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热点:两岸专家论台海变化态势
中评社上海9月21日电(记者 李子宁)9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两岸关系研讨交流活动,两岸专家学者在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就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外部因素、台湾政党政局演变态势、新时代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周志怀表示,就两岸关系格局而言,民进党虽然连续执政,但两岸关系“陆强台弱”的基本格局不会变,两岸必须统一、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不会变,大陆对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进行持续高压的基本形态也不会改变。这三个“不变”表明,两岸关系的固有格局不可能被打破。就目前形势看,大陆和民进党当局的关系处于“无管道”、“无沟通”的敌对状态,和国民党特别是与国民党基层的关系处于“有事好商量、多商量、会商量”阶段。对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大陆的红线更加清晰。从2021年11月的“习拜视频会”开始,习主席每次在中美元首会晤时,都反复强调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红线立场,申明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概而言之,大陆主导主控台海局势走向的趋势不会改变。
周志怀指出,对于如何维护两岸和平,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九二共识”仍是维护两岸和平的根本之道。如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先生曾这样说:“维持‘九二共识’是两岸维持关系与展开合作的可行方法。现在很难找到另一种可替代的形式。”这个看法很有见地。再如台湾“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也认为,达成和平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九二共识”,如此便不用买军备武装,把台湾变成“地狱”。这些忠言值得民进党当局深思。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林祖嘉表示,过去几年,受到中美关系恶化的影响,两岸关系也受到相当幅度的影响。未来影响两岸关系的最大因素还是中美关系的长期走向,而此一因素 又相当程度上受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影响。由于近年以来,美国国内对于中国大陆的竞争愈来愈感到压力,因此不论未来由谁担任美国总统,想要改善中美关系可能都不容易。不过,由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的政策相对稳定且可预测,因此如果由其当选,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也比较容易预测;相对的,由于特朗普一直都是一个难以预测的人,因此万一特朗普当选,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势很难预测,两岸关系的走势也可能更难预测。
林祖嘉表示,至于在台湾方面,由于赖清德的个性使然,未来其两岸立场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除了取决于中美关系走向外,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大陆对于赖清德的忍耐度,显然这其中也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所谓“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如何维持和平稳定是两岸领导人必需追求的首要目标。依过去马英九时代的经验来看,维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立场,仍然是确保两岸和平稳定的最佳政策。因此希望未来两岸领导人要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最首要考虑,要促进两岸的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这才是正确且唯一的政策选择。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李鹏表示,赖清德的“台独”野心是危及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其“台独”野心并未因为上台而有所收敛,反而呈现“跃跃欲试”的姿态。他曾声称自己是“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不管担任哪个职务都不会改变”,现在看起来所言非虚。赖清德上台前就声称要进行“国家重建”“社会改造”“洗涤人心”,最近在出席民进党“全代会”时还声称要“打造自己的国家”“反并吞、确保国家主权”,建立“台湾主体性的国家认同”。他最近的一系列言论都表明其“台独”野心还在继续膨胀,导致台海紧张的风险不断增加。另外,民进党当局阻碍两岸民间交流,将两岸交流活动全部扣上“统战阴谋”“认知作战”的帽子,以“安全”为借口妖魔化大陆,企图以此阻止两岸人民之间的往来,煽动两岸民意对立,无异于使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雪上加霜。赖清德上台后,不仅没有全面恢复两岸的交流交往,而且继续寻求两岸的“脱钩断流”,对两岸智库和学术交流进行各种阻扰。虽然赖清德在就职讲话中声称“可以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来台就学开始,一起追求和平共荣”,但却刻意强调“双边对等”,这实际上是为两岸交流设置了不可能实现的前提、原则和门槛。在台湾岛内,赖清德当局不断打压不支持“台独”的力量,企图制造寒蝉效应,这些行为不仅无助于台海形势的缓和,还会加剧形势的紧张。
李鹏还表示,美国总统选举将会给未来的台海局势带来高度不确定性。美国总统选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政见不一,但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意图“以台制华”的立场是一致的,他们的区别只是手段和路径选择上的差异。特朗普一旦上台,将会在两岸之间进行“双重讹诈”, 一方面“讹诈”大陆不要用非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讹诈台湾多交“保护费”,也不排除美国某些势力刺激赖清德进行“台独”挑衅而给台海地区带来惊涛骇浪。而哈里斯上台大概率会延续拜登“管理竞争、避免冲突”的台海政策,但美台进一步加强勾连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台海地区危机的根源并未消除,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英津表示,尽管百年变局并非完全由中国的民族复兴所引发,资本主义的衰落才是重要原因,但美国却将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的民族复兴,认为中国的民族复兴对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其中,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被美国视为引发冲击其世界霸权地位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甚至是百年变局的关键组成部分。美国担心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会加速百年变局的进程,并使这一进程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演进。从目前美西方国家的态度不难看出,它们不愿意接受中国成为世界领导者,并将阻止中国实现国家统一,视为阻滞中国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关键一步。为达到这一目的,它们用通过涉台决议案、在国际组织中集体发声、到南海和中国近海巡航游弋、组织联合军演等方式,向中国表达其反对采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意志,并企图让中国意识到,倘若单方面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以期迫使中国放弃解决台湾问题。
