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载皓:从三国演义看当今国际秩序

  中评社首尔10月29日电(作者 黄载皓)小学三年级时,出于好奇,我从外祖父的书房里取出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国演义》。那是一本小学儿童读物,书中的人物插图吸引了我的眼球:大耳长臂的刘备,红脸威风的关羽,勇敢而不失人情味的张飞,温文尔雅又充满智慧的诸葛亮。当赵云骑着马,怀抱阿斗在战场上驰骋时,我的内心很激动,这就是我与《三国演义》情缘的开始。渐渐地,我的兴趣从个人兴衰转向了国家兴亡,后来,我读了很多遍,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在继续读,它把我引向了国家外交和国际关系。

  《三国志》全书共65卷,魏朝是30卷,蜀朝是15卷,吴朝是20卷。但在《三国演义》中,魏吴还是30卷和20卷,而蜀朝分量感觉是150卷。我想,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情。

  我今年8月访问武侯祠时的感受颇多,我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评价。在刘备雕像旁边有孙子的雕像,却没有儿子的雕像,而武侯祠所在的地名叫武侯祠而不是昭烈皇帝陵墓。刘备雕像左右两边站立的文臣和武将的顺序,与我在韩国所知道的有很大不同,这还反映了现代人的评价。   在此期间,我访问了桃园三结义、庞统墓、阆中古城,但印象最深的还是明月峡瞻道。当我走在数公里长的瞻道上,看着“蜀”字的旗帜在微风中飘扬,庄严的音乐声在耳边响起,我试着想象诸葛亮在这条狭窄的小路上为北伐走时的情景。作为人口、经济和军事实力只有魏朝四分之一的蜀朝丞相,他在准备打败魏朝的计划时,一定会被现实的局势所困扰;皇帝的无能、国力的不足、人才的缺乏以及内政的分裂等。

  剑门关的姜维墓让我知道,姜维在中国的名声远比我在韩国知道的要大得多,但当我走在剑门关的山路上时,我也感到《三国演义》的文学情怀和历史虚构,也无法超越的《三国志》的历史现实。

  与此同时,我有机会于6月底访问了魏国首府许昌。我参观了曹操的丞相府和关羽的春秋楼,在春秋楼,我看到了关羽对待刘备家族的痕迹和对待曹操的威严,但我感兴趣的是曹操的用人部分。在曹操人生的前半期,我看到了他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长处和能力。我能够突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看到他与刘备和孙权相比的长处。

  现在,我将从外交和战略的角度来探讨三国时期对当前的影响。可以说,三国时期的背景是瞭解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秩序的有益参考。三国时期胎动于“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时期。吴被灭亡后,三国历经96年才重新合一。自1992年苏联解体、美国赢得美苏冷战以来,当前的国际秩序至少有30年是由美国主导的。然而,乌克兰战争和中东冲突使国际社会产生了危机。在应对乌克兰战争上,欧洲未能表现出自决能力,印度、日本等一些大国在某种程度上仍缺乏解决能力,而全球南方尚未成形。从现在来看,俄罗斯至少在军事实力上仍然是国际秩序的一极,而中国除了经济实力外,还通过实现自己的制度和秩序,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显示出自己是国际秩序的明确一极。因此,我想说,进入2020年代后,美中俄全球的“三国时代”正在进行。   我注意到《三国演义》开篇有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朝末年,七国分裂,后又合为秦;秦始皇的秦朝看似长盛不衰,但不到十多年就灭亡了;楚汉相争,后又合为汉。刘邦的四百年汉朝分裂为三国,看似无穷无尽的三国也在几十年内合一为晋朝。我还注意到另一个部分就是“必”字。当前的全球趋势并非偶然,而是“合久必分”的过程。

  人类的历史观似乎是循环往复的。我认为“物极必反”的概念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总合的结果。最后,“另起炉灶”的国际秩序正在成为一种天下大势。三国志可以让我基于事实客观地看待时代的现实,而三国演义则可以让我发挥历史的想象力。这就是我认为的三国时代对当前国际秩序的战略和历史的含义。

  (本文作者黄载皓: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学部教授,韩国全球战略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中评社首尔10月29日电(作者 黄载皓)小学三年级时,出于好奇,我从外祖父的书房里取出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国演义》。那是一本小学儿童读物,书中的人物插图吸引了我的眼球:大耳长臂的刘备,红脸威风的关羽,勇敢而不失人情味的张飞,温文尔雅又充满智慧的诸葛亮。当赵云骑着马,怀抱阿斗在战场上驰骋时,我的内心很激动,这就是我与《三国演义》情缘的开始。渐渐地,我的兴趣从个人兴衰转向了国家兴亡,后来,我读了很多遍,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在继续读,它把我引向了国家外交和国际关系。

  《三国志》全书共65卷,魏朝是30卷,蜀朝是15卷,吴朝是20卷。但在《三国演义》中,魏吴还是30卷和20卷,而蜀朝分量感觉是150卷。我想,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情。

  我今年8月访问武侯祠时的感受颇多,我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评价。在刘备雕像旁边有孙子的雕像,却没有儿子的雕像,而武侯祠所在的地名叫武侯祠而不是昭烈皇帝陵墓。刘备雕像左右两边站立的文臣和武将的顺序,与我在韩国所知道的有很大不同,这还反映了现代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