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港上市及融资中心地位 民建联提六建议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仲尼及黄俊硕当日召开记者会介绍建议书详情(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记者卢哲)民建联3日发表“提升本港新股上市及融资中心的地位”建议书,希望优化香港上市及融资制度,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以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集资枢纽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民建联认为,尽管近期本港IPO申请活动已有所改善,但从长远发展而言,当局在提升本港上市集资的吸引力及市场流通性上,仍有较大空间可继续努力。在综合本港与海外英国与美国等股市近年的市场改革情况与经验,并结合业内人士意见,民建联提出六项建议,包括放宽上市门槛,调低上市财务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调低股票印花税等。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仲尼及黄俊硕当日召开记者会介绍,近年香港股市受到地缘政治、高息环境和疲弱的投资情绪所打击,无论是新股上市、股价表现、市场交投和融资活动均持续走低;不过,随着美国联储局减息,结束加息周期,再加上中央政府上周果断出手推出刺激资本市场“组合拳”,两地股市和成交额均出现显着升幅。为更有效利用当前外围经济环境好转的机会,民建联认为,必须要吸取过去数年市场疲弱不振的经验,制定一套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民建联在今年6至7月期间,安排了多场业界意见谘询会,在综合业界意见以及进行详细资料搜集分析后,发表名为“提升本港新股上市及融资中心的地位”建议书,旨在优化香港上市及融资制度,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以维持本港作为国际集资枢纽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仲尼(中评社 卢哲摄)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仲尼表示,香港上市集资额过去一直占据首三甲位置,但自2021年起,香港排名已跌出三甲。至2023年,因利率急升,全球IPO的集资规模大为减少下,本港IPO总集资额仅463亿港元,同比降56%。2024年香港上半年新股市场表现仍然偏弱,融资规模仅131亿港元,同比下降27%。过去三年多,港股亦陷入熊市阶段。恒生指数自2021年2月上扬至31084高位后,大市持续反覆下跌。至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美国联储局在同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连续加息11次,自此,港股下滑程度更严重,2022年10月25日,恒指一度更低见14947点。市值与成交额均明显缩减。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黄俊硕表示,香港自2018年已持续积极推行上市机制“现代化”措施,以求吸引更多新经济企业及来自其他地区的企业来港上市,其中主要改革方向是放宽限制,提高市场弹性,同时致力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效率。比较新的措施,主要是改革GEM上市机制;进一步扩大认可证券交易所范围,以期吸引中东企业来港上市;研究优化首次公开招股的价格发现流程;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最低市值和SPAC进行并购交易的规定;以及恶劣天气继续开市等。

  尽管近期本港IPO申请活动已有所改善,但从长远发展而言,民建联认为当局在提升本港上市集资的吸引力及市场流通性上,仍有较大空间可继续努力。在综合本港与海外英国与美国等股市近年的市场改革情况与经验,并结合业内人士意见,民建联提出六项建议。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黄俊硕(中评社 卢哲摄)

  第一,放宽上市门槛调低上市财务要求。促请港交所及证监会参考如美国、内地等市场,在符合盈利要求下可豁免最低市值要求的做法,以及英国主板的最低公司市值门槛亦只是3000万英镑(最新也取消了三年盈利纪录要求),以调低目前的新股上市要求。建议可改为只需符合最低公司市值,或者过去3年累计盈利不低于8000万元以及最近一年盈利最少3500万元任何一项条件便可。

  第二,追求高效上市目标,订定审批回覆双向指标。建议港交所、证监会订定新股上市申请审批回覆的双向指标,包括要求负责审批的港交所上市委员会与证监会的审批回覆,以及申请方回覆上市委员会及证监会提问查询的时限,均划一订为22个营业日或一个日历月;同时,倘若一年内仍未能审批通过,便须明确通知申请方有关上市申请不成功,以求降低上市申请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并减低上市成本。

  第三,引入“试水温沟通”(test-the-waters communication)机制。建议香港参考美国经验及做法,在IPO机制中,由现在一般是在上市申请获批后方会举行路演及簿记建档(book building)的做法,改为引入更早阶段的“试水温沟通”活动,从而方便计划上市的公司预先衡量市场对公司股份公开发行的投资兴趣及胃纳,以减低公司成功进行IPO上市集资的难度。同时,监管机构须就此发出适当指引,订明哪些资料可在“试水温沟通”活动中发放,哪些资料不适宜,以确保在过程中前后资料发放的公平性及一致性。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仲尼及黄俊硕当日召开记者会介绍建议书详情(中评社 卢哲摄)

  第四,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调低股票印花税。建议当局探讨将股票印花税调低,或只向单边征收,以减低本港证券市场交易成本,提高香港市场竞争力。第五,政府带头提升投资者对新股认购信心,港投公司旗下基金认购优质新股。第六,长远检讨市场监管机制,探讨优化监管架构及方针。

记者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仲尼及黄俊硕当日召开记者会介绍建议书详情(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记者卢哲)民建联3日发表“提升本港新股上市及融资中心的地位”建议书,希望优化香港上市及融资制度,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以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集资枢纽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民建联认为,尽管近期本港IPO申请活动已有所改善,但从长远发展而言,当局在提升本港上市集资的吸引力及市场流通性上,仍有较大空间可继续努力。在综合本港与海外英国与美国等股市近年的市场改革情况与经验,并结合业内人士意见,民建联提出六项建议,包括放宽上市门槛,调低上市财务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调低股票印花税等。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仲尼及黄俊硕当日召开记者会介绍,近年香港股市受到地缘政治、高息环境和疲弱的投资情绪所打击,无论是新股上市、股价表现、市场交投和融资活动均持续走低;不过,随着美国联储局减息,结束加息周期,再加上中央政府上周果断出手推出刺激资本市场“组合拳”,两地股市和成交额均出现显着升幅。为更有效利用当前外围经济环境好转的机会,民建联认为,必须要吸取过去数年市场疲弱不振的经验,制定一套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民建联在今年6至7月期间,安排了多场业界意见谘询会,在综合业界意见以及进行详细资料搜集分析后,发表名为“提升本港新股上市及融资中心的地位”建议书,旨在优化香港上市及融资制度,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以维持本港作为国际集资枢纽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