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世界佛教论坛宁波举行 亮点纷呈
中评社宁波10月15日电(记者林艳)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10月15日至17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这是时隔六年中国再次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百余位记者齐聚宁波报导盛会。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海法师和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浙江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鲍秀英介绍了论坛有关情况。期间,海明法师也特别回忆起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两岸佛教界历史性地共同合作举办了一场世界性论坛。
据介绍,本届论坛将有来自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将出席论坛。论坛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浙江组委会承办,以“同愿同行·和合共生”为主题,旨在展现佛教界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认知共识与实践倡导,促进不同文明、不同信仰间的平等相待、和谐共存和交流互鉴,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佛教的智慧和力量。
本届论坛由开幕式、主论坛、7场分论坛、新媒体论坛、电视论坛、闭幕式等主要活动,以及祈福法会、佛教文化主题展览等组成。分论坛分别围绕佛教的包容智慧、精神内涵、法脉传承、典籍结集、社会责任、文化艺术、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内涵、中道思想和平等智慧等主题展开研讨,深入挖掘佛教文化精髓、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宣传展现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和中国佛教文化发展成就,增进世界各国佛教界、学术界、文化界等各界团体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
据鲍秀英介绍,与以往相比,本届论坛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主要亮点有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论坛的主题和议题,着眼于当前全球化的背景和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思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环境下,思考如何通过佛教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二是创新与丰富了论坛的形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分论坛与专题研讨相结以及文化展示与交流相结合等方式,增强参与者互动性与体验感,让更多参与者直观感受到中国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三是论坛规模与参与度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本届论坛在规模和参与度上将实现新的突破。值得关注的是,参与本届论坛不仅局限于佛教界、学界,还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代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对话与交流,加深各国、各地区的理解与合作,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佛教和合共生的理念。
自2006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3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到今年数量增加到72个国家和地区,该论坛已经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佛教多边交流平台。在新闻发布会上,海明法师也回顾了论坛举办18年来的难忘经历。其中,他特别提到令其记忆深刻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是在2009年在江苏无锡和台北两地举办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两岸佛教界合作举办的世界性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其寓意为佛教界通过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和谐,两岸佛教界的联手办会不仅具有宗教层面的意义,也反映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两岸佛教徒希望祖国和平统一的共同的心声。令人难忘的是这次论坛在无锡举办开幕式,在台北举办闭幕式,跨越海峡两岸的佛教交流不仅为两岸佛教徒搭建了沟通桥梁,也向全球佛教界、向全世界展示了佛教和合共生的智慧。
海明法师也回顾了其他几届的有关情况,2006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浙江杭州和舟山举行,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世界性的、国际性的佛教论坛,吸引了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世界各界人士参会。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举行的,论坛主题是“和谐世界,同愿同行”,呼应了全球佛教徒共同的心愿,强调通过共同的愿力和实际行动,推动世界和平。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是2015年在江苏无锡举办,主题是“同愿同行,交流互鉴”。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是2018年在福建福田举办“交流互鉴,和谐共生”,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共1000余名代表和嘉宾出席。
海明法师表示,每一届论坛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中国佛教界与全球佛教界的共同努力。因为这种全球性的佛教论坛没有大家的参与是难以举办的,相信未来的世界佛教论坛将在国际佛教交流中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中评社宁波10月15日电(记者林艳)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10月15日至17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这是时隔六年中国再次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百余位记者齐聚宁波报导盛会。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海法师和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浙江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鲍秀英介绍了论坛有关情况。期间,海明法师也特别回忆起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两岸佛教界历史性地共同合作举办了一场世界性论坛。
据介绍,本届论坛将有来自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将出席论坛。论坛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浙江组委会承办,以“同愿同行·和合共生”为主题,旨在展现佛教界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认知共识与实践倡导,促进不同文明、不同信仰间的平等相待、和谐共存和交流互鉴,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佛教的智慧和力量。
本届论坛由开幕式、主论坛、7场分论坛、新媒体论坛、电视论坛、闭幕式等主要活动,以及祈福法会、佛教文化主题展览等组成。分论坛分别围绕佛教的包容智慧、精神内涵、法脉传承、典籍结集、社会责任、文化艺术、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内涵、中道思想和平等智慧等主题展开研讨,深入挖掘佛教文化精髓、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宣传展现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和中国佛教文化发展成就,增进世界各国佛教界、学术界、文化界等各界团体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
据鲍秀英介绍,与以往相比,本届论坛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主要亮点有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论坛的主题和议题,着眼于当前全球化的背景和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思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环境下,思考如何通过佛教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二是创新与丰富了论坛的形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分论坛与专题研讨相结以及文化展示与交流相结合等方式,增强参与者互动性与体验感,让更多参与者直观感受到中国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三是论坛规模与参与度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本届论坛在规模和参与度上将实现新的突破。值得关注的是,参与本届论坛不仅局限于佛教界、学界,还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代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对话与交流,加深各国、各地区的理解与合作,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佛教和合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