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廷:无论谁继任日首相 台湾议题均保守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刘泰廷。(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8月31日电(记者 方敬为)日本自民党将于9月改选总裁,9月27日投开票,胜选者将担任日本下一任首相。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刘泰廷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目前有意参选者众多,先前被视为热门人选之一的众议员、前防卫大臣石破茂访台,对台海议题的发言相对保守,引起关注。他判断,主要是受到中美关系变化及美国大选的影响,换言之,无论最后是由谁继任首相,短期内对台湾议题都将采取保守态度。

  刘泰廷,中兴大学国际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兼任兴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日韩总合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国际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两岸关系等。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不再寻求自民党总裁连任,其任期将于今年9月届满,自民党预定将于9月12日发布告示,拟于9月27日投开票,届时将选出新任总裁并继任日本首相。目前党内有逾10人有意参选,根据日本媒体民意调查,谁最适合在“后岸田时代”担任自民党总裁,结果显示,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最受青睐、其次是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名列第3。

  石破茂今年8月13日率领“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议员之会”访团访台,并拜会赖清德,但对于媒体追问,若两岸爆发冲突,未来的日本首相是否应该协防台湾?石破茂仅称,现在希望全力以赴去思考如何避免这个事态的发生,要是两岸当真爆发冲突,日本应该如何应对,他不好在这边做出回答。态度保守,引发关注。

  刘泰廷表示,日本事实上除了前首相安倍晋三有表态“台湾有事等于日本有事”之外,后续继任的首相在两岸台海议题上,都不再有如此明确的宣示,其实安倍的论述也是在卸任之后,代表在日本首相任内,还是有所谓的包袱存在,这对应到有意角逐日相的石破茂的表现,其态度保守并不足为奇。

  刘泰廷指出,在位者的发言不是只代表个人立场,而是国家政策及方向,这涉及到国际关系,日本虽然在安全方面倾向美国,但是在地缘政治及经贸方面又脱离不了中国的影响力,牵涉到台海两岸议题,尤其是台湾的言论,必然得谨慎为妙。

  他认为,石破茂对是否协防台湾无法给出承诺,并不让人意外,反而是正面表述才会引发轩然大波,石破茂要考虑的是,表态挺台对其选情有无帮助,以及后续可能产生的相关效应为何?倘若弊大于利,当然没必要去正面表态。甚至可以大胆推测,接下来无论是谁继任首相,短期内对台湾议题都将采取保守态度。

  刘泰廷说,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继任首相一定要有前车之鉴,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因为内政表现不佳,民调低迷,因而放弃连任,所以继任者未来一定会将重点放在内政,以提振声势,国际议题不会是重点,对日本民众而言,首相表态挺台与否,对观感的影响程度从来不是那么关键。

  其次是,受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刘泰廷指出,美中领袖在去年会晤后,建立起控管风险的共识,双方保持沟通管道,避免误判,虽然日本在安全战略上倾向美国,并随同美国对中国采取战略部署,不过,日本也清楚知道,美国与中国在竞争之余仍保有合作空间,因此日本也不会刻意去当麻烦制造者,去碰触敏感的台海议题,挑起事端。

  刘泰廷表示,尤其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8月底又亲自访华交流,日本看在眼里,自然不会冒进,有意参选首相者也皆是如此。

  最后则是,考虑到美国大选的未知数。刘泰廷说明,美国年底就要总统大选,但结果难料,倘若是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卷土重来,依照2016到2020年其执政的风格,采取强烈的保护主义,导致国际秩序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反而扮演起稳定国际社群的角色,日本面对特朗普回锅的可能性,当然一方面要设法维持与中国的关系,所以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议题,尤其是台湾问题势必要避免表态,以免影响日本的外交布局。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刘泰廷。(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8月31日电(记者 方敬为)日本自民党将于9月改选总裁,9月27日投开票,胜选者将担任日本下一任首相。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刘泰廷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目前有意参选者众多,先前被视为热门人选之一的众议员、前防卫大臣石破茂访台,对台海议题的发言相对保守,引起关注。他判断,主要是受到中美关系变化及美国大选的影响,换言之,无论最后是由谁继任首相,短期内对台湾议题都将采取保守态度。

  刘泰廷,中兴大学国际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兼任兴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日韩总合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国际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两岸关系等。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不再寻求自民党总裁连任,其任期将于今年9月届满,自民党预定将于9月12日发布告示,拟于9月27日投开票,届时将选出新任总裁并继任日本首相。目前党内有逾10人有意参选,根据日本媒体民意调查,谁最适合在“后岸田时代”担任自民党总裁,结果显示,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最受青睐、其次是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名列第3。

  石破茂今年8月13日率领“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议员之会”访团访台,并拜会赖清德,但对于媒体追问,若两岸爆发冲突,未来的日本首相是否应该协防台湾?石破茂仅称,现在希望全力以赴去思考如何避免这个事态的发生,要是两岸当真爆发冲突,日本应该如何应对,他不好在这边做出回答。态度保守,引发关注。

  刘泰廷表示,日本事实上除了前首相安倍晋三有表态“台湾有事等于日本有事”之外,后续继任的首相在两岸台海议题上,都不再有如此明确的宣示,其实安倍的论述也是在卸任之后,代表在日本首相任内,还是有所谓的包袱存在,这对应到有意角逐日相的石破茂的表现,其态度保守并不足为奇。

  刘泰廷指出,在位者的发言不是只代表个人立场,而是国家政策及方向,这涉及到国际关系,日本虽然在安全方面倾向美国,但是在地缘政治及经贸方面又脱离不了中国的影响力,牵涉到台海两岸议题,尤其是台湾的言论,必然得谨慎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