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竞争紧张与出口管制成在华美企最大挑战
中评社华盛顿9月6日电(记者余东晖)在美中地缘竞争大背景下,美国加强对华出口管制,加大对华制裁和设限力度,已经成为美国在华投资企业面临的最大政策性挑战,而中美关系前途未卜与美国内政治变数是在华美企的头号关切。
这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6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商业环境调查》发现的现象和趋势。根据这项今年六、七月间面向140家在华美资企业进行的年度调查,“中美关系:地缘政治或国内政治”依然被列为美资企业的头号挑战。与之相关的“出口管制、制裁和投资审查”排名第四,是最大的政策性挑战。
这项旨在发现在华美资企业商业情绪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华美企有理由在2024年初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两国元首去年11月在旧金山举行会晤。然而此后形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至少到目前,美企对商业环境明显改善的期许已消退。
中美关系及相关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构成了美国企业在华开展业务的最大挑战。在过去七年调查中,有六年中美关系紧张都位居挑战榜首。由此衍生的“出口管制、制裁和投资审查”去年被列为第三大挑战,今年位列第四,依然是除了宏观因素之外最大的政策性挑战。
今年有超过80%的受访企业表示受到了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该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中美关系紧张对供应链的影响尤为突出。43%的受访企业表示,其供应商或采购渠道产生了调整。有些企业不得不采取两条并行的、分别服务于中国和美国终端市场的供应链。其他公司,或是在中国实现供应链本地化,或将供应链的部分环节移出中国大陆。
东南亚、印度和美国成为美资企业寻求供应链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仍在观望,这意味着如果中美关系继续恶化,可能将有更多公司重新配置供应链。
过去一年,约有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减少或暂停了在中国的计划投资,这一比例相较去年的超过三分之一有所下降。企业暂停或取消投资计划的三大主要原因包括:中美关系紧张导致的成本或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准入限制增多;以及出于供应链韧性需要,通常将部分投资移出中国。
出口管制、制裁和投资审查是今年企业反馈面临的最大政策性挑战。尽管美国政府宣称实施所谓的“小院高墙”政策,但依旧有4成受访企业表示受到了影响,另外有13%表示不确定是否受到影响。这反映了美国的出口管制、制裁和投资审查正在对更大范围的美国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2018年至2023年间,负责管理出口许可程序的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批准的对华出口许可规模为3350亿美元,而其驳回的出口申请规模达到了5450亿美元。由于这些数据并未统计在出口许可申请提交之前终止的业务关系,出口管制和制裁的实际影响可能更加广泛。
由于出口管制,美国企业在中国被视作不可靠的供应商。通过受访企业对于中美关系紧张局势造成的影响、出口管制措施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两个问题的反馈,可见负面商誉的影响。销售订单被中国供应商取代、供应链中断以及客户关系破裂,是出口管制对美国企业最显着的影响。此外,30%的受访企业表示,其国际竞争对手正在抢占美国企业在华的销售订单。
就在美资企业对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表达担忧时,美国商务部6日宣布新的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涵盖量子计算机和组件、先进芯片制造工具、与金属及金属合金有关的部件及软件、高带宽芯片等。这些限制覆盖全球出口,但对实施类似控制的荷兰、日本等国增设了豁免通道。
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制的副部长艾斯特维兹称,美国与相关国家协调对量子和其他先进技术的控制,使对手以威胁集体安全的方式开发和部署这些技术变得更加困难。
话虽如此,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指出,美国出口管制的努力正遭遇路障。一方面是中国自力更生进展加快。东京半导体研究公司TechanaLye最近对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分析发现,中国制造的处理器芯片仅落后行业领先者三年。另一方面,全球半导体业界表现出不情愿,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中国公司仍是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许多世界领先半导体公司的重要客户。
在华美企的最新调查也印证了这种说法。今年美资企业将“中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美国企业市场份额下降”列为他们面临的第三大挑战,这固然与他们担心的第二大挑战--中国经济放缓、内需不足等宏观经济有关,但也与美国对华实施关税战和出口管制,导致中国加快自力更生,更多扶持国内企业有关。
虽然对中国市场前景的预期不似从前那么乐观,2023年在华美资企业财务表现依然健康。八成企业实现盈利,与去年持平。营收增长趋于稳定,利润大幅增长企业比例有所提升。72%的受访企业预计其2024年在华业务的利润率将达到或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与去年持平。
美资企业也有意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与去年一样,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或计划将某些业务迁出中国。超过40%的受访企业表示,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是其目前和未来在华进行投资的目标之一。几乎所有受访企业都认为中国市场是它们全球布局的关键一环。
这个调查报告指出,今后一段时期,美国国内政治可谓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2024年美国总统和国会选举的结果将决定中美双边关系的中期走向以及美国企业所面临的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环境。无论11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如何,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对华限制可能仍会继续收紧——这只是一个程度和范围的问题。中方如何应对下一届美国政府和国会的政策,将对中国的营商环境产生持久影响。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Craig Allen)说:“美中两国政府的政策走向不仅会影响企业业绩,还会对整体美中关系和全球稳定产生持久的影响。”他呼吁两国政府应制定明智、公平和透明的贸易政策,以促进健康的美中经贸往来。
中评社华盛顿9月6日电(记者余东晖)在美中地缘竞争大背景下,美国加强对华出口管制,加大对华制裁和设限力度,已经成为美国在华投资企业面临的最大政策性挑战,而中美关系前途未卜与美国内政治变数是在华美企的头号关切。
这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6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商业环境调查》发现的现象和趋势。根据这项今年六、七月间面向140家在华美资企业进行的年度调查,“中美关系:地缘政治或国内政治”依然被列为美资企业的头号挑战。与之相关的“出口管制、制裁和投资审查”排名第四,是最大的政策性挑战。
这项旨在发现在华美资企业商业情绪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华美企有理由在2024年初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两国元首去年11月在旧金山举行会晤。然而此后形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至少到目前,美企对商业环境明显改善的期许已消退。
中美关系及相关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构成了美国企业在华开展业务的最大挑战。在过去七年调查中,有六年中美关系紧张都位居挑战榜首。由此衍生的“出口管制、制裁和投资审查”去年被列为第三大挑战,今年位列第四,依然是除了宏观因素之外最大的政策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