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珊:美国在打内部文化战与中美文化战

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李佩珊。(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9月15日电(记者 杨腾凯)针对美国政治的发展,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李佩珊表示,美国正在打两场战争,一场是内部的文化战争,另一场是与中国大陆的文化战争,因中国大陆可以提出另一种体制上的可能,当美国霸权衰弱后,将更有空间开始讨论哪种体制是更优越的。

  李佩珊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考试院”典试委员,现为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研究专长包括亚洲区域主义、政治经济。

  民主文教基金会、中美文化经济协会、自由基金会14日举行“强权即公理,这就是美国”学术研讨会,座谈会第二场主题为“美国如何从孤立主义走向孤独的强权”,李佩珊担任与谈人。

  李佩珊表示,美国的外交政策永远都会有国际主义与孤立主义这两种成分,尤其国际主义是不可能不见的,美国作为覆盖全球的帝国,各地的美军以及流通的美元,不可能没有国际主义,尤其美式价值的意识形态也高度覆盖在世界各国。

  李佩珊指出,假设美国这个霸权有很多不那么好的地方,那为什么这个霸权还能覆盖在全世界呢?第一,当然是扈从美国这个体系可以获得相当大的利益,就像台湾一样,可以发展半导体产业。第二个就是被惩罚的代价,假设你不跟随美国,要不就被经济制裁,要不就被孤立,被惩罚。

  李佩珊表示,另一点就是,美国体制优越性这种想法深植人心,今天西方世界讲到政治体制就只会想到自由民主,在台湾问任何人都会说出这样的标准答案,但是所谓的自由民主是不是与自己的土壤文化相合,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李佩珊指出,也就是说,长期的控制与影响力,使得美国一直存在着国际主义,所以自己不大会认为美国会一下走孤立主义,然后接着又钟摆到国际主义,反而是美国一直都在这两种主义之中。

“强权即公理,这就是美国”学术研讨会。(中评社 杨腾凯摄)

  李佩珊表示,至于共和党特朗普被视为新孤立主义的代表,这也很有趣,如同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米尔斯海默曾经提到过,美国的外交政策背后一直由一群建制派的精英主导,所以尽管人民可能因为经济不好而出现孤立主义的声音,但美国政策始终不会超过背后这些精英的规划,他们背后也有很庞大复杂的关系,有不同的智库、机构甚至是媒体等等,共同维系某种利益。

  李佩珊指出,就米尔斯海默的说法,特朗普并不是这群建制派精英,后来从政嫁接到共和党,接着以自己的方式要去推动许多美国外交政策的改变。然而特朗普是很务实在面对美国国力的衰退,如果要美国承担责任,那就必须交易,要拿东西来换,同时特朗普也不愿意放弃霸权的利益,所以并不能说特朗普是新孤立主义,然后他就掉入自己的世界,进而让美国失去国际上的角色,因为美国资本力量终究是跨国的,布局力量还在。

  李佩珊表示,有这么多人对美国的体制不满,其实是美国人民与精英的背离,美国政治体制最大问题是,人民不觉得他们做出来的选择有意义,就算他们今天去投票,无论投给民主党或共和党,都无法改变精英主导的取向。

  李佩珊指出,所以今天我们在分析美国对外政策时,要回到美国的内部,他们是一种资本主义式的民主,背后真正的统治者是资产阶级,所以美国不可能真正放弃国际主义这条路。而且资本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见得相同。未来我们观察美国如果长期走向衰弱,关键还是在于他们内部的因素,明明是一个无人可敌的帝国,他们没落是因为内部的分裂。

  李佩珊表示,美国的分裂已经很清楚了,他们的年轻人越来越激进且越来越左,包括对于巴勒斯坦的支持,反观美国建制派是支持以色列,双方是背离的,所以美国的年轻人有越来越多更为激进的思想,使美国呈现很严重的极化。

  李佩珊指出,过去我们读书的时候会说,两党政治为了要取得最大化的支持,所以会往中间靠,不会趋于极端,如今教科书可能要重写了,现在不只是美国,极化的现象也出现在欧洲,这样的现象非常严重。

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李佩珊。(中评社 杨腾凯摄)

  李佩珊表示,所以自由主义无论在美国的内部,或是投射到国际的体系,其实都受到严重的侵蚀,但他们仍然要坚持民主自由的价值,因为要藉此号令世界。

  李佩珊指出,几天前美国学者任雪丽提到,台湾现在政治走向让他恐惧,这是很重要的讯号,因为美国划分敌我的方式,就是这个地区到底是不是自由民主,如果台湾的政治走向偏离了美国认为的民主自由主流,那美国是会关切的。

  李佩珊表示,美国正在打两场战争,一场是内部的文化战争,另一场是与中国大陆、俄罗斯的文化战争,因为未来中国大陆可以提出来的是另一种体制上的可能,或是文明上的另一种想像。如今美国也在反省,认为自己也需要产业政策,而非放手自由发展,但他们还是不愿意面对资本主义式的民主是不是需要改变。

  李佩珊指出,所以体制辩证以及思想辩证,将会是美国霸权长期衰弱之后,将渐渐有空间开始讨论哪种体制是优越的,还有文明与思想的多样性,这都会冲击到美国霸权对世界的掌控。

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李佩珊。(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9月15日电(记者 杨腾凯)针对美国政治的发展,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李佩珊表示,美国正在打两场战争,一场是内部的文化战争,另一场是与中国大陆的文化战争,因中国大陆可以提出另一种体制上的可能,当美国霸权衰弱后,将更有空间开始讨论哪种体制是更优越的。

  李佩珊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考试院”典试委员,现为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研究专长包括亚洲区域主义、政治经济。

  民主文教基金会、中美文化经济协会、自由基金会14日举行“强权即公理,这就是美国”学术研讨会,座谈会第二场主题为“美国如何从孤立主义走向孤独的强权”,李佩珊担任与谈人。

  李佩珊表示,美国的外交政策永远都会有国际主义与孤立主义这两种成分,尤其国际主义是不可能不见的,美国作为覆盖全球的帝国,各地的美军以及流通的美元,不可能没有国际主义,尤其美式价值的意识形态也高度覆盖在世界各国。

  李佩珊指出,假设美国这个霸权有很多不那么好的地方,那为什么这个霸权还能覆盖在全世界呢?第一,当然是扈从美国这个体系可以获得相当大的利益,就像台湾一样,可以发展半导体产业。第二个就是被惩罚的代价,假设你不跟随美国,要不就被经济制裁,要不就被孤立,被惩罚。

  李佩珊表示,另一点就是,美国体制优越性这种想法深植人心,今天西方世界讲到政治体制就只会想到自由民主,在台湾问任何人都会说出这样的标准答案,但是所谓的自由民主是不是与自己的土壤文化相合,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李佩珊指出,也就是说,长期的控制与影响力,使得美国一直存在着国际主义,所以自己不大会认为美国会一下走孤立主义,然后接着又钟摆到国际主义,反而是美国一直都在这两种主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