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两岸青年交流 最是亲情拦不住
中评社香港7月24日电(记者卢哲)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于7月6日至12日在浙江杭州及宁波、金华、丽水等地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1000余位嘉宾和青年代表相聚一堂。记者全程随访了相关活动,亲眼见证了几百位两岸青年们友谊的建立和发展。在论坛闭幕活动“两岸青年青春分享会”上,两岸年轻人们在活动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依依不舍合影的场景,让记者不禁多次按下快门。两岸青年们呼朋唤友、亲密搭肩、花式比心自拍合影,正是交流中血脉情亲的生动映衬。
在此行中,记者与来自台湾不同大学的同学们交流,听他们畅谈了对两岸交流的看法。记者观察,首先,民进党当局对于“大陆旅行危险”的恐吓几乎没有效果。在这个论坛开幕之前,台陆委会提升赴大陆和港澳地区旅游警示为“橙色”。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同学们都表示,所谓“警示”完全不影响他们来大陆的计划。受访的台青“首来族”王峥治和台青黄羽薇说,来到大陆之后觉得所行所遇都很安全舒适,“首来族”对大陆原本的误解也全都改观。台青邹岳葶也对记者说,自己和周围的同学都对到大陆交流持开放的态度,“不会有什么觉得很可怕或者不想来之类的状况”。
而这一点也正如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在活动期间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时谈到的,台陆委会提升赴大陆和港澳地区旅游警示,不过是粗劣的恐吓手段。“事实证明一切。恐吓手段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骗不了永久。大家眼睛会看,耳朵会听,我们台湾的年轻人没有那么蠢。”
第二,民间交流给了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的机会、能力和底气。大二学生洪育恩是台青“首来族”,他在与记者的长谈中多次提到,多亏了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本次论坛承办方之一)提供的机会,让他能够负担得起赴大陆的费用,从而多了认识两岸的机会。而受访的台湾学生王峥治和黄羽薇都有同感,黄雨薇说:“多亏台湾的非官方机构的支持,给了我们多一些的资源,费用上也有资助,我觉得这很棒,他们是两岸沟通的桥梁,可以给更多台湾年轻人多看看多走出去的机会。有些家境不一定太好的年轻人,也可以有机会去看世界。”
同时,多位台青也都表示,他们对相关在台非官方机构的信任,也是他们放心报名参加两岸交流活动的原因之一。因此记者认为,虽然现时官方交流障碍重重,但民间交流不可停止,并且民间交流也大有可为。发挥好民间机构的作用、拓宽交流渠道,是促进两岸交流的重要举措之一。
第三,台湾青年心态开放,“软实力”的沟通作用显着。在活动中记者看到,绝大部分的台湾青年们都对大陆制作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十分熟悉。电视剧《庆余年》《延禧攻略》,电影《流浪地球》,综艺节目《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等等,都成为两岸青年们交流的共同话题。不少台青们对能够到陆剧中介绍过的地方走一走、亲眼看看拍摄地,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同样的,在“两岸青年青春分享会”上,洪秀柱和两岸青年一起跳了大陆网络神曲“科目三”,之所以能引爆全场热度,也是因为两岸青年都对这首舞曲十分熟悉,是两岸青年共同的“舞蹈语言”,也是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新的文化交流现象。
另外,不少台湾青年对于大陆的文化历史非常感兴趣,多位受访台青都提到了“见到书本上的内容十分激动”。可见书面文化历史变为现实“立体呈像”对于唤醒文化归属和民族基因有微妙也十分具有冲击力的作用。
记者认为,两岸同胞有着中国人共有的文化基因,影视文化的“软实力”引发情感共鸣和文化共识是最显着而有效的。而通过交流,完全可以达成历史共识和文化共识,也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继续开拓加强影视文化等软实力的推广,相信有助于两岸民众的文化和情感交流。
总的来说,记者此次见证了一群两岸青年友谊的建立与发展,而这友谊之花是开在两岸同根同源的沃土之上的。最是亲情拦不住,只要常来常往,两岸青年的血脉亲情必会“常见长亲”。
中评社香港7月24日电(记者卢哲)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于7月6日至12日在浙江杭州及宁波、金华、丽水等地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1000余位嘉宾和青年代表相聚一堂。记者全程随访了相关活动,亲眼见证了几百位两岸青年们友谊的建立和发展。在论坛闭幕活动“两岸青年青春分享会”上,两岸年轻人们在活动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依依不舍合影的场景,让记者不禁多次按下快门。两岸青年们呼朋唤友、亲密搭肩、花式比心自拍合影,正是交流中血脉情亲的生动映衬。
在此行中,记者与来自台湾不同大学的同学们交流,听他们畅谈了对两岸交流的看法。记者观察,首先,民进党当局对于“大陆旅行危险”的恐吓几乎没有效果。在这个论坛开幕之前,台陆委会提升赴大陆和港澳地区旅游警示为“橙色”。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同学们都表示,所谓“警示”完全不影响他们来大陆的计划。受访的台青“首来族”王峥治和台青黄羽薇说,来到大陆之后觉得所行所遇都很安全舒适,“首来族”对大陆原本的误解也全都改观。台青邹岳葶也对记者说,自己和周围的同学都对到大陆交流持开放的态度,“不会有什么觉得很可怕或者不想来之类的状况”。
而这一点也正如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在活动期间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时谈到的,台陆委会提升赴大陆和港澳地区旅游警示,不过是粗劣的恐吓手段。“事实证明一切。恐吓手段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骗不了永久。大家眼睛会看,耳朵会听,我们台湾的年轻人没有那么蠢。”
第二,民间交流给了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的机会、能力和底气。大二学生洪育恩是台青“首来族”,他在与记者的长谈中多次提到,多亏了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本次论坛承办方之一)提供的机会,让他能够负担得起赴大陆的费用,从而多了认识两岸的机会。而受访的台湾学生王峥治和黄羽薇都有同感,黄雨薇说:“多亏台湾的非官方机构的支持,给了我们多一些的资源,费用上也有资助,我觉得这很棒,他们是两岸沟通的桥梁,可以给更多台湾年轻人多看看多走出去的机会。有些家境不一定太好的年轻人,也可以有机会去看世界。”
同时,多位台青也都表示,他们对相关在台非官方机构的信任,也是他们放心报名参加两岸交流活动的原因之一。因此记者认为,虽然现时官方交流障碍重重,但民间交流不可停止,并且民间交流也大有可为。发挥好民间机构的作用、拓宽交流渠道,是促进两岸交流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