王英津指出,美西方国家心知肚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但它们却不甘心让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于是故意歪曲历史和现实,竭力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从而为它们阻挠中国统一提供“合法性”支撑。台湾问题“国际化”增加了中国统一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为此,中国大陆应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同时积极做好应对各种不测事件发生的准备,包括反制裁的各项准备。同时,中国大陆在规划设计国家统一的战略框架时,一定要将国家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美战略竞争、亚太格局变化、世界秩序变局结合起来通盘考量,惟此,才能深刻把握国家统一与百年变局的辩证关系,进而牢牢把握国家统一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台湾中信金融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周继祥表示,去年《意见》的强势出台,显示大陆方面以极大的自信,践行了自己宣称的掌握对台政策的主动性与主导性,并藉此因应2024台湾地区大选的结果,以及近期“美、中及台湾地区”三角关系的拉锯,甚至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两岸关系的可能影响。“融合发展”作为一种相对创新的两岸合作模式理念,其核心是迈向“和统”,建构命运共同体;虽然其内涵、实践仍在持续完善与落实,但无可否认,“融合发展”符合大陆对台软硬两手策略中“软的更软”这一手,传达了中华文化的“王道”精神,意义深远、重大。因此,更需要集 思广益,争取两岸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周继祥指出,经历长年僵持对立后,两岸间启动的各式接触交流交往,本是促进相互理解、累积善意的正向良性过程;即使因众所皆知之故,以致两岸关系陷入当前难解的僵局,但非涉高度政治性质的经贸文教交流合作仍具备开展的空间。与此同时,即便两岸坚持各自立场,双方仍可搁置争议,进行事务性协商,以善意为基础妥适处理发生在台海的意外事件。而务实的沟通机制与对话管道,有机会累积出和平发展的制度性平台。此外,促进与实践《意见》,有机会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期盼信心与共识由此而生,双方进一步开放视野与智慧,走出充满活力的两岸关系。
中评智库基金会秘书长、《中国评论》月刊总编罗祥喜就《香港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作主旨发言时表示,在未来的两岸关系发展中,香港至少有机会在两个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一是在推动两岸对话协商上有机会发挥独特作用。在新的两岸关系情势下,在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今天,中央对香港实际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香港如果在促进两岸扩大和深化交流、推动两岸各界对话协商及共议统一上能够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机会发挥独特的作用。二是“一国两制”港澳模式形成过程中的许多经验和做法,以及“一国两制”二十七年实践中的许多经验与教训,可以为“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和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此外,进行主旨发言的学者一致认为,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双向交流应是当务之急。
中评社上海9月21日电(记者 李子宁)9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两岸关系研讨交流活动,两岸专家学者在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就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外部因素、台湾政党政局演变态势、新时代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周志怀表示,就两岸关系格局而言,民进党虽然连续执政,但两岸关系“陆强台弱”的基本格局不会变,两岸必须统一、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不会变,大陆对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进行持续高压的基本形态也不会改变。这三个“不变”表明,两岸关系的固有格局不可能被打破。就目前形势看,大陆和民进党当局的关系处于“无管道”、“无沟通”的敌对状态,和国民党特别是与国民党基层的关系处于“有事好商量、多商量、会商量”阶段。对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大陆的红线更加清晰。从2021年11月的“习拜视频会”开始,习主席每次在中美元首会晤时,都反复强调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红线立场,申明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概而言之,大陆主导主控台海局势走向的趋势不会改变。
周志怀指出,对于如何维护两岸和平,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九二共识”仍是维护两岸和平的根本之道。如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先生曾这样说:“维持‘九二共识’是两岸维持关系与展开合作的可行方法。现在很难找到另一种可替代的形式。”这个看法很有见地。再如台湾“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也认为,达成和平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九二共识”,如此便不用买军备武装,把台湾变成“地狱”。这些忠言值得民进党当局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