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焕智:修法后民进党少了选战绑桩经费很痛

苏焕智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台北12月25日电(记者 黄筱筠)“立法院”日前通过三项法律修正案引爆朝野冲突,前台南县长苏焕智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民进党最在意的是《财政收支划分法》,对民进党来说,少了一些灵活运用的预算,对选战绑桩的项目,或是临时承诺的项目,比较有弹性对地方建设的钱,或是社团活动比较方便补助的部分,都难以运用,修法过后反而变成地方政府可灵活运用这些经费。

  苏焕智在2018年以前是民进党籍,曾担任民进党籍“立委”,在2001年到2010年间担任台南县长,台南县市合并改为“直辖市”后,由赖清德担任台南市长。苏焕智2018年3月宣布退出民进党,并在2019年成立台湾维新党。台湾维新党已于今年3月召开第2届第3次党员大会决议解散。

  “立法院”会20日在朝野激烈攻防后,三读通过《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宪法”诉讼法》及《财政收支划分法》等部分条文修正案。

  曾任“立委”的苏焕智认为,这三项修法很难说“违宪”,但民进党目前也否决大法官人事同意权,很可能是故意要瘫痪“宪法法庭”,民众对司法不信任,很多民众提出要“释宪”,未来民众会求助无门,很可能会累积民怨,绿营一定会强调是在野党修法导致。

  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带头反对大法官被提名人刘静怡是否反赖清德。苏焕智说,陈水扁时候也有过人事案被否决,但扁上台时曾任用蓝营能接受的人像是郝龙斌担任“环保署长”,扁用中性的人,是因为当时朝小野大,扁想争取在野党支持。但之前大法官“宪法法庭”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修法关于调查权等,被认为太偏颇,“大法官工具化”,并没有超然独立,就像过去“释宪”农田水利会一样,大法官成为执政党工具。   苏焕智认为,在野党对于“宪法法庭”修正方向错误,跟政府有关系的“释宪”,大法官都倾向政府,现在在野党拉高“释宪”门槛会对人民更惨。大法官应该是防止单一政党提名过半,应该要有一套制度,不能让大法官被同一党控制超过一半席次,应该朝野坐下来讨论。但把大法官任期错开,已经证明不行,扁时代当时提名大法官没通过,最后就拖到后面,变成任期重迭。

  他认为,大法官提名应要按照政党比例分配,或是不能完全由“总统”提名,可以让“国会议长”也握有几席大法官提名权等,至少要朝向以政党比例提名,“中选会”委员过去就有这样机制,按照政党比例。

  苏焕智表示,这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选没有通过,现有8位大法官也都是民进党提名,接下来民进党应该会继续提名,而在野党也应该是持续不满意。这次人选以“司法院副院长”被提名人姚立明来看,政治性太强、法律性太弱,政治事务争论太大。“院长”被提名人张文贞则是社会知名度太低,社会参与性也太少,这些提名人选通通都有这个问题,社会贡献度不显着、陷入政争太多,反应出法学界的危机。

  党团大党鞭柯建铭带头反对本身是台湾大学“国发所”教授兼所长的刘静怡,苏焕智认为,刘静怡是比较改革派,之前对于数位身分证问题持反对意见,比较强调隐私权问题,关注科技隐私之间的议题,“民进党反对她,很有趣”。刘静怡做的事情比较是民进党过去价值,民进党却反对她,“现在民进党很多事情的处理令人看不懂。”而赖清德现在自己也很难控制这个局面。

  未来“宪法法庭”会开天窗?苏焕智表示,的确是马上影响,《“宪法”诉讼法》三读通过后,依据修法条文会无法针对有争议法条做出解释,等于新法通过后,依照现在大法官同意权的行使,“宪法法庭”确实会开天窗。针对新法民进党现在还不知道会不会由“行政院”提出覆议,但蓝白阵营合作席次过半,“政院”提出覆议还是会输。

  他也说,蓝白阵营对于《“宪法”诉讼法》修法可能没有想清楚,除了政府单位“释宪”,还有人民对政府,人民对人民等“释宪”案,而人民对政府“释宪”是比较不利人民,现在新修法提高门槛,更剥夺人民权利,以及人民公益性的事务,台湾社会价值面向会更保守,国民党与民众党采取是更维护政府立场,这个决策大有问题,很可能是蓝白阵营对于修法的误解。   苏焕智表示,但是民进党现在要伤脑筋是《财政收支划分法》,关于一年新台币3千多亿分配权,“到2026年选举还有两年,那就是7千多亿,这才是民进党最痛到地方”。对民进党来说,应该是少了一些灵活运用的预算,针对选战绑桩的项目、临时承诺等比较有弹性的科目,对地方建设的钱,或是社团活动方便运用的经费等,难以灵活运用,反而变成地方政府可以灵活运用。

  他说,但是对既定计划的预算,是否一定要花,难有一定。像是高铁延伸到屏东,经济效益本来就是有问题,台铁路线营运管理效益可能要更高衔接等,只要高雄到屏东的台铁与高铁接续好,不见得要去搞另一条高铁,要延伸高铁路线需要征收土地,不见得是一个聪明策略。而轨道计划经济效益有投报率,外部效益也都需要评估,那些计划不见得都需要,因为地方目前没钱,所有计划都按照中央订定,应该让地方有选择权。

苏焕智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台北12月25日电(记者 黄筱筠)“立法院”日前通过三项法律修正案引爆朝野冲突,前台南县长苏焕智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民进党最在意的是《财政收支划分法》,对民进党来说,少了一些灵活运用的预算,对选战绑桩的项目,或是临时承诺的项目,比较有弹性对地方建设的钱,或是社团活动比较方便补助的部分,都难以运用,修法过后反而变成地方政府可灵活运用这些经费。

  苏焕智在2018年以前是民进党籍,曾担任民进党籍“立委”,在2001年到2010年间担任台南县长,台南县市合并改为“直辖市”后,由赖清德担任台南市长。苏焕智2018年3月宣布退出民进党,并在2019年成立台湾维新党。台湾维新党已于今年3月召开第2届第3次党员大会决议解散。

  “立法院”会20日在朝野激烈攻防后,三读通过《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宪法”诉讼法》及《财政收支划分法》等部分条文修正案。

  曾任“立委”的苏焕智认为,这三项修法很难说“违宪”,但民进党目前也否决大法官人事同意权,很可能是故意要瘫痪“宪法法庭”,民众对司法不信任,很多民众提出要“释宪”,未来民众会求助无门,很可能会累积民怨,绿营一定会强调是在野党修法导致。

  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带头反对大法官被提名人刘静怡是否反赖清德。苏焕智说,陈水扁时候也有过人事案被否决,但扁上台时曾任用蓝营能接受的人像是郝龙斌担任“环保署长”,扁用中性的人,是因为当时朝小野大,扁想争取在野党支持。但之前大法官“宪法法庭”处理“国会”改革相关法案修法关于调查权等,被认为太偏颇,“大法官工具化”,并没有超然独立,就像过去“释宪”农田水利会一样,大法官成为执政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