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逾九成大湾区企业完成或正在供应链转型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月10日电(记者卢哲)香港贸发局与大华银行(香港)9日举行发布会,联合发表《大湾区供应链多元化:聚焦东盟、香港和内地的联通性》研究报告。报告结果显示,超过九成受访大湾区制造业的企业已经完成或正进行供应链转型。大多数大湾区企业正积极扩展生产基地,主力在内地扩充生产设施,以强化供应链韧性。海外方面,则东盟是大湾区企业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首选。

  相关报告结果是基于2024年第三季对600多家大湾区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并分析编制而成。这项研究旨在剖析推动供应链多元化的因素,瞭解大湾区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主要目标市场,并评估这些企业推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情况。为追踪趋势变化,报告亦将是次调查结果和2023年香港贸发局与大华银行(香港)两个合作调研项目,即《促进区域连系:助力大湾区探索东盟机遇》及《开拓绿色潜能:发掘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机遇》的部分数据进行比较。

  研究报告指出,超过九成受访大湾区制造业的企业已经完成或正进行供应链转型,当中正积极强化供应链韧性的企业占七成二,尚未开始的企业则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推出相关计划。大部分受访者视香港为联系大湾区和东盟的独特枢纽,同时看好香港的绿色金融和专业服务领域。

  同时,大多数大湾区企业正积极扩展生产基地,主力在内地扩充生产设施,以强化供应链韧性。放眼海外,东盟是大湾区企业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首选。84%的受访企业将维持或扩大在东盟地区的生产或采购业务。报告说,东盟的最吸引之处,是受惠于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良好(39%),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区域经济协定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亦受到企业重视。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中评社 卢哲摄)

  东盟个别市场方面,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为目前及未来业务的热门地点,另外菲律宾、柬埔寨、老挝及文莱也渐受关注。

  报告显示,企业要成功进入东盟市场的最大挑战,是难以找到合适或具备相关能力的当地服务提供者(32%),其次为数据安全问题(25%)和难以找到具备所需专业知识的人才(25%)。至于2023年研究中所反映的主要挑战,包括难以掌握当地的外商投资政策法规以及文化/语言障碍,情况正逐步改善。

  另一方面,大部分受访者(60%)认同,大湾区的供应链创新能力高,智能及数码方案得到广泛应用。大湾区企业除了日益注重供应链韧性外,亦致力于加速实践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ESG)的措施。具体而言,81%受访企业表示已开展绿色可持续发展计划,较2023年调查的65%高16个百分点。受访企业也更愿意增加ESG方面的资金投入,未来2年的投入预算普遍上升约25%,平均金额由2023年的371333港元增加至462535港元。

  报告也显示,香港已成功在大湾区确立独特定位。许多大湾区企业高度赞赏香港作为大湾区与东盟之间的“超级联系人”关键角色。就香港与东盟及香港与大湾区城市的联通强度而言,受访企业给予的总平均分同为8分(满分为10分),较2023年研究上升1分。

大华银行(香港)行政总裁郑浚(中评社 卢哲摄)

  同时,大湾区企业广泛肯定香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今年有八成受访企业表示,乐意加深瞭解及增加采用香港各项绿色产品和服务,大幅高于2023年研究的七成。

  出席发布会的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分析报告时表示,大湾区企业锐意推动可持续发展,未来两年对ESG的投资估计增加25%。她说:“目前整个大湾区有约300万家企业,意味ESG方面相关投资可创造总值1.3万亿港元的机遇。”

  大华银行(香港)行政总裁郑浚则认为,越来越多企业聚焦供应链多元化,以及加强与东盟地区的商贸联系。这股趋势凸显了在现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区域合作与创新至关重要。“我们与企业信守相伴、并肩同行,共创美好未来。”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香港贸发局与大华银行(香港)联合发表研究报告《大湾区供应链多元化:聚焦东盟、香港和内地的联通性》。图为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图右)及大华银行香港分行行政总裁郑浚(图左)(中评社 卢哲摄)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月10日电(记者卢哲)香港贸发局与大华银行(香港)9日举行发布会,联合发表《大湾区供应链多元化:聚焦东盟、香港和内地的联通性》研究报告。报告结果显示,超过九成受访大湾区制造业的企业已经完成或正进行供应链转型。大多数大湾区企业正积极扩展生产基地,主力在内地扩充生产设施,以强化供应链韧性。海外方面,则东盟是大湾区企业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首选。

  相关报告结果是基于2024年第三季对600多家大湾区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并分析编制而成。这项研究旨在剖析推动供应链多元化的因素,瞭解大湾区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主要目标市场,并评估这些企业推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情况。为追踪趋势变化,报告亦将是次调查结果和2023年香港贸发局与大华银行(香港)两个合作调研项目,即《促进区域连系:助力大湾区探索东盟机遇》及《开拓绿色潜能:发掘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机遇》的部分数据进行比较。

  研究报告指出,超过九成受访大湾区制造业的企业已经完成或正进行供应链转型,当中正积极强化供应链韧性的企业占七成二,尚未开始的企业则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推出相关计划。大部分受访者视香港为联系大湾区和东盟的独特枢纽,同时看好香港的绿色金融和专业服务领域。

  同时,大多数大湾区企业正积极扩展生产基地,主力在内地扩充生产设施,以强化供应链韧性。放眼海外,东盟是大湾区企业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首选。84%的受访企业将维持或扩大在东盟地区的生产或采购业务。报告说,东盟的最吸引之处,是受惠于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良好(39%),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区域经济协定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亦受到企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