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观光为何变惨业?连勇智析三大困境
中评社台北9月7日电(记者 杨腾凯)台湾观光旅宿产业近期严重萧条,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系教授连勇智向中评社分析表示,有一个短期因素以及三个长期困境,短期因素是日币贬值,降低赴日旅游成本,疫情过后台湾客被大幅吸引至日本观光所致。
而三个长期困境包括台湾观光客多集中在周末、连假出游,旅宿业者平日门口罗雀,只能提升周末假日黄金时段的价格支应成本,导致旅宿价格攀升,降低台湾客在台湾旅游的意愿。第二,台湾政府资源多往制造业倾斜,观光产业缺乏整体通盘规划,串接不易。第三,台湾在文化面貌的故事性方面缺乏凸显,诸如闽南移民文化、外省眷村等大时代的族群故事,都值得妥善包装对外推广。
连勇智为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管理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国企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是国际企业及国际行销的专家。现任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专任教授,但今年2月借调至台北商业大学,出任台北商业大学首任国际行销学院院长。
疫情过后台湾的观光市场似乎吸引不了旅客,问题出在哪里?
连勇智表示,在短期影响方面,从疫情之后日币开始贬值,这是影响台湾观光的一大因素,疫情之后全世界都在通货膨胀,物价成本、费用都不断在提高,全世界观光市场表现都欠佳,在此情况下唯独日币贬值,让日本观光一支独秀。加上台湾观光客又锺爱赴日旅游,所以才会出现台湾观光客宁愿到东京、冲绳,费用可能还比在台湾本土观光稍微便宜,不光是台湾,韩国观光客一样蜂拥赴日。
连勇智指出,不过长期来看,台湾观光还是有三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需要克服。第一,对比日本旅宿市场有相当高比例的海外旅客,这些旅客不限于周末或连假出游,较可以在平日进行消费,可提供旅宿业者稳定收益维持基本营运。反观台湾的旅宿市场因海外旅客有限,远赴山林野外的更少,因此旅宿业大多平日门可罗雀,只能把握周末或连假的黄金时段。
连勇智表示,在此情况下,业者为了极大化收益以支应固定成本,使得周末旅宿价格居高不下,同时为了节约成本,服务品质不见得能跟上高昂的价格,这更会让台湾消费者因此排斥在台旅游,形成结构性失调的恶性循环,成为台湾观光产业发展重大隐忧。
连勇智指出,第二,台湾的经济发展还是以工业、制造业为主,有一段时间因制造业大量外移,台湾又开始讨论要强化服务业,可是当疫情过后,大家的思维又重新回归制造业,特别是被奉为“护国神山”的半导体供应链等等。在这种大趋势地下,包括观光在内的服务业就容易被忽略,甚至是边缘化,服务业获得的资源配置看似也相对后段,例如人工智慧、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较容易受到政府青睐。
连勇智表示,服务业中就是台湾从业人口最多的产业,要让服务业兴盛,发展观光是很好的方法,只不过目前看来观光业、服务业获得的资源相对少,而且欠缺整体的通盘规划。
连勇智分析,其实我们就算先不谈中南部、花东等距离较远的行程,光是讲北台湾北北基桃观光串连就相当不够,台湾地方不大,可是交通串接依然不易,例如从台北要到基隆海岸线,中途的交通转乘坦白讲确实复杂。另外,我们到其他国家经常会参观他们的博物馆,可是台湾的博物馆却散落四处,台北市有故宫博物馆,基隆有海科馆,新北市有十三行博物馆、莺歌陶瓷博物馆等,明明都是公家经营的单位,却好像各自为政做自己的生意,缺乏整体的游览规划?
连勇智指出,所以不要说中南部,北部自己都很有加强空间,所以我们应该从服务业的角度来看观光客的需求,如果能够加以整合,以后观光客来台湾可以北部玩一趟,中部玩一趟,南部玩一趟,离岛一趟,这很容易就能把旅游人次冲高。就像去日本,可以一次到关东,一次到关西,一次去北海道,台湾应该要有区域性的观光规划,不必想着观光客来一次就要走透透,应该是让他愿意一来再来。
连勇智表示,第三,如何呈现属于我们的文化面貌,也是台湾颇为尴尬的一面,例如我们如果要推广中华文化,观光客大可到大陆,那里可以看长城、紫禁城、兵马俑,到北京、上海、西海,都可以体验到传统的中华文化,可以看的景点更多,当然台湾有故宫是很好的特点,可是如果主打中华文化,整体而言对国外的诱因会比较弱。
连勇智指出,如果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特色的文化景点,例如原住民、闽南移民文化、客家文化、外省眷村、金门战地等等,这类大时代下的族群文化、移民历史,这些都对海外观光客有相当的吸引力,台湾要找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另外或像是淡水红毛城、马偕在台湾淡水行医的历史等这些特色外国人怎么可能没兴趣?
连勇智表示,如果观光业能做好,台湾百工百业都会受惠,台湾虽然大力投注制造业,可是我们的制造业都以代工为主,政府一度想推动自有品牌,但品牌推动不易,因为台湾在国际上的意象偏弱。全世界所有大品牌都来自先进国家,如果是美国、日本的第一品牌,大家投以的关注度自然也不一样。如果台湾意象能够上升,也可以让我们的品牌受惠,而要打台湾品牌,观光就是很容易营造口碑、文化输出的方式。
中评社台北9月7日电(记者 杨腾凯)台湾观光旅宿产业近期严重萧条,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系教授连勇智向中评社分析表示,有一个短期因素以及三个长期困境,短期因素是日币贬值,降低赴日旅游成本,疫情过后台湾客被大幅吸引至日本观光所致。
而三个长期困境包括台湾观光客多集中在周末、连假出游,旅宿业者平日门口罗雀,只能提升周末假日黄金时段的价格支应成本,导致旅宿价格攀升,降低台湾客在台湾旅游的意愿。第二,台湾政府资源多往制造业倾斜,观光产业缺乏整体通盘规划,串接不易。第三,台湾在文化面貌的故事性方面缺乏凸显,诸如闽南移民文化、外省眷村等大时代的族群故事,都值得妥善包装对外推广。
连勇智为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管理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国企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是国际企业及国际行销的专家。现任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专任教授,但今年2月借调至台北商业大学,出任台北商业大学首任国际行销学院院长。
疫情过后台湾的观光市场似乎吸引不了旅客,问题出在哪里?
连勇智表示,在短期影响方面,从疫情之后日币开始贬值,这是影响台湾观光的一大因素,疫情之后全世界都在通货膨胀,物价成本、费用都不断在提高,全世界观光市场表现都欠佳,在此情况下唯独日币贬值,让日本观光一支独秀。加上台湾观光客又锺爱赴日旅游,所以才会出现台湾观光客宁愿到东京、冲绳,费用可能还比在台湾本土观光稍微便宜,不光是台湾,韩国观光客一样蜂拥赴日。
连勇智指出,不过长期来看,台湾观光还是有三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需要克服。第一,对比日本旅宿市场有相当高比例的海外旅客,这些旅客不限于周末或连假出游,较可以在平日进行消费,可提供旅宿业者稳定收益维持基本营运。反观台湾的旅宿市场因海外旅客有限,远赴山林野外的更少,因此旅宿业大多平日门可罗雀,只能把握周末或连假的黄金时段。
连勇智表示,在此情况下,业者为了极大化收益以支应固定成本,使得周末旅宿价格居高不下,同时为了节约成本,服务品质不见得能跟上高昂的价格,这更会让台湾消费者因此排斥在台旅游,形成结构性失调的恶性循环,成为台湾观光产业发展重大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