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福建融合发展决心大 香港需协同助力
中评社香港12月13日电(评论员 束沐)香港两岸智库联谊会11月下旬赴福州、厦门、漳州参访交流,拜会福建涉台单位、高校和研究机构,与涉台智库学者深入对谈、与闽南师大共同举办“思想者论坛: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的闽港经验”,实地考察瞭解融合发展示范区《意见》发布一年来福建在“通惠情促融”方面的政策落实与台胞在闽发展情况。
福建之行在香港两岸智库界引发强烈反响,福建的两岸融合发展实践也获得香港智库专家充分肯定。我们认为,《意见》发布一年来,福建克服台海形势和两岸交流各种不利因素,依托闽台“五缘”独特优势,在吸引台胞台商登陆发展、全面落实同等待遇、支持台青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经验有助于福建进一步做好文化、教育、治理等领域对台促融工作,香港也不应在两岸融合发展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缺席。
第一,福建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践有高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
福建深化融合发展的政治站位之高,源于习总书记在闽工作17年半的“思想理论富矿”,新时代对台方略在八闽大地孕育萌发,福建各地各部门对建设示范区、落实“通惠情促融”肩负强烈使命感,具有战略自信和定力。《意见》落实一年来,福建促融工作力度前所未有,无论是多批次惠台政策发布,还是厦金大桥、福马同城化等标志性项目推动建设,一到福建就能感受到“全省动起来”深化两岸融合的决心。
与此同时,促融不仅仅是对台工作,也是促改革、促开放、促发展的深度系统工程,从“近便利、一证办”等普惠便民措施利好两岸同胞,到探索台青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完善涉台法治体系建设,两岸融合发展实践,本质上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福建实践。值得高度肯定的是,福建对台湾同胞怀有真挚深厚的感情,每项涉台促融政策或都充沛着人文关怀、每个对台工作部门都真切把台胞视为自家人,“融”的温度令人暖心、令人感动。
香港实践“一国两制”在27年来不仅实现长期繁荣稳定,也经历了拨乱反正、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折。在这其中,中央牢牢抓住全面管治权是“一国两制”在港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也是香港走出“泛政治化”泥潭、通过良政善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根本保证。关键在于,“一国两制”的要义不仅是正确处理“一国”与“两制”之间关系,“两制”之间如果只有静态的求同存异、而没有动态的聚同化异,“两制”就会从并立走向对立、再从对立走向对抗。这就是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的深刻教训所在,也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更为两岸融合发展及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视野之下,“香港融入”与“两岸融合”自然成为对照组和参考系。一方面,以香港经验为借鉴,福建示范区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过程中深化治理思维构建,尤其是加强对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的构建,成为着眼长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体制机制、市场动能、社会活力以及“一日生活圈”吸引力,都对两岸融合发展具有示范意义,都值得福建示范区吸收借鉴。
第三,福建智库对两岸融合发展的研究有成果、有合力、有自信、有格局。
福建长期以来是大陆对台研究重镇,几乎每所高校、科研院所都将台湾问题和两岸融合发展作为重点研究领域,配备丰富研究资源,福建智库涉台研究拥有深厚底蕴、独特优势与时代红利。首先是研究成果扎实丰硕,两岸经济融合、区域融合、产业融合、文教融合、社会融合等各项研究深入,对决策、对学界、对社会、对岛内都产生广泛影响;其次是融合发展研究逐渐形成合力,智库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升,涉台研究中青年梯队茁壮成长;再是充满自信,既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自信,也是对福建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必然成功的战略自信,还体现为闽台同根同源的文化自信,既有恢弘的民族立场,也有细腻的在地视角,还有服务“国之大者”、参与“国之大计”的大格局。
香港长期在两岸关系中扮演枢纽、桥梁的特殊角色,港台交流本身就是两岸交流的组成部分,回归后“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经验也为统一后治理和发展台湾提供重要参考。因此,通过此次福建之行,更凸显出香港在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中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责任,香港须服务于两岸融合发展与国家统一,增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使命感;二是有优势,港台经济文化与民间联结紧密,港台畅通的双向往来至今仍是两岸关系中的宝贵财富,应倍加珍惜;三是有资源,香港须用好“国际化”与“大湾区”两大资源,协同助力两岸融合发展;四是有空间,在“爱国者治港”和国安法保障之下,香港作为两岸沟通平台的空间只会更大,香港各界参与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空间只会更广。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香港两岸智库联谊会此次福建之行是一次深度学习之旅:从32年前通过台湾报刊向台湾同胞拜年,到身体力行引进和关心台资企业,再到近年来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融合发展示范区,多次对两岸融合发展做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我们通过重温习总书记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的“福建实践”,进一步认识到两岸融合发展已经从理论构建进入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新阶段,进一步增强了对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信心,也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在融合发展中的角色、香港智库在融合发展研究中的定位。
中评社香港12月13日电(评论员 束沐)香港两岸智库联谊会11月下旬赴福州、厦门、漳州参访交流,拜会福建涉台单位、高校和研究机构,与涉台智库学者深入对谈、与闽南师大共同举办“思想者论坛: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的闽港经验”,实地考察瞭解融合发展示范区《意见》发布一年来福建在“通惠情促融”方面的政策落实与台胞在闽发展情况。
福建之行在香港两岸智库界引发强烈反响,福建的两岸融合发展实践也获得香港智库专家充分肯定。我们认为,《意见》发布一年来,福建克服台海形势和两岸交流各种不利因素,依托闽台“五缘”独特优势,在吸引台胞台商登陆发展、全面落实同等待遇、支持台青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经验有助于福建进一步做好文化、教育、治理等领域对台促融工作,香港也不应在两岸融合发展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缺席。
第一,福建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践有高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
福建深化融合发展的政治站位之高,源于习总书记在闽工作17年半的“思想理论富矿”,新时代对台方略在八闽大地孕育萌发,福建各地各部门对建设示范区、落实“通惠情促融”肩负强烈使命感,具有战略自信和定力。《意见》落实一年来,福建促融工作力度前所未有,无论是多批次惠台政策发布,还是厦金大桥、福马同城化等标志性项目推动建设,一到福建就能感受到“全省动起来”深化两岸融合的决心。
与此同时,促融不仅仅是对台工作,也是促改革、促开放、促发展的深度系统工程,从“近便利、一证办”等普惠便民措施利好两岸同胞,到探索台青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完善涉台法治体系建设,两岸融合发展实践,本质上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福建实践。值得高度肯定的是,福建对台湾同胞怀有真挚深厚的感情,每项涉台促融政策或都充沛着人文关怀、每个对台工作部门都真切把台胞视为自家人,“融”的温度令人暖心、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