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提高战备存粮?杨坤锋:避战更重要
中评社10月28日电(记者 方敬为)民进党政府全力备战,推战时粮食安全计划,将投入农地复耕,增产甘藷等杂粮。逢甲大学合作经济暨社会事业经营学系副教授杨坤锋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政府希望粮食安全存量至少要达7个月以上,并且要农地复耕投入杂粮增产,对台湾的地理区位而言,难以达标。
杨坤锋并认为,台湾政府在粮食安全政策,不免让人感到舍本逐末,台湾作为海岛,本身的天然资源条件就非常有限,其实无论存量提高到多大,倘若战争发生,像是俄乌战争开打2年没有结束,粮食存量能否支应?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谱,所以最好是要避免战争,而非老想着战争发生的情境,和平才是百姓之福。
杨坤锋分析战时粮食安全计划推动不易,首先台湾的休耕农地即使复耕,面积仍然不足,再者,农民种植杂粮意愿低,台官方也不容易祭出高额收购,在农地不足农民耕作习惯调整不易的情况下,战时粮食安全计划很难实践。
杨坤锋,日本东京大学农经学科金融学博士,现任逢甲大学合作经济暨社会事业经营学系专任副教授、东海大学国际贸易系兼任教师。曾任逢甲大学合作经济学系系主任、创新创业中心主任等职。
“农业部”23日提交“立法院”书面报告战争时期粮食计划,除了稻米库存不得低于3个月存量,另投入农地复耕并优先种植甘藷、大豆及短期蔬菜;另为因应海上封锁渔民无法出海,扩大包含埤塘等处的杂食性水产养殖,饲料库存要可支援养殖3个月以上。稻米等粮食需可供民众食用7个月以上。
对于台官方战时粮食储备政策,杨坤锋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台湾光是要提高粮食自给率就非常不容易,目前台官方订定的粮食自给率标准为40%,但其实已长年没有达标,去年的粮食自给率仅30%,代表台湾的农业工作者,对于种植所谓的杂粮作物意愿非常低,因为经济效益有限。
杨坤锋提到,台湾的农耕面积本来就不大,去年粮食自给率30%,代表有70%的粮食仰赖进口,包括黄豆、小麦、玉米都是以进口为主,根本原因在于,台湾无法大规模生产杂粮,因为耕地面积不足,生产规模不足以压低生产成本,因此没有农民愿意耕作杂粮,宁可耕种其他更有经济价值的作物。
他指出,政府现在打算推动农地复耕,鼓励农民投入杂粮增产,相关概念过于理想化,因为其实即使将休耕农地全面复耕,产量恐怕也不足以拉升到7个月至1年的安全存量,此外,农民的耕作习惯很难调整,除非政府能够祭出高价收购,但这几乎是不可能,毕竟杂粮作物的经济价值本来就低,政府要拿出农民满意的收购价格恐怕将导致财政不敷支应,所以整个战备存粮的规划,还有待配套完善。
此外,杨坤锋说,当前台湾的务农人口面临少子化、老化问题,未来要拉升所谓的粮食自给率只会越来越难,尤其政府忽然之间才抛出暂时粮食安全概念,可是在硬体设备上却没有相对应的提升,包括粮仓的安全系数、保存能力、容纳空间等,徒有“战时想定”,而欠缺实质且长远的规划。
中评社10月28日电(记者 方敬为)民进党政府全力备战,推战时粮食安全计划,将投入农地复耕,增产甘藷等杂粮。逢甲大学合作经济暨社会事业经营学系副教授杨坤锋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政府希望粮食安全存量至少要达7个月以上,并且要农地复耕投入杂粮增产,对台湾的地理区位而言,难以达标。
杨坤锋并认为,台湾政府在粮食安全政策,不免让人感到舍本逐末,台湾作为海岛,本身的天然资源条件就非常有限,其实无论存量提高到多大,倘若战争发生,像是俄乌战争开打2年没有结束,粮食存量能否支应?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谱,所以最好是要避免战争,而非老想着战争发生的情境,和平才是百姓之福。
杨坤锋分析战时粮食安全计划推动不易,首先台湾的休耕农地即使复耕,面积仍然不足,再者,农民种植杂粮意愿低,台官方也不容易祭出高额收购,在农地不足农民耕作习惯调整不易的情况下,战时粮食安全计划很难实践。
杨坤锋,日本东京大学农经学科金融学博士,现任逢甲大学合作经济暨社会事业经营学系专任副教授、东海大学国际贸易系兼任教师。曾任逢甲大学合作经济学系系主任、创新创业中心主任等职。
“农业部”23日提交“立法院”书面报告战争时期粮食计划,除了稻米库存不得低于3个月存量,另投入农地复耕并优先种植甘藷、大豆及短期蔬菜;另为因应海上封锁渔民无法出海,扩大包含埤塘等处的杂食性水产养殖,饲料库存要可支援养殖3个月以上。稻米等粮食需可供民众食用7个月以上。
对于台官方战时粮食储备政策,杨坤锋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台湾光是要提高粮食自给率就非常不容易,目前台官方订定的粮食自给率标准为40%,但其实已长年没有达标,去年的粮食自给率仅30%,代表台湾的农业工作者,对于种植所谓的杂粮作物意愿非常低,因为经济效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