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京剧演员林璟辰拜师仪式在京举行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万增收徒台湾青年京剧演员林璟辰拜师仪式现场。(中评社 赵景彦摄)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电(实习记者 赵景彦)9月28日,京剧表演艺术家于万增先生收徒暨台湾青年京剧演员林璟辰拜师仪式在京举行。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辜怀群,台北新剧团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及众多前辈戏曲艺术家、中青年京剧演员出席拜师仪式。

  林璟辰毕业于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学系,2016年曾来京在中国戏曲学院交换学习,在校期间多次来陆向于万增老师学艺。值此跟随于万增先生学习十年之际,举行拜师仪式,完成多年夙愿。

  拜师仪式采用比较传统的梨园习礼。弟子林璟辰首先向师父于万增、师娘杨鲁明行叩拜大礼,继而为师父、师娘献花,随后师徒二人互赠礼物。林璟辰向师父送上了爷爷留给他的一方金砖,上刻有铭文“台湾桃园大溪”六字,即是林璟辰的家乡。于万增先生表示,理解璟辰爷爷奶奶的良苦用心,会用心将徒弟锻炼成一块金子,让他在海峡两岸的京剧舞台上闪闪发光。于万增先生向林璟辰赠送了他谈戏说艺的珍贵录像以及个人著作《艺海拾语——笔谈京剧小生》,并表示希望林璟辰在正确的艺术道路上精进技艺,传承京剧艺术。

  礼成后,林璟辰回顾了向于万增先生学戏的难忘经历。林璟辰说,无论是于万增先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高尚师德,还是不顾繁忙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倾囊相授,生动的事例中无一不展现师徒二人的深厚情谊和传承京剧艺术的初心使命。

  京剧表演艺术家柳国维、宋丹菊,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台北新剧团团长、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京剧表演艺术家萧润德,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先后致辞,向于万增、林璟辰师徒表示祝贺。

  京剧表演艺术家柳国维回顾了于万增先生的从艺经历,他指出,于万增先生有自己独特的京剧风格,含蓄俊美又英气飒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小生。柳国维说,于万增先生收徒台湾青年京剧演员林璟辰不仅是他们师徒的喜事,更是京剧界的大喜事,希望林锦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学习老师热爱京剧、刻苦钻研的精神,把小生艺术发扬光大,为京剧振兴添砖加瓦。

林璟辰向师父赠礼。(中评社 赵景彦摄)

  京剧表演艺术家宋丹菊回顾了向于万增先生祖父于连泉学艺的经历,勉励两岸青年京剧演员要多下苦工,练真本领。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指出,于万增先生是“有学、有术”的艺术家,勉励璟辰要正宗传承师父的宝贵艺术。台北新剧团团长、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作为台北新剧团团长,表达了对于万增先生的感谢,叮嘱璟辰要多向师父学习真本事,为继承传统艺术做贡献。萧润德讲述了前辈艺术家钻研京剧艺术的故事,勉励璟辰向师父刻苦学习,继承好姜派小生艺术。

  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翟惠生表示,京剧艺术是拨动两岸同胞心弦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这次拜师仪式意义非同寻常,于万增先生收徒林璟辰为两岸京剧艺术交流和民心相通做了一件大好事。

  翁偶虹先生弟子、著名画家田有亮向师徒二人赠送脸谱扇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丹菊向于万增先生赠送了一幅字画,上书“姜门授业 薪火相传”。

  最后,于万增先生向来宾致答谢辞,他讲述了向林璟辰教授《评雪辨踪》、《沙桥饯别》、《玉门关》等剧目的经历。于万增先生表示,2016年海峡两岸京剧交流活动架起了二人沟通的桥梁,十年间林璟辰踏实勤奋、刻苦努力的宝贵品质打动了他,于是毫不犹豫接受了他的拜师请求。

  于万增先生出身于梨园世家,是著名京剧小生表演艺术家。作为最早赴台交流的大陆京剧演员之一,于万增先生自1991年起开始赴台演出、交流,期间拜台湾著名京剧小生刘玉麟为师。他曾被台湾梨园界同仁授予“海峡两岸演艺交流的先锋”称号,多次受邀与台湾京剧演员、团体在大陆和台湾合作演出,为两岸京剧艺术发展、文艺界交流和民间交往做出杰出贡献。

  梨园薪火传两岸,师徒情深越海峡。从于万增先生拜师台湾京剧演员刘玉麟先生,到收徒台湾青年京剧才俊林璟辰,两岸三代京剧人共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京剧艺术在薪火相传的同时,架起了两岸紧密相连的文脉桥梁。

林璟辰发表拜师感言。(中评社 赵景彦摄)

京剧表演艺术家柳国维致辞。(中评社 赵景彦摄)

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翟惠生致辞。(中评社 赵景彦摄)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丹菊向于万增先生赠送字画。(中评社 赵景彦摄)

于万增先生向来宾致答谢辞。(中评社 赵景彦摄)

台湾青年京剧演员林璟辰拜师仪式嘉宾合影。(中评社 赵景彦摄)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万增收徒台湾青年京剧演员林璟辰拜师仪式现场。(中评社 赵景彦摄)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电(实习记者 赵景彦)9月28日,京剧表演艺术家于万增先生收徒暨台湾青年京剧演员林璟辰拜师仪式在京举行。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辜怀群,台北新剧团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及众多前辈戏曲艺术家、中青年京剧演员出席拜师仪式。

  林璟辰毕业于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学系,2016年曾来京在中国戏曲学院交换学习,在校期间多次来陆向于万增老师学艺。值此跟随于万增先生学习十年之际,举行拜师仪式,完成多年夙愿。

  拜师仪式采用比较传统的梨园习礼。弟子林璟辰首先向师父于万增、师娘杨鲁明行叩拜大礼,继而为师父、师娘献花,随后师徒二人互赠礼物。林璟辰向师父送上了爷爷留给他的一方金砖,上刻有铭文“台湾桃园大溪”六字,即是林璟辰的家乡。于万增先生表示,理解璟辰爷爷奶奶的良苦用心,会用心将徒弟锻炼成一块金子,让他在海峡两岸的京剧舞台上闪闪发光。于万增先生向林璟辰赠送了他谈戏说艺的珍贵录像以及个人著作《艺海拾语——笔谈京剧小生》,并表示希望林璟辰在正确的艺术道路上精进技艺,传承京剧艺术。

  礼成后,林璟辰回顾了向于万增先生学戏的难忘经历。林璟辰说,无论是于万增先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高尚师德,还是不顾繁忙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倾囊相授,生动的事例中无一不展现师徒二人的深厚情谊和传承京剧艺术的初心使命。

  京剧表演艺术家柳国维、宋丹菊,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台北新剧团团长、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京剧表演艺术家萧润德,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先后致辞,向于万增、林璟辰师徒表示祝贺。

  京剧表演艺术家柳国维回顾了于万增先生的从艺经历,他指出,于万增先生有自己独特的京剧风格,含蓄俊美又英气飒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小生。柳国维说,于万增先生收徒台湾青年京剧演员林璟辰不仅是他们师徒的喜事,更是京剧界的大喜事,希望林锦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学习老师热爱京剧、刻苦钻研的精神,把小生艺术发扬光大,为京剧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