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案曝更多细节 西方集体沉默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18日表示,俄方在安理会分发了一份决议草案,要求在联合国秘书长的主持下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并希望邀请赫什来安理会发言。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19日说,联合国有能力建立机制调查此事。
赫什18日接受采访时说,他或将披露美国和挪威对“北溪”天然气管道实施破坏行动的更多细节。赫什称,美国政府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策划了破坏行动,美国总统拜登知道美方有能力做这件事,但并不知道行动具体是如何开展的。他认为,无论自己曝光多少细节,拜登政府永远不会承认。
中方:国际社会有权要求彻查
赫什于8日首次发表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报导,援引消息人士称拜登政府以去年6月的北约“BALTOPS 22”军演为掩护,在挪威的协助下派蛙人到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的波罗的海浅水区放置炸弹,最终于去年9月26日炸毁管道。然而,西方主流媒体刻意忽视了这篇重磅爆料文章。
15日,赫什发文批评西方媒体的“集体沉默”。他说:“1972年至1979年我担任《纽约时报》调查记者期间,《纽时》刊登了我所写的一切,大部分刊发在了头版。《华盛顿邮报》作为我职业生涯里忠实的反对者,也在20多年前为我长篇刊文。现在,他们中没有一家写过哪怕一句关于管道爆炸事件的话,甚至没有引述白宫对我报导内容的否认。”
截至本港时间20日晚,《纽时》和《华邮》的网站上依然搜不到关于赫什爆料文章的信息。法新社、德国之声等欧洲媒体虽然注意到这篇文章,但简单转述美国政府对赫什的反驳后便再无下文,并未尝试追查事件真相。
蛙人放置8枚炸弹只炸了6枚
赫什14日披露,美军蛙人在管道下放置了8枚炸弹,但由于拜登担心美国政府的罪行被发现,将引爆时间从去年6月推迟到9月,最终祗有6枚炸弹爆炸,另外2枚因在水下放置太久而失效。赫什的信息来源是一名熟悉美军行动的消息人士。出于安全考虑,赫什拒绝公开此人身份,此举令报导真实性受到一些质疑。
美国自由撰稿人约翰.杜根16日佐证了赫什的报导。杜根说,去年9月爆炸事件发生后,他收到一封爆料邮件,爆料者自称参加了“BALTOPS 22”军演,并附上一张演习照片及军人证件和护照的照片。爆料者看到了一批自称来参加“排雷演练”的美国蛙人,但他们似乎并未携带排雷设备,也没有前往北约演习水域,而是拿着一些“不大的箱子”消失在水下6个多小时。
杜根认为爆料者的说法可信。不过,这名爆料者要求不要传阅邮件,以免有人查出其身份。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18日表示,俄方在安理会分发了一份决议草案,要求在联合国秘书长的主持下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并希望邀请赫什来安理会发言。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19日说,联合国有能力建立机制调查此事。
赫什18日接受采访时说,他或将披露美国和挪威对“北溪”天然气管道实施破坏行动的更多细节。赫什称,美国政府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策划了破坏行动,美国总统拜登知道美方有能力做这件事,但并不知道行动具体是如何开展的。他认为,无论自己曝光多少细节,拜登政府永远不会承认。
中方:国际社会有权要求彻查
赫什于8日首次发表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报导,援引消息人士称拜登政府以去年6月的北约“BALTOPS 22”军演为掩护,在挪威的协助下派蛙人到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的波罗的海浅水区放置炸弹,最终于去年9月26日炸毁管道。然而,西方主流媒体刻意忽视了这篇重磅爆料文章。
15日,赫什发文批评西方媒体的“集体沉默”。他说:“1972年至1979年我担任《纽约时报》调查记者期间,《纽时》刊登了我所写的一切,大部分刊发在了头版。《华盛顿邮报》作为我职业生涯里忠实的反对者,也在20多年前为我长篇刊文。现在,他们中没有一家写过哪怕一句关于管道爆炸事件的话,甚至没有引述白宫对我报导内容的否认。”
截至本港时间20日晚,《纽时》和《华邮》的网站上依然搜不到关于赫什爆料文章的信息。法新社、德国之声等欧洲媒体虽然注意到这篇文章,但简单转述美国政府对赫什的反驳后便再无下文,并未尝试追查事件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