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疫苗市场野蛮交易横行 惊人差价曝光

世卫组织欧洲区主任克鲁格呼吁全球应该更公平地分配疫苗。(照片:推特@WHO_Europe_RU)

  中评社台北2月26日电/当全球各国都在追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在为疫苗分配不断喊话之际,疫苗的流向仍然出现了富国与穷国两个阶级间的重大差异。这些囤积疫苗的富国显然用不到那么多的疫苗,那么留着大量的疫苗目的为何?外媒分析疫苗交易的资料后发现,这些疫苗已经开始以更高的价格,缓慢地、部份地流向发展中国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以世卫组织的COVAX机制获得的阿斯利康(AZ)牛津疫苗。

  《中时新闻网》报道,当全球疫情已扩散到各国领导人束手无策的时候,抢疫苗成为各国政府最重要的工作。美国网路媒体《政治界》(Politico)引述了疫苗交易资料发现,全球最富有的少数几个国家抢到并囤积了大约10亿的疫苗,远远超过这几个国家实际需要,就在富有国家一边对国民施打疫苗时,疫苗制造商也释出一部份提供给买不到疫苗的发展中国家,只是价格要高了许多。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英国的阿斯利康牛津疫苗。

  Politico报道说,阿斯利康牛津疫苗与美国辉瑞、莫德纳疫苗不同,因为价钱相对较低、储存便利,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但让人纳闷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购买阿斯利康疫苗的价钱比起已开发国家要高出许多。例如,孟加拉从疫苗制造商印度血清研究所购入价是4美元,加上1美元的经销费用,总成本为每剂5美元;南非再从印度购入则要花费5.25美元。而相对地,美国购入的阿斯利康则只要4美元,欧盟国家更只要3.5美元。

  报道指出,疫苗价格的差异主要在中间制造商与经销商的哄抬,原本期望有更多获得授权的制造商可以有更多的产量压低价格,但却事与愿违,在全球急缺疫苗的情况下,善于在仿制药市场兴风作浪的印度商人却不想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对于价格的问题,印度血清研究所拒绝媒体置评的要求。阿斯利康公司发言人发表一段不痛不痒的官话说,决定疫苗的价格有很多因素,包括不同地区的制造成本与各国的需求数量。这意味着疫苗也有商品市场机制,购买数量较大的也能获得更多折扣。

  对于一些非洲国家以极不合理的天价购入疫苗,法国总统马克宏曾表示极为愤慨,并因此指责中间商哄抬价格的行为。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专家穆恩(Suerie Moon)表示,目前根本没有规范疫苗价格的机制,完全随行就市,处于一种完全野蛮交易的市场状态。在这种急缺物资的市场上,不能保证疫苗可以用公平合理的价格交易。因此,如同许多稀缺商品一样,中低收入国家的疫苗价格反而比高收入国家更高,是相当常见的现象。当然其中也可能有一些合理的商业因素会影响价格,例如技术成熟度、供应链的成本,以及经销通路的议价能力等等。   至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从中国获得的疫苗,数量也很有限,毕竟短期需求量还是太大。目前中国已同意并正在出口疫苗的国家有37个,另外以援助或其他名义接受中国疫苗的国家有53个。目前已接收到中国疫苗的国家包括巴西、阿尔及利亚、玻利维亚、泰国、新加坡、蒙古、多米尼加、塞内加尔、埃及等等,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都会在中国疫苗运抵的当天前往机场迎接并表达感谢,有些领导人还在媒体面前接种,以增强民众对中国疫苗的信心。

  此外,有些国家以高价抢到了少量的疫苗,也不排斥向中国购入疫苗。欧盟国家第一个批准中国疫苗的匈牙利已于24日开始接种中国国药疫苗,该国总理先前还感叹,中国疫苗将使他们领先欧盟,“这是很不得了的事”。匈牙利目前进口了5种疫苗,包括中国国药55万剂、辉瑞77.4万剂,还有少量的阿斯利康、莫德纳和俄罗斯卫星5号。据欧盟资料显示,经过四处抢购疫苗,匈牙利每100名居民分配到的疫苗数量已高居欧盟首位。该国卫生官员也劝说民众,不要排斥来自俄罗斯或中国的疫苗,这些疫苗都有千百万人接种过,安全记录上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世卫组织的COVAX机制,非洲的加纳已经于24日经由此机制获得阿斯利康疫苗并开始接种,台湾官方之前表示可以在本周获得20万剂的阿斯利康疫苗,虽然量少得可怜,而且还传出这种疫苗遭到欧洲医护人拒打。瑞典与法国已暂缓接种,这批好不容易将要到手的疫苗将如何处置,政府得花点脑筋来化解医护人员的疑虑。

世卫组织欧洲区主任克鲁格呼吁全球应该更公平地分配疫苗。(照片:推特@WHO_Europe_RU)

  中评社台北2月26日电/当全球各国都在追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在为疫苗分配不断喊话之际,疫苗的流向仍然出现了富国与穷国两个阶级间的重大差异。这些囤积疫苗的富国显然用不到那么多的疫苗,那么留着大量的疫苗目的为何?外媒分析疫苗交易的资料后发现,这些疫苗已经开始以更高的价格,缓慢地、部份地流向发展中国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以世卫组织的COVAX机制获得的阿斯利康(AZ)牛津疫苗。

  《中时新闻网》报道,当全球疫情已扩散到各国领导人束手无策的时候,抢疫苗成为各国政府最重要的工作。美国网路媒体《政治界》(Politico)引述了疫苗交易资料发现,全球最富有的少数几个国家抢到并囤积了大约10亿的疫苗,远远超过这几个国家实际需要,就在富有国家一边对国民施打疫苗时,疫苗制造商也释出一部份提供给买不到疫苗的发展中国家,只是价格要高了许多。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英国的阿斯利康牛津疫苗。

  Politico报道说,阿斯利康牛津疫苗与美国辉瑞、莫德纳疫苗不同,因为价钱相对较低、储存便利,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但让人纳闷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购买阿斯利康疫苗的价钱比起已开发国家要高出许多。例如,孟加拉从疫苗制造商印度血清研究所购入价是4美元,加上1美元的经销费用,总成本为每剂5美元;南非再从印度购入则要花费5.25美元。而相对地,美国购入的阿斯利康则只要4美元,欧盟国家更只要3.5美元。

  报道指出,疫苗价格的差异主要在中间制造商与经销商的哄抬,原本期望有更多获得授权的制造商可以有更多的产量压低价格,但却事与愿违,在全球急缺疫苗的情况下,善于在仿制药市场兴风作浪的印度商人却不想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对于价格的问题,印度血清研究所拒绝媒体置评的要求。阿斯利康公司发言人发表一段不痛不痒的官话说,决定疫苗的价格有很多因素,包括不同地区的制造成本与各国的需求数量。这意味着疫苗也有商品市场机制,购买数量较大的也能获得更多折扣。

  对于一些非洲国家以极不合理的天价购入疫苗,法国总统马克宏曾表示极为愤慨,并因此指责中间商哄抬价格的行为。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专家穆恩(Suerie Moon)表示,目前根本没有规范疫苗价格的机制,完全随行就市,处于一种完全野蛮交易的市场状态。在这种急缺物资的市场上,不能保证疫苗可以用公平合理的价格交易。因此,如同许多稀缺商品一样,中低收入国家的疫苗价格反而比高收入国家更高,是相当常见的现象。当然其中也可能有一些合理的商业因素会影响价格,例如技术成熟度、供应链的成本,以及经销通路的议价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