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台限缩两岸交流 百业皆吃苦头

台湾工总20日发表年度白皮书,促台官方改善两岸关系。(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9月21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大陆9月25日起终止对台湾34项农产品的免征进口关税政策,消息传出,台湾农民如晴天霹雳。从观光到农业等,因民进党两岸政策而受害的产业愈来愈多,随着绿营发动更强烈的两岸对抗,情势愈来愈不乐观,不少学者已忧心整个ECFA被停掉,让台湾企业界受到更大伤害。

  民进党政府的两岸政策现在已推进到几乎不考虑对民生影响。以这次大陆终止34项农产品免关税来说,陆方理由之一是台湾限制大陆2509项产品进口,构成贸易壁垒,以及台湾持续对美军购,台美军事交流扩大,“两国论”主张等等。民进党政府明知不对等开放会被制裁,却丝毫不妥协,还加码对抗。事实上,在大陆去年底完成贸易壁垒调查后,各界就已提醒小心ECFA,台官方却铁心连一项大陆产品也不开放,就是要拚。

  坚持不开放大陆产品而赔上台湾农渔民、企业界生计,在民间看来是何苦?就像官方坚持要大陆开放陆客,台湾才解除赴陆观光禁团令,这也是自伤,但民间的反应也完全没用。台湾重量级的工业总会昨日发布年度白皮书,特别有一章是“重建两岸和平新格局”,建议恢复两岸交流先解决三大问题,包括放宽大陆专业人士来台限制、恢复两岸官方沟通管道及达成对大陆政策共识,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界有多急。工总成员都是台湾重量级企业,他们的发言不能说不重。   现在不止是台湾农渔民急、工总、商总等工商团体都急,过去这些年来,台湾背靠大陆,企业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民进党的两岸关系却让他们没法正常营运。工总昨日就示警,大陆持续对台祭出贸易障碍调查、取消部分产品关税优惠,料将持续限缩ECFA早收清单优惠,建议台官方应维系并推进ECFA来因应可能的冲击。

  然而,这阵子,民进党政府除了聚焦于台美合作加强备战,更限缩民间两岸交流,包括学术交流、地方政府的交流都常卡关,两岸敌意螺旋日渐升高。对于大陆贸易制裁,台官方言必称影响有限,被在野党痛批何不食肉糜。绿营高官难道都没想到,一个家庭少一份收入,就有人会饿肚子,无法交学费;企业失去一些商机可能就要裁员减薪。民进党政府一头热的“抗中”顾不了人民的肚子,是现在台湾经营者最难为之处。

  以最弱势的农业来说,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南方其实都有种植,且价廉物美,会从台湾进口除了部份产品有特殊性,主要是基于对台湾的感情,同胞爱,如果接下来这种情感层面消失,再加上关税推升售价,台湾农产品竞争力就没了,加税就等于是失去大陆市场。南台湾民进党执政的农业县市,地方政府与农民对大陆订单可能归零,应该都是点滴在心头。   现在台湾企业界、农民都是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苦主,政府不让你好好做生意也无可奈何。2010年签署的ECFA早收清单有高达500多个项目,其中约有一半是属于中小型传统产业、弱势产业与农产品,如果接下去因民进党持续对抗大陆而中止,对台湾产业界可谓血流成河。

台湾工总20日发表年度白皮书,促台官方改善两岸关系。(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9月21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大陆9月25日起终止对台湾34项农产品的免征进口关税政策,消息传出,台湾农民如晴天霹雳。从观光到农业等,因民进党两岸政策而受害的产业愈来愈多,随着绿营发动更强烈的两岸对抗,情势愈来愈不乐观,不少学者已忧心整个ECFA被停掉,让台湾企业界受到更大伤害。

  民进党政府的两岸政策现在已推进到几乎不考虑对民生影响。以这次大陆终止34项农产品免关税来说,陆方理由之一是台湾限制大陆2509项产品进口,构成贸易壁垒,以及台湾持续对美军购,台美军事交流扩大,“两国论”主张等等。民进党政府明知不对等开放会被制裁,却丝毫不妥协,还加码对抗。事实上,在大陆去年底完成贸易壁垒调查后,各界就已提醒小心ECFA,台官方却铁心连一项大陆产品也不开放,就是要拚。

  坚持不开放大陆产品而赔上台湾农渔民、企业界生计,在民间看来是何苦?就像官方坚持要大陆开放陆客,台湾才解除赴陆观光禁团令,这也是自伤,但民间的反应也完全没用。台湾重量级的工业总会昨日发布年度白皮书,特别有一章是“重建两岸和平新格局”,建议恢复两岸交流先解决三大问题,包括放宽大陆专业人士来台限制、恢复两岸官方沟通管道及达成对大陆政策共识,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界有多急。工总成员都是台湾重量级企业,他们的发言不能说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