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旭岑:国民党要勇于抗衡“新两国论”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8月29日电/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29日在台媒发表专栏文章,题为“国民党要勇于抗衡新两国论”。他指出,中国国民党应该坚定两岸论述,勇于挑战赖清德的“新两国论”,制衡两岸政局走向失控。如果持续对“新两国论”保持沉默,不提“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没有统一全党立场,责令从政同志一体发声,未来国民党将失去话语权,两岸论述战场拱手让人,要怎么选2028?

  萧旭岑在《中国时报》智库论坛专栏全文如下:

  赖清德就任第一个小时就抛出“新两国论”,而且不断坚定地反覆表述。我原本以为赖清德会等权力更稳固时或者有机会连任后才会做,可见赖心中有着强烈的急迫感。

  虽然我们和赖清德理念不同,也认为他的“台独”路线非常危险,但必须承认,赖清德是很有使命感的人,我会感觉他认为“如果现在不做,会没有时间了”,就是这样的理念型人格,他比蔡英文更直接,更不迂回。

  但是他的做法很细腻。赖上任后的所作所为,是真正非常“务实”的:他等于放弃“台湾共和国”的路径,改采“将中华民国台独化”的方式;例如他引用“中华民国宪法”论证“两国互不隶属”,却刻意绕开“宪法”本文的“固有疆域”与增修条文的“一国两区”,赖比蔡英文更果决,更敢硬干。

  赖清德不透过“修宪”,避开美中传统的“红线”概念,改以法律解释,甚至只是以文宣论述的方式,将“台独”理念转化为赖版“两国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挑战了大陆的底线形式。

  赖清德透过行政权与媒体话语权优势,将“新两国论”不断强化,加上部分媒体与侧翼的帮腔,最重要的是中国国民党的沉默,他务实地将“台独”理念透过“新两国论”重新上市,而且强力行销到一般民众都慢慢地认同。

  赖清德硬干是有效果的,他的“新两国论”,除了马英九前“总统”,本人与张亚中先生和极少数人出来反驳,两大在野党的国民党、民众党全部噤声。这样下去,蓝白的两岸的话语权将旁落,民众会习惯“新两国论”,也会搞混“两岸”与“两国”互不隶属的不同。四年后的“总统”大选,两岸论述将是赖“总统”说了算。   至于未来两岸可能的发展,我认为赖清德硬干的作风,加上在野党不敢撄其锋,“新两国论”可能会逐步成为台湾民众都可接受的论述,这对两岸关系将发生根本性的破坏。

  如果赖避开采取法理“台独”的“修宪”等动作,采取“法律解释”与“文宣论述”的方式,落实“中华民国台独化”,大陆会否将其定义为实质“台独”的分裂行为?中美如何在此有沟通与谅解(看来拜登政府是接受赖清德的新方式)?新任美国总统会采行何等策略?都是未来两岸关系的变数。

  无论如何,两岸关系已经发生质变,过去蔡英文用迂回但不直接对撞的方式,让两岸关系始终在压线边缘。但赖清德采取更直接冲撞的方式,将迫使美中台三边的底线提早摊牌。

  未来两岸关系出状况的引爆点就是四个字:“擦枪走火”。从金厦水域渔船翻覆事件到澎湖渔船遭扣留。福建海事局、东海救助局17、18日实施台湾海峡海上巡防执法,覆盖面积比往年更广,这样的“常态化执法巡查”,显示马政府时代的“互不否认治权”已经结束,“台海中线”已实质虚化,军事演习常态化,只要有擦枪走火,两岸将有实质冲突的可能性,这对台湾极为不利。已经进一步延伸。

  最后我要提出对中国国民党的建议。因赖清德明确采行分离主义与务实操作“台独”手段,中国国民党成为唯一有能力与能量制衡或阻止的政治力量,无论就党章、政纲与创党精神,以及如何站稳台湾人立场与利益的角度,中国国民党都责无旁贷。

  中国国民党应该坚定两岸论述,勇于挑战赖清德的“新两国论”,制衡两岸政局走向失控。如果持续对“新两国论”保持沉默,不提“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没有统一全党立场,责令从政同志一体发声,未来国民党将失去话语权,两岸论述战场拱手让人,要怎么选2028?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8月29日电/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29日在台媒发表专栏文章,题为“国民党要勇于抗衡新两国论”。他指出,中国国民党应该坚定两岸论述,勇于挑战赖清德的“新两国论”,制衡两岸政局走向失控。如果持续对“新两国论”保持沉默,不提“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没有统一全党立场,责令从政同志一体发声,未来国民党将失去话语权,两岸论述战场拱手让人,要怎么选2028?

  萧旭岑在《中国时报》智库论坛专栏全文如下:

  赖清德就任第一个小时就抛出“新两国论”,而且不断坚定地反覆表述。我原本以为赖清德会等权力更稳固时或者有机会连任后才会做,可见赖心中有着强烈的急迫感。

  虽然我们和赖清德理念不同,也认为他的“台独”路线非常危险,但必须承认,赖清德是很有使命感的人,我会感觉他认为“如果现在不做,会没有时间了”,就是这样的理念型人格,他比蔡英文更直接,更不迂回。

  但是他的做法很细腻。赖上任后的所作所为,是真正非常“务实”的:他等于放弃“台湾共和国”的路径,改采“将中华民国台独化”的方式;例如他引用“中华民国宪法”论证“两国互不隶属”,却刻意绕开“宪法”本文的“固有疆域”与增修条文的“一国两区”,赖比蔡英文更果决,更敢硬干。

  赖清德不透过“修宪”,避开美中传统的“红线”概念,改以法律解释,甚至只是以文宣论述的方式,将“台独”理念转化为赖版“两国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挑战了大陆的底线形式。

  赖清德透过行政权与媒体话语权优势,将“新两国论”不断强化,加上部分媒体与侧翼的帮腔,最重要的是中国国民党的沉默,他务实地将“台独”理念透过“新两国论”重新上市,而且强力行销到一般民众都慢慢地认同。

  赖清德硬干是有效果的,他的“新两国论”,除了马英九前“总统”,本人与张亚中先生和极少数人出来反驳,两大在野党的国民党、民众党全部噤声。这样下去,蓝白的两岸的话语权将旁落,民众会习惯“新两国论”,也会搞混“两岸”与“两国”互不隶属的不同。四年后的“总统”大选,两岸论述将是赖“总统”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