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及:除非美国施压 赖清德路线难改

台大政治系教授张登及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11月8日电(记者 张嘉文)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将重返执政,面对美国新局的各种不确定,赖清德执政有无可能调整两岸路线?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登及向中评社分析表示,目前看不出来赖清德有主动调整以“反中”、“抗中”为主的两岸路线空间,因为赖是少数执政,能动性不够强,加上其目标是2026县市长要选好,2028拿到过半得票,在这情况下,党内以及基本教义派的支持,就非常重要。

  张登及说,除非接下来的美国新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有大幅调整,且有得谈,那就有可能由美方来主动要求台方调整目前政策的空间,但即便如此,美国仍不会允许台方对中国大陆有太多让步,或者是有突破性发展的亲近,毕竟那样并不符合美国利益。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7日在政大国关中心国际会议厅,举办“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系列活动之二-解析美国总统大选后国内外发展走向”座谈会。

  与谈的张登及在会后接受中评社访问,谈到赖清德执政面对特朗普回任的美国新局,有无调整路线的可能性,他表示,目前“赖政府”应该正积极运作,设法和特朗普或身边未来有可能上任的重要官员进行沟通和联系,但要出现2016年蔡英文和特朗普通话类似赖清德和特朗普通话情形,机会并不太大。

  张登及说,已经有执政一任经验的特朗普,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想碰触这么棘手的问题,反而要看特朗普上任之后,有多快能和中国领导人先通上电话。

  张登及提到,台湾目前会出现单押美国的情况,一部分当然是朝野政党的基本立场不同所造成的选择,因为双方对两岸关系的前景预测是不同的,赖清德用“两国互不隶属”当成基调,两岸当然就没了共同政治基础,那就很难对话,当然也造成台湾滑向美国这一边。

  但目前看不出来台方有主动调整的空间,张登及说,因为赖清德得票未过半,民进党“立法院”席次也没过半,所以赖的能动性不够强,加上其主要目标还是2026县市长要选好,2028连任得票要过半,那党内的支持,也就是巩固基本盘就变得非常重要。

  张登及说,除非美方有给压力,即便是特朗普执政,未来一方面会要求台湾建军备战,但一方面也会希望台湾不要超车美国,做出让美国麻烦的事情,所以如果美方主动要台方调整路线,赖清德的空间才会出现。

  但总体来说,张登及认为,虽然民进党嘴巴上说不排斥两岸交流,两岸要善意互动,但如果赖清德的“两国互不隶属”说法不松动,善意的球丢不出去,大陆也很难接。另外一个变数则是,特朗普政府中会有对华强硬派,那在台湾问题上未来可能会更加大力道运作,就会让美中关系和两岸关系增添许多冲突。

  张登及强调,对特朗普来说,台湾还是一张可以向中国要价的牌,但最多限制台湾不要超车美国立场,在拜登时代台湾已经踩到灰色地带界线的论述主张等等,特朗普的共和党国会还有可能会加码,但这并不会妨碍特朗普去和中国谈判,否则美中之间会完全谈不下去,这并不务实,对美中也没好处。

  张登及说,中国面对美国新局,应该还是会希望缓和紧张,避免冲突,那面对特朗普身边有非常多的冒险主义者,中国势必要主动创造出能跟特朗普谈的这个空间,让特朗普也能发挥对华的主动性,这样特朗普才不会被他身边的冒险派或者强硬派牵着鼻子走,这可能就会是中国要加强做特朗普功课的地方。

台大政治系教授张登及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11月8日电(记者 张嘉文)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将重返执政,面对美国新局的各种不确定,赖清德执政有无可能调整两岸路线?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登及向中评社分析表示,目前看不出来赖清德有主动调整以“反中”、“抗中”为主的两岸路线空间,因为赖是少数执政,能动性不够强,加上其目标是2026县市长要选好,2028拿到过半得票,在这情况下,党内以及基本教义派的支持,就非常重要。

  张登及说,除非接下来的美国新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有大幅调整,且有得谈,那就有可能由美方来主动要求台方调整目前政策的空间,但即便如此,美国仍不会允许台方对中国大陆有太多让步,或者是有突破性发展的亲近,毕竟那样并不符合美国利益。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7日在政大国关中心国际会议厅,举办“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系列活动之二-解析美国总统大选后国内外发展走向”座谈会。

  与谈的张登及在会后接受中评社访问,谈到赖清德执政面对特朗普回任的美国新局,有无调整路线的可能性,他表示,目前“赖政府”应该正积极运作,设法和特朗普或身边未来有可能上任的重要官员进行沟通和联系,但要出现2016年蔡英文和特朗普通话类似赖清德和特朗普通话情形,机会并不太大。

  张登及说,已经有执政一任经验的特朗普,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想碰触这么棘手的问题,反而要看特朗普上任之后,有多快能和中国领导人先通上电话。

  张登及提到,台湾目前会出现单押美国的情况,一部分当然是朝野政党的基本立场不同所造成的选择,因为双方对两岸关系的前景预测是不同的,赖清德用“两国互不隶属”当成基调,两岸当然就没了共同政治基础,那就很难对话,当然也造成台湾滑向美国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