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世卿:特朗普深知乌克兰和平需中国协助
中评社南投12月14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当选人特朗普日前透露有与中国领导人“沟通”俄乌战争议题,但未谈到台湾问题,台湾前空军司令部少校参谋官邱世卿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特朗普深知在结束俄乌战争方面,并非美国单方面能做到,需要中国甚至俄罗斯世界三强合作,因此可预见特朗普上任后,台湾议题非优先考量,并可能成为美中交涉的项目之一。
邱世卿,台湾空军官校毕业,曾担任台湾空军志航基地补给官、弹药官、台湾空军司令部少校资讯参谋官。现从事人工智慧应用研发,曾出版《战争下的平民生存手册》引起话题。
特朗普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8日播出的预录专访透露,曾与中国领导人沟通,要求中国协助乌克兰实现和平,但没有提到台湾问题;主持人问,若中国在特朗普总统任内攻台,是否承诺保卫台湾?特朗普答,“我不会说(I never say)”。
邱世卿表示,特朗普面对当前美国执政的民主党拜登政府持续升级俄乌战争事态,必须设法在接任后,能够顺利摆平相关举措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因此可以观察出,特朗普近期多次透过公开场合,释放愿意与中国沟通、合作的讯息,都是要为了明年1月其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的施政作准备。
邱世卿指出,拜登与其幕僚已不只一次对外强调,在拜登任内美国国会所批准的援乌全部预算都会消化掉,所以在拜登剩下的任期当中,美国会加大无论是口头上或实质上能够援助乌克兰的力道,藉此巩固美国现阶段的战略布局方向,同时也造成特朗普接任的困扰。
邱世卿认为,拜登政府的行为,反映了美国民主党精英对后特朗普时期的想像,这些举措可能在增加特朗普未来推行政策的难度,特别是在外交领域。然而,长远来看,拜登政府的策略是否有利于乌克兰或欧洲,仍是未知数,甚至可能反而导致美国、欧洲以及乌克兰得付出更高的代价。
他提到,拜登加强援乌力道,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在财政,而是在于美军现有的武器库存能否满足乌克兰的需求?美军驻欧司令部的军火库已几近耗尽,未来是否会动用其他地区,例如印太或中东司令部的武器装备库存仍需观察,五角大厦内部对此存有分歧,显示出,俄乌战争的拖沓已对美国造成某种程度的负担。
此外,邱世卿指出,美国近期宣布的一系列援助计划,并未能有效扭转乌克兰在战场上的不利局势,即使美国授权乌克兰在库尔斯克方向使用远程武器对俄罗斯进行纵深打击,却未能阻止俄罗斯采取以中程弹道飞弹反击的策略。俄罗斯对欧洲的武力威慑程度不断提高,这不仅增加了局势失控的风险,也可能使俄乌战争的外溢效应进一步冲击欧洲与北约国家的稳定。
他说,上述发展可能会影响拜登任期结束后的国际局势,为其继任者特朗普留下复杂的外交难题,因此特朗普才必须释放愿与中国合作的讯号,特朗普主动透露与中国领导人沟通,某方面代表特朗普可能采纳中国先前提出的12点和平建议。这显示特朗普深知中国在俄乌和平进程中的关键角色,并计划藉此推动战争落幕。
邱世卿说明,若缺少中国的参与,很难实现俄乌战争和平落幕,当然,不是说有中美合作就能够让战争画下句点,推动和平进程并非易事,由于战争涉及多方利益,部分人士与国家甚至希望藉战争牟利,而不愿看到战争结束,但多数国家还是寄望俄乌战争能早日落幕,毕竟战争的外溢效应已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广泛影响,从欧洲安全到叙利亚的局势,无不受到波及。特朗普若能成功促成和平进程,将得到多方认可,这一进程势必波折重重,且需美国、中国、俄罗斯三方的密切合作。
邱世卿认为,在内政与外交议题的优先次序上,特朗普上任后将更聚焦于解决美国内部问题、边境安全以及俄乌冲突。相比之下,台湾问题并未成为特朗普思路当中的优先事项。
邱世卿进一步说,当前的地缘政治冲突已使国际秩序日益混乱。拜登政府的策略无法改变大局,反而突显了美国、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进行合作的必要性。世界三强需要共同努力,寻求控制地缘政治冲突,减少战争和冲突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及全球不稳定。
从长期视角来看,他认为,当前世界正从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逐渐过渡到美中俄多极格局。这一过渡虽充满挑战,但可能为未来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更稳定的答案,避免无休止的冲突成为新常态。
中评社南投12月14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当选人特朗普日前透露有与中国领导人“沟通”俄乌战争议题,但未谈到台湾问题,台湾前空军司令部少校参谋官邱世卿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特朗普深知在结束俄乌战争方面,并非美国单方面能做到,需要中国甚至俄罗斯世界三强合作,因此可预见特朗普上任后,台湾议题非优先考量,并可能成为美中交涉的项目之一。
邱世卿,台湾空军官校毕业,曾担任台湾空军志航基地补给官、弹药官、台湾空军司令部少校资讯参谋官。现从事人工智慧应用研发,曾出版《战争下的平民生存手册》引起话题。
特朗普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8日播出的预录专访透露,曾与中国领导人沟通,要求中国协助乌克兰实现和平,但没有提到台湾问题;主持人问,若中国在特朗普总统任内攻台,是否承诺保卫台湾?特朗普答,“我不会说(I never say)”。
邱世卿表示,特朗普面对当前美国执政的民主党拜登政府持续升级俄乌战争事态,必须设法在接任后,能够顺利摆平相关举措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因此可以观察出,特朗普近期多次透过公开场合,释放愿意与中国沟通、合作的讯息,都是要为了明年1月其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的施政作准备。
邱世卿指出,拜登与其幕僚已不只一次对外强调,在拜登任内美国国会所批准的援乌全部预算都会消化掉,所以在拜登剩下的任期当中,美国会加大无论是口头上或实质上能够援助乌克兰的力道,藉此巩固美国现阶段的战略布局方向,同时也造成特朗普接任的困扰。
邱世卿认为,拜登政府的行为,反映了美国民主党精英对后特朗普时期的想像,这些举措可能在增加特朗普未来推行政策的难度,特别是在外交领域。然而,长远来看,拜登政府的策略是否有利于乌克兰或欧洲,仍是未知数,甚至可能反而导致美国、欧洲以及乌克兰得付出更高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