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凶战危台军志愿役流失严重 栗正杰析原因
中评社台北10月4日电(记者 张嘉文)台湾志愿役官兵流失严重,明年度“国防”预算书编列的志愿役“预算员额”16万0749人,比今年减少5486人,超过3%,等于11个联兵营。曾任烈屿(小金门)指挥官的退役陆军少将栗正杰向中评社分析,志愿役人数减少加上提前退伍人数屡创新高,对台军方来说非常严重。
栗正杰说,一种原因就是大家都感受到两岸的兵凶战危气氛,留在军中可能真的要上战场,小命可能不保;另一种原因则是,退伍以后的生涯保障并不好,和当初想象有很大的落差,所以就不想继续当军人了。
栗正杰强调,军队里面的人数愈来愈少,一个人要做两个人的工作,份量越重,就会有人想趁着年轻到外面去另谋生活,演变成恶性循环。
栗正杰是退役陆军少将,曾任烈屿指挥官,战争学院战略教官,陆官正50期、步校正278期、陆军学院、“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毕业。
“国军”志愿役官兵流失严重,有媒体报导,从“国防部”的预算编列也可看出,流失人力的“重灾区”,集中于士官、资深士兵,以及第一线作战部队。
栗正杰接受中评社访问,谈到目前台湾军队遇到的困境,他说,在精神战力层次方面,让他很痛心的是,现在军队中很多欺上瞒下的状况,譬如军力短缺的问题来讲的话,部队如果要形成完整战力,一定要经过基础训练、中级专长训练再到高级专长训练,有完整训练才可成为成熟的士兵赴战场。
但现在的志愿役来讲很多离谱的状况,栗正杰举例说,军方要求军队的留营率必须要到90%以上,因此大家就各显神通,下级指挥官受到这种压力,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升迁,那只有一个方法,要求将退伍的士兵继续留营。
栗正杰指出,也就是让退伍士兵回家去,但该名额仍留在营区,士兵薪水还是照领,目的是让军队的士兵留营数字好看,有达到上级预期的标准,可是这个人根本就不在部队里,有这种离谱的状况正在发生,严重影响军队的精神战力。
栗正杰说,综合各种状况,会造成志愿役提前退伍人数愈来愈高有两个原因。一是士兵感受到两岸的兵凶战危,担心真的会打仗;二是军人整体生涯的保障不足,实际福利和当初入伍时的想象有很大的落差,所以就不想继续留营了,人数愈少就会产生恶性循环。
栗正杰认为,培养出来的专业士兵资源一直留不下来,后果就是中高级的武器专长就没有操作的人员,譬如雷达操作手是需要时间培养,还有电子战的机器和装备飞弹等等,这些都必须要有长期,最少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训练,才可以很熟练操作这些中高级的武器,类似这些武器训练,至少都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栗正杰也提到,训练半年以上后,还要学会和其他部队配合,也就是联合作战战训练,必须要让士兵经过联战训练,除了会操作飞弹,还要知道如何辨识“我方”的飞机还是敌方的飞机,这些过程最起码需经七、八个月以上的专业训练,完全不是义务役士兵能担得起,义务役顶多只能当步枪兵或弹药兵。
所以一个很单纯的志愿役人力问题,就面临如此大的危机,栗正杰说,志愿役提前退伍人数愈来愈多,影响非常大,因为这些问题光靠义务役是没办法补充的。
栗正杰说,还有现在年轻人的精神战力也是令人怀疑,光会嘴巴上讲要抗中保,但当兵意愿却不高就可以看出问题。
另外则是装备问题,他认为现在台湾的装备是付给美国钱但还没办法运过来,F16v战机去年美国就说要交货,到现在一架也没有来,火炮的部分,台湾现在用的火炮大概还是越战时期的火炮,没办法用电脑很快的计算出来火炮射击角度方向,必须用传统人力计算等等。
栗正杰强调,种种问题都可以看出台湾并无法应付一场战争的到来,难道真要靠所谓的黑熊学院来补足战力吗?
中评社台北10月4日电(记者 张嘉文)台湾志愿役官兵流失严重,明年度“国防”预算书编列的志愿役“预算员额”16万0749人,比今年减少5486人,超过3%,等于11个联兵营。曾任烈屿(小金门)指挥官的退役陆军少将栗正杰向中评社分析,志愿役人数减少加上提前退伍人数屡创新高,对台军方来说非常严重。
栗正杰说,一种原因就是大家都感受到两岸的兵凶战危气氛,留在军中可能真的要上战场,小命可能不保;另一种原因则是,退伍以后的生涯保障并不好,和当初想象有很大的落差,所以就不想继续当军人了。
栗正杰强调,军队里面的人数愈来愈少,一个人要做两个人的工作,份量越重,就会有人想趁着年轻到外面去另谋生活,演变成恶性循环。
栗正杰是退役陆军少将,曾任烈屿指挥官,战争学院战略教官,陆官正50期、步校正278期、陆军学院、“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毕业。
“国军”志愿役官兵流失严重,有媒体报导,从“国防部”的预算编列也可看出,流失人力的“重灾区”,集中于士官、资深士兵,以及第一线作战部队。
栗正杰接受中评社访问,谈到目前台湾军队遇到的困境,他说,在精神战力层次方面,让他很痛心的是,现在军队中很多欺上瞒下的状况,譬如军力短缺的问题来讲的话,部队如果要形成完整战力,一定要经过基础训练、中级专长训练再到高级专长训练,有完整训练才可成为成熟的士兵赴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