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迄今举债5.8兆 41年才能还清

“立院”外观。(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10月7日电/民进党政府近年屡制定特别条例编列特别预算,“立法院”预算中心示警,2018至2023年度总预算虽有财政收支剩余而未举债,惟该期间特别预算举借债务新台币1.6兆元,被批评是总预算财政收支平衡假象。而截至今年8月底止,1年以上公共债务未偿余额实际数为新台币5兆8780亿元,按2025年度债务偿还预算数新台币1415亿元计算,在不增加债务前提下,需41年余才能还清。

  预算中心指出,近年“中央政府”屡制定特别条例编列特别预算,并多于条例中排除适用《预算法》、《公共债务法》及《财政纪律法》等相关规范,且2001至2025年度特别预算债务举借数达3.3兆元,高于同期间总预算之3.1兆元,以致1年以上公共债务未偿余额快速攀升,恐易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预算中心表示,另外,2025年度“中央政府”预计举借债务数仍以特别预算为主,占69.48%,建议应审慎松绑财政纪律相关规范,以维财政健全。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民众党“立委”张启楷说,民众党一直以来强调“财政纪律”,有两条防线,一是《公债法》第5条第7项,中央总预算及特别预算每年举债额度不得超过总预算及特别预算岁出总额15%;二是排除《预算法》第23条,不能拿举债和赊借当经常性支出,但这些都被《预算法》第38条第4款的空白授权绕过,也因此“国会”应尽速删除空白预算授权,有计划才有预算,并须谨慎评估计划可行性,才能维持中央财政纪律。

  国民党“立委”王鸿薇则表示,因资本门有自偿性、经常门没有自偿性,本来《预算法》规定经常门不能够举债,但在特别预算这部分却没有相关规定,浮滥使用时,当然就会造成财政赤字。

“立院”外观。(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10月7日电/民进党政府近年屡制定特别条例编列特别预算,“立法院”预算中心示警,2018至2023年度总预算虽有财政收支剩余而未举债,惟该期间特别预算举借债务新台币1.6兆元,被批评是总预算财政收支平衡假象。而截至今年8月底止,1年以上公共债务未偿余额实际数为新台币5兆8780亿元,按2025年度债务偿还预算数新台币1415亿元计算,在不增加债务前提下,需41年余才能还清。

  预算中心指出,近年“中央政府”屡制定特别条例编列特别预算,并多于条例中排除适用《预算法》、《公共债务法》及《财政纪律法》等相关规范,且2001至2025年度特别预算债务举借数达3.3兆元,高于同期间总预算之3.1兆元,以致1年以上公共债务未偿余额快速攀升,恐易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预算中心表示,另外,2025年度“中央政府”预计举借债务数仍以特别预算为主,占69.48%,建议应审慎松绑财政纪律相关规范,以维财政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