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答中评:欧洲谨慎处理对华关系避选边

美国威尔逊中心全球欧洲与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克劳斯·拉雷斯(中评社 姜宁摄)

  中评社北京9月13日电(实习记者 姜宁)9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所承办的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八场举行。会后交流讨论环节,主讲人美国威尔逊中心全球欧洲与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克劳斯·拉雷斯在回答中评社记者提问时表示,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并不会因为“美国优先”等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向就轻易发生改变,而是保持谨慎态度处理对中关系。

  克劳斯·拉雷斯指出,欧洲与美国在文化、宗教和语言上的关系更为亲近,以及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政治和军事联系,如北约成员国的身份。同时指出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存在互利的贸易关系。尽管欧洲与中国有贸易往来,但它们更依赖美国市场,并倾向于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避免选边站队。

  中评社记者提问,美国当前政治和社会中出现了风向变化,尤其是2016年特朗普上台并且在今年即将参加大选的情况下,提出了对全球化的批评和“美国优先”的口号,这对欧洲的态度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克劳斯·拉雷斯回答,欧洲追求战略自主,并不因特朗普的态度而转向依赖中国。尽管特朗普与默克尔关系紧张,欧洲依然致力于增强自身经济和军事力量,减少对外依赖。欧盟作为全球主要贸易体,正努力实现自给自足,但由于成员国意见不一,决策过程复杂且漫长。欧洲担忧特朗普再次上台会带来何种变化,但对此存在不确定性。

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八场论坛活动现场(中评社 姜宁摄)

  克劳斯·拉雷斯同时也提到,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并不与美国一致。美国的“脱钩”概念在欧洲并没有比较受欢迎,欧洲主要谈论的是“去风险”,尤其是在某些领域比如玩具和农业贸易中“去风险”,这些领域的贸易没有任何的限制,未来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贸易合作。但在科技方面,尤其是人工智能、半导体和5G等敏感技术领域,欧洲在安全问题上受到美国影响,可能会限制相关技术的使用。整体而言,欧洲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保持谨慎态度,同时在西方国家内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任和竞争。

美国威尔逊中心全球欧洲与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克劳斯·拉雷斯(中评社 姜宁摄)

  中评社北京9月13日电(实习记者 姜宁)9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所承办的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八场举行。会后交流讨论环节,主讲人美国威尔逊中心全球欧洲与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克劳斯·拉雷斯在回答中评社记者提问时表示,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并不会因为“美国优先”等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向就轻易发生改变,而是保持谨慎态度处理对中关系。

  克劳斯·拉雷斯指出,欧洲与美国在文化、宗教和语言上的关系更为亲近,以及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政治和军事联系,如北约成员国的身份。同时指出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存在互利的贸易关系。尽管欧洲与中国有贸易往来,但它们更依赖美国市场,并倾向于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避免选边站队。

  中评社记者提问,美国当前政治和社会中出现了风向变化,尤其是2016年特朗普上台并且在今年即将参加大选的情况下,提出了对全球化的批评和“美国优先”的口号,这对欧洲的态度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克劳斯·拉雷斯回答,欧洲追求战略自主,并不因特朗普的态度而转向依赖中国。尽管特朗普与默克尔关系紧张,欧洲依然致力于增强自身经济和军事力量,减少对外依赖。欧盟作为全球主要贸易体,正努力实现自给自足,但由于成员国意见不一,决策过程复杂且漫长。欧洲担忧特朗普再次上台会带来何种变化,但对此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