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施政报告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治理提升
中评社香港10月18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在特区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答问会。李家超表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结时,今年的《施政报告》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是为了治理的提升、结果的提升,不是为改而改。要明白立什么、破什么,要因地制宜、张弛有度、拿捏得当。李家超强调,改革除了是特区政府的责任,亦是整个社会都必须一起参与推进的。在行政主导和“爱国者治港”原则相适应下,行政立法机关都有带领社会改革的角色。在要求他人改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开始,自我革新,自我识变、应变、求变。
李家超16日发表了就任后第三份《施政报告》,主题是“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李家超17日在立法会特首答问会开场发言时表示,今年的《施政报告》继续贯彻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四点希望”,并就改革和变化阐述理念和发展目标、关键措施及绩效指标,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致力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以及继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今年同时制订《施政报告》附篇,在附篇中再细列其他措施和相关内容。
“两年多前,我在参选时就在政纲提出‘我们必须有变革精神’、‘要进一步革新’,会建立‘以结果为目标’的政府,设定绩效指标以改革政府文化。”李家超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结时,今年的《施政报告》是进一步深化改革。”
针对体系改革,李家超强调:体系中欠缺但有需要建立的,要建立;有严重缺失的,要拨乱反正;有瓶颈、短板或阻碍的,要突破瓶颈、清除障碍;有需要巩固的,要强化和完善。改革过程中,要判断哪些要由零建立,哪些要动手术拨乱反正,哪些要固本培元。改革时要注重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等的关系。改革方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改革方法包括从无到有的构建、针对现有体系的完善、健全,巩固、提升、加强、深化和持续有关改革等。
李家超表示,今年《施政报告》重点阐述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的工作。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发展有相扣牵引的作用。除了做大做强现有业务外,会建立新增长点。“现今地缘政治复杂,突显香港安全和稳定环境的优势,我们会推动构建国际级黄金仓储建设,吸引投资者在香港进行黄金仓储,推动黄金交易、清算和交割。我们亦会以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为切入点,汇聚相关企业落户香港,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仓储交割、航运物流、风险管理等运作中心,把握机遇,发展国际黄金、有色金属及绿色运输等市场,同时培育可持续航空燃料和绿色船用燃料的产业发展,推动建设燃料加注中心,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协同发展。”
李家超说,香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低空经济,设立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将香港打造成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设立“教育科技人才委员会”,加大集聚和培育人才一体化谋划。港府会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打造启德体育园为体育和盛事地标,开发特色多元旅游,打造旅游新面貌。透过一篮子政策加大扶持中小企,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引擎,让北都五年、北都十年的景貌呈现于眼前,并将公布河套创科园区发展纲领,推动科技创新示范区和试验田建设。
在民生方面,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位出租制度,深化医疗体系改革,加强公营和基层医疗服务,支持筹建第三间医学院,并增加拨款加强支持关爱队等。
在总结发言时,李家超又提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香港亦处于关键的经济转型期。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夏宝龙主任表示,希望香港积极稳妥推进各领域改革。李家超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结时。改革是为了治理的提升、结果的提升,不是为改而改。只讲颠覆,只求推倒重来,是忘记了改革的目的。要明白立什么、破什么,要因地制宜、张弛有度、拿捏得当。
李家超表示,改革除了是特区政府的责任,亦是整个社会都必须一起参与推进的。在行政主导和“爱国者治港”原则相适应下,行政立法机关都有带领社会改革的角色。在要求他人改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开始,自我革新,自我识变、应变、求变。“这亦是我把‘齐改革、同发展’定为《施政报告》重点方向的原因和期望。”
中评社香港10月18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在特区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答问会。李家超表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结时,今年的《施政报告》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是为了治理的提升、结果的提升,不是为改而改。要明白立什么、破什么,要因地制宜、张弛有度、拿捏得当。李家超强调,改革除了是特区政府的责任,亦是整个社会都必须一起参与推进的。在行政主导和“爱国者治港”原则相适应下,行政立法机关都有带领社会改革的角色。在要求他人改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开始,自我革新,自我识变、应变、求变。
李家超16日发表了就任后第三份《施政报告》,主题是“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李家超17日在立法会特首答问会开场发言时表示,今年的《施政报告》继续贯彻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四点希望”,并就改革和变化阐述理念和发展目标、关键措施及绩效指标,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致力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以及继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今年同时制订《施政报告》附篇,在附篇中再细列其他措施和相关内容。
“两年多前,我在参选时就在政纲提出‘我们必须有变革精神’、‘要进一步革新’,会建立‘以结果为目标’的政府,设定绩效指标以改革政府文化。”李家超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结时,今年的《施政报告》是进一步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