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盼两岸多点橄榄枝 双城好、两岸好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17日在台北市晶华酒店举行,台北市长蒋万安与上海副市长华源(左二)互动热络。(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12月17日电(记者 张颖齐)台北、上海双城论坛17日在台北市晶华酒店举行,中国国民党籍台北市长蒋万安在闭幕致词表示,双城好、两岸好,和平是可贵的,冲突是不智的,和平之路尽管曲折,但值得我们负重前行。另外他也认为要多一点对话,少一点对峙;多一点和平的橄榄枝,少一点冲突的酸葡萄;多一点渔船灯火点缀夕阳,少一点船舰飞机的喧嚣呼啸。

  蒋万安在主论坛闭幕总结致词全文如下:

  上海市华源副市长、上海市代表团全体贵宾、台北市林奕华副市长,以及所有市府同仁,各位双城论坛的与会贵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早安,大家好!这次上海的贵宾经过一些波折来到台北,我想,这真是不容易的一场论坛!不容易的地方在,无论两岸情势如何变化,双城论坛都已经走过了15年!维持15年地方事务性的交流,这绝不是理所当然的容易。

  15年前,我还在美国担任律师,15年后,我已经是台北市市长,也变成三个孩子的父亲。十五年的时光,不仅仅是我个人生涯变化,对两岸来说,这也同样经历了各种曲折、蜿蜒,但无论如何,我必须说,“我们做到了”,“台北与上海这两座城市”一起做到了让双城论坛持续至今,不曾因为疫情而停办,不曾因为两岸氛围的变化而停办!

  我常说,越是紧张、越是困难的时刻,越需要交流,增加瞭解比增加误解好。这份信念,我始终不变,当然感谢上海,谢谢你们也同样秉持这个信念,持续与台北交流。我相信,要坚持这份信念,我们双方都有各自要承担的压力,但我们都顶住了!

  我们透过论坛,交换经验,相互学习,我们追求的,固然是城市的治理,城市的发展,但治理与发展,终究要回归到“人的身上”,这也是我当了市长之后所坚持的理念,要打造“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

  这不是唱高调,我只要想到,每天在街头上勤勤恳恳的上班族、我只要想到,住在老屋行动不便的高龄长者、我只要想到,每天辛勤打拚的市府同仁、我只要想到我的家人,我只要想到我身为“三宝爸”的身分,这些都提醒我,城市治理的规画,一定要“以人为本”,这城市,才不会冰冷。这城市,就有情有义。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17日在台北市晶华酒店举行,台北市长蒋万安在闭幕典礼中致词。(中评社 张颖齐摄)

   
  城市治理如此,城市的交流也是如此。人的智慧,人的沟通,人与人之间愿意以对话来解决矛盾的诚意,我认为在此时此刻,双城论坛更显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坚持。

  双城论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城市间的观摩交流,他还有我向来强调的“双城好、两岸好”。我要再次重申:和平是可贵的,冲突是不智的;和平之路尽管曲折,但值得我们负重前行。

  我是民选的台北市市长,必须对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否,紧张与否,发展与否,提出我恳切的期待,我认为要:多一点对话,少一点对峙;多一点和平的橄榄枝,少一点冲突的酸葡萄;多一点渔船灯火点缀夕阳,少一点船舰飞机的喧嚣呼啸。

  很多人认为大时代的宿命,会箝制个人的命运,但我坚信个人、甚至两座城市全力以赴,有机会扭转大时代的命运走向!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依然继续了第十五年的双城论坛!我想,包括华副市长在内的各位贵宾,至少来了!单单是双城没有停办这件事,一棒接一棒延续,就足以证明,台北与上海这两座城市,在两岸和平交流中做出贡献!

  最后,我想说,透过台北,我盼望大陆的朋友、上海的朋友,能够更瞭解台湾、更喜欢台北! 双城好、两岸好! 我和台北有信心,上海一定也有信心!谢谢大家!

  蒋万安提及“多一点渔船灯火点缀夕阳,少一点船舰飞机的喧嚣呼啸”,获得在场人士热烈掌声。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17日在台北市晶华酒店举行,台北市长蒋万安与上海副市长华源打招呼致意。(中评社 张颖齐摄)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17日在台北市晶华酒店举行,台北市长蒋万安在闭幕典礼中致词。(中评社 张颖齐摄)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17日在台北市晶华酒店举行,台北市长蒋万安与上海副市长华源(左二)互动热络。(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12月17日电(记者 张颖齐)台北、上海双城论坛17日在台北市晶华酒店举行,中国国民党籍台北市长蒋万安在闭幕致词表示,双城好、两岸好,和平是可贵的,冲突是不智的,和平之路尽管曲折,但值得我们负重前行。另外他也认为要多一点对话,少一点对峙;多一点和平的橄榄枝,少一点冲突的酸葡萄;多一点渔船灯火点缀夕阳,少一点船舰飞机的喧嚣呼啸。

  蒋万安在主论坛闭幕总结致词全文如下:

  上海市华源副市长、上海市代表团全体贵宾、台北市林奕华副市长,以及所有市府同仁,各位双城论坛的与会贵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早安,大家好!这次上海的贵宾经过一些波折来到台北,我想,这真是不容易的一场论坛!不容易的地方在,无论两岸情势如何变化,双城论坛都已经走过了15年!维持15年地方事务性的交流,这绝不是理所当然的容易。

  15年前,我还在美国担任律师,15年后,我已经是台北市市长,也变成三个孩子的父亲。十五年的时光,不仅仅是我个人生涯变化,对两岸来说,这也同样经历了各种曲折、蜿蜒,但无论如何,我必须说,“我们做到了”,“台北与上海这两座城市”一起做到了让双城论坛持续至今,不曾因为疫情而停办,不曾因为两岸氛围的变化而停办!

  我常说,越是紧张、越是困难的时刻,越需要交流,增加瞭解比增加误解好。这份信念,我始终不变,当然感谢上海,谢谢你们也同样秉持这个信念,持续与台北交流。我相信,要坚持这份信念,我们双方都有各自要承担的压力,但我们都顶住了!

  我们透过论坛,交换经验,相互学习,我们追求的,固然是城市的治理,城市的发展,但治理与发展,终究要回归到“人的身上”,这也是我当了市长之后所坚持的理念,要打造“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

  这不是唱高调,我只要想到,每天在街头上勤勤恳恳的上班族、我只要想到,住在老屋行动不便的高龄长者、我只要想到,每天辛勤打拚的市府同仁、我只要想到我的家人,我只要想到我身为“三宝爸”的身分,这些都提醒我,城市治理的规画,一定要“以人为本”,这城市,才不会冰冷。这城市,就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