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耀法师答中评:佛教交流促进两岸相互理解

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耀日前在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

  中评社宁波10月18日电(记者林艳)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耀日前在宁波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解析了两岸佛教的同根同源关系以及佛教智慧在当前复杂两岸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佛教倡导的慈悲与智慧能够在促进两岸沟通与和解中发挥积极作用,佛教界也应通过多元化的交流,推动两岸民众的相互理解。

  净耀法师指出,佛教起源于释迦牟尼佛,其核心精神包括智慧和慈悲。因此,两岸佛教虽然发展路径各异,但都源于同一体系,即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他表示,台湾的佛教是从大陆传过去的,两岸佛教的历史渊源深厚,尽管随着时间推移,佛教在不同地方会受到当地文化和风俗的影响,但真正的佛教修行者应当回归释迦牟尼佛的教义。

  针对当前复杂的两岸关系,净耀法师认为,虽然两岸同根同源,但兄弟成长过程中观念的分歧和分家是自然的过程。他认为,只要两岸双方能够加强交流,达成共识,共同追求同心同愿,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在谈到未来两岸佛教的交流合作时,净耀法师表示,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不论是从教育、文化还是法会等方面,都可以展开深入的互动。他特别指出,佛教交流应尊重每个人的不同根性,有些人喜欢参与法会,有些人则对教学或文化艺术感兴趣,因此,多元化的交流方式是促进不同群体理解与合作的有效途径。

  对于人间佛教在台湾的影响,净耀法师强调,释迦牟尼佛的教义本身就是人间佛教的体现。释迦牟尼佛诞生、出家、修行和说法都在人间,这表明佛教的根本精神就在于服务众生、造福人间。他表示,真正的学佛应当按照佛陀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修行与实践,借此培养慈悲心和智慧,帮助个人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幸福。

  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10月15日至17日举行,以“同愿同行·和合共生”为主题,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专家学者等约800人出席。论坛收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以及26个国家和地区、3个国际组织发来的66封热情洋溢的贺信。论坛期间举办了主论坛、分论坛、新媒体论坛、电视论坛以及佛教文化主题展览等活动。

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耀日前在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

  中评社宁波10月18日电(记者林艳)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耀日前在宁波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解析了两岸佛教的同根同源关系以及佛教智慧在当前复杂两岸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佛教倡导的慈悲与智慧能够在促进两岸沟通与和解中发挥积极作用,佛教界也应通过多元化的交流,推动两岸民众的相互理解。

  净耀法师指出,佛教起源于释迦牟尼佛,其核心精神包括智慧和慈悲。因此,两岸佛教虽然发展路径各异,但都源于同一体系,即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他表示,台湾的佛教是从大陆传过去的,两岸佛教的历史渊源深厚,尽管随着时间推移,佛教在不同地方会受到当地文化和风俗的影响,但真正的佛教修行者应当回归释迦牟尼佛的教义。

  针对当前复杂的两岸关系,净耀法师认为,虽然两岸同根同源,但兄弟成长过程中观念的分歧和分家是自然的过程。他认为,只要两岸双方能够加强交流,达成共识,共同追求同心同愿,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