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论坛:龚炯分析美大选两党各具胜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龚炯教授在进行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四场讲座分享。(中评社 姜宁摄)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实习记者 罗方玲)8月25日下午,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四场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会议室举办,主讲人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龚炯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是 “2024年美国大选、俄乌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龚炯教授首先借用Julius Caesar(凯撒)的名言“Veni, vidi, vic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开场,以此引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倡导的“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并幽默地指出其政教合一的举动。

  龚炯对选举态势进行了简要分析,他认为,目前民主党和共和党选举成功性非常接近。尽管拜登宣布退选,但接替竞选的哈里斯迅速组织了竞选团队并很快获得党内的重要人物的支持。而特朗普则面临多项法律诉讼,包括Stormy Daniels hush money案和Jack Smith主导的联邦诉讼案,这些法律问题对他的选举前景产生负面影响。
 
  龚炯从多个角度深度分析了美国大选的复杂局面。他注意到民主党在选举策略上的新变化,他指出,民主党通过Rainbow Coalition(彩虹联盟)吸引少数族裔选民,尤其是黑人、拉丁裔和年轻人的投票以提高整体胜选概率。且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议题上的侧重点有明显不同,共和党主要打经济牌(物价、通货膨胀)和移民牌(边境安全),而民主党则强调“Trump or no trumph”和“Freedom”两大议题。前者攻击特朗普的个人品行及其犯罪记录,后者则关注堕胎权利和枪支管制自由等问题。双方在外交政策上也有所不同,民主党试图切割拜登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龚炯教授在进行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四场讲座分享。(中评社 姜宁摄)

  龚炯认为,民主党为确保胜利需要赢得宾夕法尼亚州和佐治亚州这两个关键摇摆州。北方州中,威斯康星与密歇根这两个州是民主党的传统票仓,目前民调显示领先,但宾夕法尼亚州是最大的变数,尽管有优势但在选举初期表现并不稳定。而在南方州的争夺中,龚炯特别强调了佐治亚州的重要性,佐治亚州黑人选民比例很高,龚炯指出,黑人选民的热情投票对哈里斯的竞选尤为关键。此外,他还提到密歇根州阿拉伯裔和穆斯林选民的问题,以及民主党在该州的加沙问题上的平衡策略。

  龚炯再次表示,目前的选举形势非常接近,双方虽各有优势但都不能得出准确结论。民主党可能在一些关键州稍有胜算,但整体仍充满不确定性,如果进入众议院投票,民主党可能输掉更多席位,且Nebraska第二选区的变化更增加了选举的不确定性。龚炯认为,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预计都不会有太大改善。哈里斯或将继续延续当前的对华政策,但特朗普对华政策的强硬立场则可能会使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特别是在台湾问题和贸易脱钩问题上,中美关系将面临更大的变数。此外,他还提到一些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可能会受到更大影响。他认为,地缘政治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原因。   乌克兰战争在拜登竞选时期成为重要议题,现虽稍减热度,但对中美关系及美国内政仍具影响力。龚炯首先分析了战争现状,他指出,乌克兰在乌东战场上一直面临不利局面,多个城镇失守,战场形势对基辅方面不利。龚炯分析,美国新通过的援乌法案展现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但共和党内部对此存在分歧。龚炯认为,尽管拜登政府在应对这场战争上面临巨大压力,但华盛顿至少在选举前会帮助乌克兰保住在库尔斯克新占的地盘。他强调了乌克兰战争对美国大选的影响有限,但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较大。只要乌克兰战争继续存在或以某种形式存在,美国的“转向亚洲”战略将难以完全实施。

  讲座分享结束后,在场听众积极提问。龚炯就当前中美关系、特朗普与中国的关系、民主党竞选策略以及未来中美经济关系等多个重要话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强调,2016年的特朗普与2024年的特朗普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不同意网络上有关特朗普是中国“Comrade”的观点,认为特朗普上台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例如高额关税对中美贸易的影响。针对民主党对特朗普的攻击策略,龚炯则认为这是美国选举的核心问题,即如何让选民投票支持。他提到,这种攻击主要是为了吸引中间选民和共和党内部对特朗普不满的人。关于Mike Johnson投票支持援乌法案的压力来源,龚炯教授表示这主要来自白宫,尤其是拜登政府希望乌克兰战争能够有一个好的谈判地位。在预测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关键州方面,龚炯认为哈里斯最有可能赢下宾夕法尼亚州、佐治亚州、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他还指出,如果哈里斯胜选,她将继续推行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此外,他还提到哈里斯的背景可能会使印度因素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一定作用。对于中美经济关系的未来走向,龚炯教授认为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会逐渐减少,但基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一些公司仍会继续在中国投资和运营。   据悉,龚炯教授不仅在经济学界有深厚的背景,还在通信领域取得了显着成就,发表过多篇顶级期刊论文。作为产业组织、反垄断、国际贸易和规制等方面的资深专家,他曾任中国国际贸易领域的权威英文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JCEFTS)的执行主编。2006年回国后,加入对外经贸大学。此前,他曾在贝尔实验室通讯研究所工作,并在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还获得了两项美国专利局颁发的程控交换电视领域专利。

  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共十二讲,现已进行至第四讲,八月底、九月初还将会有一批美国学者陆续来讲,不断增强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的影响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龚炯教授在进行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四场讲座分享。(中评社 姜宁摄)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实习记者 罗方玲)8月25日下午,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四场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会议室举办,主讲人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龚炯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是 “2024年美国大选、俄乌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龚炯教授首先借用Julius Caesar(凯撒)的名言“Veni, vidi, vic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开场,以此引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倡导的“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并幽默地指出其政教合一的举动。

  龚炯对选举态势进行了简要分析,他认为,目前民主党和共和党选举成功性非常接近。尽管拜登宣布退选,但接替竞选的哈里斯迅速组织了竞选团队并很快获得党内的重要人物的支持。而特朗普则面临多项法律诉讼,包括Stormy Daniels hush money案和Jack Smith主导的联邦诉讼案,这些法律问题对他的选举前景产生负面影响。
 
  龚炯从多个角度深度分析了美国大选的复杂局面。他注意到民主党在选举策略上的新变化,他指出,民主党通过Rainbow Coalition(彩虹联盟)吸引少数族裔选民,尤其是黑人、拉丁裔和年轻人的投票以提高整体胜选概率。且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议题上的侧重点有明显不同,共和党主要打经济牌(物价、通货膨胀)和移民牌(边境安全),而民主党则强调“Trump or no trumph”和“Freedom”两大议题。前者攻击特朗普的个人品行及其犯罪记录,后者则关注堕胎权利和枪支管制自由等问题。双方在外交政策上也有所不同,民主党试图切割拜登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影响。