晓麦摄)

华农树木园绿意满眼,林木葱茏,鸟鸣声声(中评社 袁晓麦摄)

给大树输液是一种新型园林处理技术,能够为树木补充营养(中评社 袁晓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