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军援5.6亿美元 赵麟:符合台所需?
中评社台北10月4日电(记者 郑羿菲)美国总统拜登日前批准授权对台军援5.67亿美元,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赵麟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对台军售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工作,并不令人意外,这5.67亿美元的项目是属于美国对台军事融资的一环,盘点美国武器库存给台湾,但是否台湾迫切需要获得的武器,其实不需抱太高期望。
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Raymond Greene)日前接受专访提及,美日台任一方遇挑战,另两方必即刻救援。
赵麟说,谷立言7月8日就任前,曾在2021年至2024年担任美国驻日本公使,也非第一次驻台,可以说谷立言对美日台三方地缘政治与历史关系非常瞭解,必然要互相合作、帮助。不过,谷立言的发言也保持了战略模糊,并没有像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张“台湾有是,就是日本有事”,立场这么明显。任何从事国际关系工作的人讲类似谷立言的话都很正常,台湾不需要扩大解读。
赖清德推动“全民国防”政策,召开“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不签署和平协议,是美国想要的方向吗?赵麟认为,比较中性地来说,应该讲“美国并不反对”,现在中国大陆并未因此有太多强烈的反应,至少算是美国容忍的范围内,但若影响到中美维持稳定关系的大方向,美国就会有所决断。
赵麟是美国哈佛大学甘乃迪学院硕士,在1982年到1986年,及1996年到2000年曾两度驻美,分别出任台驻美国代表处政治组秘书及政治组、“国会”组组长。2001年返台后担任“总统府”第一局长,2006至2009年出任史瓦帝尼“大使”。现为台湾清华大学清华学院副教授。
赵麟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相信在美国新任总统上任后,一定会与中日进行新一轮的高层接触,中美日关系在明年应该会寻求比较稳定的发展,所以在面对中美日关系的大框架中,不太会有更坏的地缘政治冲突,台湾就必须审慎考量应对进退,若要采取一些冒进行为,可能得三思而后行。
拜登在9月30日批准授权对台军援5.67亿美元(约新台币179亿元),但白宫未进一步提供细节。美国国防新闻”(Defense News)9月20日曾报导,一位不愿透露更多具体资讯的美国官员表示,这项安全援助将为训练、库存、反装甲武器、防空和多域态势感知(multi-domain awareness)提供经费,品项还将包括无人机,也就是不对称战略的关键。
赵麟说,美国对台军售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工作,今年也不例外,美国对台军售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政府对政府的军售(Foreign Military Sales,FMS)、二是军事融资(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三是直接商售(Direct Commercial Sales,DCS),如近期在美国费城举行的2024台美“国防”产业论坛。这5.67亿美元的军援属于军事融资,盘点美国武器库存给台湾,但是否台湾迫切需要的项目,其实不需要期望太高。
赵麟指出,美国过去对台军售的一些承诺,因为俄乌战争与中东世界、以色列的相关战争,都已消耗不少美国的武器库存,再加上美国军工产业生产链不像过往那么大,就排挤到美国对台军售的交货期,才会有美国华府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9月公布的研究报告,美国对台军售延宕累积金额已达205.3亿美元。
美国持续对台军售,台湾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赖政府”也持续强化“全民国防”政策,包括召开“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要培训40万名“可恃民力”,中美台迈向战争?
赵麟认为,台湾是美国位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不可或缺的战略角色,用来巩固或维护美国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利益、地缘政治,及地缘经济上的供应链,如晶片,这些是毫无疑问的,美国之所以与台湾维持紧密关系,是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着想。
赵麟表示,“赖政府”的动作,有各种不同的角度解释,他不敢贸然断定赖清德喜欢战争,目前只能肯定赖清德的出发点是“以防万一”未来若发生战事,需要动员台湾社会各种力量与可用资源,当然40万名可恃民力言论一出,一定会引起社会关注是不是台湾要打仗了,但全台2300万人最渴望的就是和平,没有人喜欢打仗。
赵麟说,在政治层面上,也不排除赖清德要转移台湾内部某些政治议题的焦点,分散舆论去讨论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至于这个委员会推动的项目成功与否,还有待检验,40万名可恃民力不是简单的议题,去哪找人?必要的设施与配备在哪?需要什么程度的武器?都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
赖清德推动“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不签署和平协议,是美国想要的方向吗?会否是赖清德要消除所谓的“疑赖论”?
赵麟认为,比较中性地来说,应该讲“美国并不反对”,这几年有很多美国政治人物一直对台湾指点江山,包括派出所储放刺针飞弹、每个人发放AK47等一堆说法,这是美国政客将自己的利益转嫁在其他国家痛苦上的说法,但台湾也不见得要完全呼应美国政客的要求去做,需要多考虑定位自己的利益与全民福祉。
赵麟指出,美国对台湾的政治变化,向来都是支持“选赢的人”,现在既然赖清德上台了,美国一定会观察赖清德的作为,这并不仅止于对台湾,美国既然考量自己的国家利益,就不会被其他领导人影响或延误美国的利益,必要时就会“出手制止”,现在“赖政府”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引来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应,那美国就“不反对”,但未来若造成台海一些动荡因素,进而影响到美国的利益、影响到中美保持稳定关系的大方向,美国就会有所决断。
中评社台北10月4日电(记者 郑羿菲)美国总统拜登日前批准授权对台军援5.67亿美元,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赵麟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对台军售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工作,并不令人意外,这5.67亿美元的项目是属于美国对台军事融资的一环,盘点美国武器库存给台湾,但是否台湾迫切需要获得的武器,其实不需抱太高期望。
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Raymond Greene)日前接受专访提及,美日台任一方遇挑战,另两方必即刻救援。
赵麟说,谷立言7月8日就任前,曾在2021年至2024年担任美国驻日本公使,也非第一次驻台,可以说谷立言对美日台三方地缘政治与历史关系非常瞭解,必然要互相合作、帮助。不过,谷立言的发言也保持了战略模糊,并没有像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张“台湾有是,就是日本有事”,立场这么明显。任何从事国际关系工作的人讲类似谷立言的话都很正常,台湾不需要扩大解读。
赖清德推动“全民国防”政策,召开“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不签署和平协议,是美国想要的方向吗?赵麟认为,比较中性地来说,应该讲“美国并不反对”,现在中国大陆并未因此有太多强烈的反应,至少算是美国容忍的范围内,但若影响到中美维持稳定关系的大方向,美国就会有所决断。
赵麟是美国哈佛大学甘乃迪学院硕士,在1982年到1986年,及1996年到2000年曾两度驻美,分别出任台驻美国代表处政治组秘书及政治组、“国会”组组长。2001年返台后担任“总统府”第一局长,2006至2009年出任史瓦帝尼“大使”。现为台湾清华大学清华学院副教授。
赵麟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相信在美国新任总统上任后,一定会与中日进行新一轮的高层接触,中美日关系在明年应该会寻求比较稳定的发展,所以在面对中美日关系的大框架中,不太会有更坏的地缘政治冲突,台湾就必须审慎考量应对进退,若要采取一些冒进行为,可能得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