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抢饭碗 欧盟翻译部门减员17%
ChatGPT母公司OpenAI在4月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受AI影响最严重的职业,包括口译和书面译员、诗人、填词人、作家、公关、数学家、税务、区块链工程师、会计师、审计员,以及新闻工作者等。究竟在现实生活中,AI对这些行业的冲击有多大呢?欧盟内部翻译的经历,就是一个例子。
在欧盟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机构,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份官方文本在生效前,都必须翻译成欧盟24种官方工作语言。过去,这样繁重的工作还是由人类独自完成的,但最近10年情况则有所不同。
工作量激增转为用AI
从2004年开始,欧盟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员,旧的翻译系统无力处理新加入的东欧国家的语言,欧盟为此开发了更高效的翻译工具,于2013年推出全新的数据驱动翻译引擎。四年后,欧盟引入一个更复杂、性能更好的新系统,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单词序列,进一步提高翻译的效率。
这让翻译人员付出了代价。欧盟委员会的专业翻译部门(DGT)在过去10年的工作人员数量不断削减,缩编幅度达17%,从2013年约2450人减至2023年的约2000人。与其形成对照的是,欧盟官方文件翻译数量却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28.3%,使用外判翻译服务比率也在增加。
年轻翻译对现状相当不满,尽管工作量增加,但欧盟的入门级工作却越来越少,他们首当其冲地受到AI带来的影响。退休的翻译变多,递补的缺额却变少,因此年轻人机会比前辈都要少。欧盟每年新招聘的翻译人数,也从2013年的112人减少到2022年的59人。翻译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在布鲁塞尔找工作时面临的困难。一名欧盟翻译在脸书上匿名发帖抱怨道:“翻译、语言援助和校对的工作似乎从来没有空缺。”
人类角色转为后期编辑
在翻译行业,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而谷歌翻译、DeepL等AI翻译工具层出不穷,使得翻译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不少译员坚称,“翻译死亡”被过分夸大了,翻译这项工作正在适应人工智能,但人的因素仍然至关重要。用行话来说,“后期编辑”逐渐成为翻译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即机器翻译加上人工编辑的混合模式。文学类翻译为了捕捉源文本的细微差别和音调,人类的干预变得很有必要,随着AI升级,辅助人类工作的可能性变得更高。
前欧盟委员会官员皮洛斯说:“世界正在变化,翻译不能落后。机器翻译有助于译员,但仍不能取代他们。(翻译工作)始终需要人工专家的验证和审查。”
有欧盟年轻翻译说,“我已经知道,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翻译了”,后期编辑可能是她未来工作的主要内容。
ChatGPT母公司OpenAI在4月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受AI影响最严重的职业,包括口译和书面译员、诗人、填词人、作家、公关、数学家、税务、区块链工程师、会计师、审计员,以及新闻工作者等。究竟在现实生活中,AI对这些行业的冲击有多大呢?欧盟内部翻译的经历,就是一个例子。
在欧盟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机构,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份官方文本在生效前,都必须翻译成欧盟24种官方工作语言。过去,这样繁重的工作还是由人类独自完成的,但最近10年情况则有所不同。
工作量激增转为用AI
从2004年开始,欧盟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员,旧的翻译系统无力处理新加入的东欧国家的语言,欧盟为此开发了更高效的翻译工具,于2013年推出全新的数据驱动翻译引擎。四年后,欧盟引入一个更复杂、性能更好的新系统,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单词序列,进一步提高翻译的效率。
这让翻译人员付出了代价。欧盟委员会的专业翻译部门(DGT)在过去10年的工作人员数量不断削减,缩编幅度达17%,从2013年约2450人减至2023年的约2000人。与其形成对照的是,欧盟官方文件翻译数量却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28.3%,使用外判翻译服务比率也在增加。
年轻翻译对现状相当不满,尽管工作量增加,但欧盟的入门级工作却越来越少,他们首当其冲地受到AI带来的影响。退休的翻译变多,递补的缺额却变少,因此年轻人机会比前辈都要少。欧盟每年新招聘的翻译人数,也从2013年的112人减少到2022年的59人。翻译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在布鲁塞尔找工作时面临的困难。一名欧盟翻译在脸书上匿名发帖抱怨道:“翻译、语言援助和校对的工作似乎从来没有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