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研院发布报告:台湾问题影响因素的新变化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电/10月15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举办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所所长邵育群主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为会议致开幕词。会议主要围绕赖清德上台后的两岸关系、美国大选对台海局势的影响、政策建议等主题展开讨论。此外,会上还发布了创新工程《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系列报告》之一《台湾问题影响因素的新变化——两场选举的视角》,邵育群所长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
报告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美国大选这两场选举的角度切入,聚焦台湾问题,分析了这两场选举下台湾问题影响因素的新变化。报告首先分析了美国因素对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影响。拜登政府台海政策的重中之重是“保持台海和平稳定”,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同时借台湾选举强化“民主对抗专制”的政治叙事,还试图通过支持台湾当局的“渐进台独”政策试图寻求两岸的“永久分裂”。
报告认为,拜登政府将继续强化美台安全合作,既强化对中方的军事威慑,也可避免来自共和党的压力和批评;拜登政府“平衡”应对台湾地区选举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既是防止两岸紧张关系升级影响民主党的选情,更是借机强化美国台海利益。特朗普的涉台言论使美国台海政策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同时在共和党对华政策辩论中,一些人不断拉抬所谓的“武统”风险,为推动美台军事勾连寻找依据,这为下一届可能的共和党政府推行更加军事化的台海政策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分析了其他外部力量对台湾地区选举结果的评估及其对台政策走向。日本方面,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及台湾岛内政局的演变,日本的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日本更加积极地全面推动日台关系的发展。总体上看,一方面日本的对台政策仍未逾越红线,另一方面日本把台湾及台海地区与日本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安全领域不断强调“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不断强化双方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的交流与联系。
韩国方面,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结果出台后,韩国较为谨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尹锡悦总统上任后,韩国的对台政策虽仍然强调其一个中国的立场没有改变,但逐渐向美日倾斜。欧洲方面,欧洲大国对台湾选举的表态较为谨慎,但一些中东欧国家政府、“亲台”议员发表了极为挑衅的言论。基于价值观、经贸利益、美国因素等原因,预计欧洲国家(欧盟)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度将会持续上升,欧洲(欧盟)国家对台政策将保持“深化”、“强化”的趋势和惯性。
第三部分侧重于探究新形势下港澳因素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报告认为,民进党当局借港澳议题污名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岛内塑造“恐共”氛围,在国际上迎合“民主对抗专制”叙事框架,为其推动“台独”议程制造借口;其次,“台独”、和“港独”势力在国际上合流,恶化“一国两制”实践的外部环境和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外部环境;再次,美国污名化“一国两制”在港实践,美国当局将对台政策与对港政策在对华战略结构下联动;另外,基于中美关系恶化及地缘政治博弈的需要,美国将继续采取“以港遏华”的对港政策;最后,民进党当局歪曲港澳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行为,借助港澳推行“去中国化”政策。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台湾当局推动“台独”国际化政策的分析该政策包括:保住所谓的“邦交国”,继续谋求参与国际组织,以美欧日为重点的针对性措施。对美方向,博取美国信任、使美方不再“疑赖”是台当局对美政策的第一诉求;对欧方向,推动欧洲议会强化“友台”立场,推动中东欧地区改变对台政策,推动欧盟启动对台经贸协议谈判是台当局的重点;对日方向,台当局将继续推动“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叙事,通过互访加强政治互动、鼓动日本政客发表干涉台海言论、推动日本掏空一个中国原则等。
报告最后部分提出了应对上述新变化的政策建议。一是中国大陆既要看到台湾问题外部环境存在的多重严峻挑战,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中依然存在、甚至在不断增长的有利于我解决台湾问题的条件与优势。二是加强管控,尽量不让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稳定的主要障碍。三是重视正确处理好中美关系中的三对关系。四是继续把坚持自身发展、提升实力作为根本之策。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电/10月15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举办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所所长邵育群主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为会议致开幕词。会议主要围绕赖清德上台后的两岸关系、美国大选对台海局势的影响、政策建议等主题展开讨论。此外,会上还发布了创新工程《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系列报告》之一《台湾问题影响因素的新变化——两场选举的视角》,邵育群所长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
报告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美国大选这两场选举的角度切入,聚焦台湾问题,分析了这两场选举下台湾问题影响因素的新变化。报告首先分析了美国因素对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影响。拜登政府台海政策的重中之重是“保持台海和平稳定”,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同时借台湾选举强化“民主对抗专制”的政治叙事,还试图通过支持台湾当局的“渐进台独”政策试图寻求两岸的“永久分裂”。
报告认为,拜登政府将继续强化美台安全合作,既强化对中方的军事威慑,也可避免来自共和党的压力和批评;拜登政府“平衡”应对台湾地区选举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既是防止两岸紧张关系升级影响民主党的选情,更是借机强化美国台海利益。特朗普的涉台言论使美国台海政策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同时在共和党对华政策辩论中,一些人不断拉抬所谓的“武统”风险,为推动美台军事勾连寻找依据,这为下一届可能的共和党政府推行更加军事化的台海政策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