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杰:台海安全的前提是中美之间有妥协性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东杰。(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1月2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美国总统大选走向对台海两岸情势的影响,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东杰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两大党对中政策趋同,事实上,过去民主党拜登执政近4年的路线,与前总统特朗普是大同小异,所以未来无论是共和党特朗普卷土重来,或民主党贺锦丽当选,只要中美竞争格局不变,台海都存在冲突风险。

  蔡东杰提到,这次美国总统改选,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感,因为美国事实上正走向孤立主义,只是特朗普所表现得相对明显,即使是贺锦丽当选,美国仍然会逐渐朝孤立主义方向迈进。换言之,美国未来会要求盟友必须有所付出,就如同特朗普认为台湾要支付保护费的概念,无论是谁执政,美国的盟友都可能要承担更多成本。

  蔡东杰认为,台海安全的前提是,中美之间具有妥协性,当双方之间能够基于某种目的达到妥协,去降低彼此的竞争性,台海安全系数就会升高,情势就能相对稳定;而当美中只要处于竞争性较高的状态下,就会相对危险。

  蔡东杰,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前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研究所终身特聘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日韩总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中华当代两岸学术交流协会理事长等职。

  美国总统大选将于11月5日登场,对于大选走向,以及对台海两岸情势的影响,蔡东杰表示,目前特朗普与贺锦丽在民调上呈现五五波,不过,从2016年、2020年连续2届大选以来,美国的大选民调不准确已成为学术问题,包括今年的民调在内,虽然大选结果未明,但有先前的情况,美选的民调数据呈现似乎有待商榷。

  蔡东杰指出,2016年特朗普赢得大选,该届选举的民调出现最大的问题是,数据显然低估了特朗普的支持度,即使在2020年特朗普败选,但当年特朗普的民调表现与实际得票率也存在程度上的落差,这在美国已成为学术问题。

中兴大学校园一隅。(中评社 方敬为摄)

  他说明,美国的民调研究者很多,而民调数据失准会有影响公信力的问题,因此美国学术界正在严肃探讨相关现象,成因的背景很多,所以目前是一边进行民调,一边检讨民调,相关民调的方法是否周全还需要审慎看待,因此目前的民调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过,根据过去两届大选的经验,大多数人认为,因为民调会低估特朗普的特性,所以五五波的状态,大部分会猜测特朗普会赢。

  蔡东杰提到,其实从民主党的动作就可见端倪,过去半年以来,民主党阵前换将,把有意争取连任的拜登换成贺锦丽,某方面也代表民主党内部认定拜登会输,所以无论民调呈现什么状态,在过去半年多以来的实践当中,预测特朗普赢的比较多,当然最终还是要看选举结果而定。

  蔡东杰指出,无论是特朗普或贺锦丽胜出,美国的走向其实差异性不大,以现任者拜登与前任者特朗普相比,严格来说,拜登近4年任期当中,可以看出与特朗普的政策并无明显差别,表面上可能拜登比较会重视盟友的感受,比较强调结合盟友,特朗普则是采取孤立主义,可是实际差别并没有很明显。

  他说,美国事实上从特朗普执政之后,就持续朝孤立主义方向迈进,只是速度的快慢差别,未来若是特朗普卷土重来,美国重返孤立主义的速度只会更快,当美国快速走向孤立主义的时候,也就代表着对盟友的承诺会下降。就如同特朗普两度批评台湾抢走美国的晶片生意,并主张台湾应支付保护费的说法。

  蔡东杰表示,即使承诺维持不变,但美国的盟友所要变相负担的成本势必会上升,因为对走向孤立主义的美国而言,与盟友的交涉都只是“交易”问题,不是“道义”问题。美国过去在全球的布局,坚信所谓的战略同盟化,在维系美国利益的同时会兼顾到美国作为霸权应该承担“公共财”的责任。

  他说明,美国过去会将霸权身分与美国利益取得平衡,可是现在基本上美国的整个布局,会更倾向于利益本身,而霸权身分会逐渐被淡化。当美国着眼于霸权身分的时候,要付出公共财,所以对盟友的要求会比较低;一旦当美国以维系自我利益为优先时,就会要求“使用者付费”,盟友要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重。换言之,美国对盟友的承诺会下降,即使没下降,也代表双方须以交易为前提,付费换取美国提供的服务。

  所以,蔡东杰指出,即便是贺锦丽当选也是相同走向,基本上美国走回孤立主义是确定的大方向,也因此无论是谁当选,台海冲突的风险系数都不会有所改变,台海问题的背后是中美竞争的问题,所以只要中美竞争格局不变,基本上台海安全就存在程度上的风险。

  他说,当美国进行亚太布局的时候,无论是基于公共利益布局,或是基于美国利益的布局,只要美国视中国为竞争者,整个亚太地区还是处在两强竞争的框架下。无论美国是为了要保卫区域和平与秩序,导致台海发生冲突,或为了美国利益导致台海发生冲突,都有可能。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东杰。(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1月2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美国总统大选走向对台海两岸情势的影响,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东杰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两大党对中政策趋同,事实上,过去民主党拜登执政近4年的路线,与前总统特朗普是大同小异,所以未来无论是共和党特朗普卷土重来,或民主党贺锦丽当选,只要中美竞争格局不变,台海都存在冲突风险。

  蔡东杰提到,这次美国总统改选,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感,因为美国事实上正走向孤立主义,只是特朗普所表现得相对明显,即使是贺锦丽当选,美国仍然会逐渐朝孤立主义方向迈进。换言之,美国未来会要求盟友必须有所付出,就如同特朗普认为台湾要支付保护费的概念,无论是谁执政,美国的盟友都可能要承担更多成本。

  蔡东杰认为,台海安全的前提是,中美之间具有妥协性,当双方之间能够基于某种目的达到妥协,去降低彼此的竞争性,台海安全系数就会升高,情势就能相对稳定;而当美中只要处于竞争性较高的状态下,就会相对危险。

  蔡东杰,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前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研究所终身特聘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日韩总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中华当代两岸学术交流协会理事长等职。

  美国总统大选将于11月5日登场,对于大选走向,以及对台海两岸情势的影响,蔡东杰表示,目前特朗普与贺锦丽在民调上呈现五五波,不过,从2016年、2020年连续2届大选以来,美国的大选民调不准确已成为学术问题,包括今年的民调在内,虽然大选结果未明,但有先前的情况,美选的民调数据呈现似乎有待商榷。

  蔡东杰指出,2016年特朗普赢得大选,该届选举的民调出现最大的问题是,数据显然低估了特朗普的支持度,即使在2020年特朗普败选,但当年特朗普的民调表现与实际得票率也存在程度上的落差,这在美国已成为学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